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方式研究

2018-07-09林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监护室呼吸机气道

林静

【摘 要】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行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意外拔管、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护理前后PaO2及PaCO2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意外拔管7例,呼吸机相关肺炎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2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PaO2、PaCO2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行集束化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降低意外拔管、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不良事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护理方式

人工气道建立可以使重症监护室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抢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是常用抢救手段。但是,维持患者人工气道时,会使患者丧失呼吸道屏障功能,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发生意外拔管,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1]。集束化护理是根据循证依据实施的护理方式,每项护理操作均经临床证实,临床效果较好。本次研究中,取86例研究对象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6例行人工气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研究,根据入住ICU先后顺序分组研究,随机将8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先入住ICU患者设为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0~70岁,平均(50.2±7.5)歲;后入住ICI患者设为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0~71岁,平均(51.6±6.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操作,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指征变化情况。观察组行集束化护理方式,具体护理内容:1)口咽护理:由于口咽细菌定植会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所以,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护理,定期以含抗菌漱口液为患者漱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2]。2)气管插管以后,患者因口干口渴、疲劳及人机对抗等内源性应激源,再加上灯光、噪声等外源性应激源影响,容易发生意外拔管。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临床观察,调低灯光,轻柔操作减少噪声,以此帮助患者提供舒适治疗环境,减少应激源影响引起的意外拔管。有研究发现,为患者注射镇静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意外拔管,护理人员可以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肌张力等变化情况,避免镇静药剂量不足引起意外拔管,要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ICU患者当病情稳定恢复意识以后,容易活动身体发生意外拔管,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病床巡视,及时帮助患者清除面部汗渍或血渍,选择Y型胶布和无牙垫固定法进行固定,测量气管插管的长度并标记。3)体位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减少仰卧位时间,适当抬高床头在30°~45°,避免患者胃内容物发生反流。4)呼吸机相关肺炎护理:以一次性人工鼻将湿化器替代,对连接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及时倾倒排空,避免冷凝水发生反流。每日及时将湿化罐中湿化液排空,加强患者气道的湿化护理。在为患者吸痰前要坚持5步洗手法完成洗手、戴口罩等无菌操作,每次操作后都要更换手套,控制ICU探视人员,人员每次进出都要及时更换鞋子、帽子及口罩。护工和保洁员等也要加强感染知识培养,以此配合护理人员完成ICU患者的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意外拔管、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的PaO2、PaCO2变化水平[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不良事件

观察组意外拔管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3%;对照组意外拔管7例,呼吸机相关肺炎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2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2.2857,P=0.000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PaO2、PaCO2变化

护理前,两组PaO2、PaCO2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ICU患者大多病情严重,缺乏自主呼吸能力,需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帮助患者保持呼吸的通畅。机械通气时,因患者躁动和病情变化会导致患者自行拔管不良事件。研究发现,ICU气管拔管意外发生率达12%左右,长期行机械通气治疗还会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为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重要的抢救方法,人工气道护理是有效预防并发症,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集束化护理根据循证护理,将治疗与护理措施依据集合一起应用,帮助ICU患者得到最佳护理服务,与常规护理的不同的是,分析护理人员个体的操作缺陷,将众多有效护理措施同步实施,对护理风险实施有预见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规范护理流程,确保护理质量,减少意外事件发生[4]。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应用集束化护理通过动态观察解决护理问题,查找资料找出循证依据,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降低意外拔管、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 王丽娜,陈淑霞,柏玲,等.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人工气道病人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06):109-111.

[2] 孙龙凤,代冰,王爱平.两种型号密闭式吸痰管对机械通气病人呼气末气道正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7(02):521-522.

[3] 吴丽君,田美苓.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的价值[J].医疗装备,2017,30(06):161-162.

[4] 葛利静,何树娟,陈红梅,等.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集束化护理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11):1050-1052.

猜你喜欢

监护室呼吸机气道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