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捏脊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8-07-09林安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保健小儿

林安娜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儿保健中应用捏脊疗法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所收治的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4例。其中,参照组未给予捏脊治疗,观察组给予捏脊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儿捏脊治疗后患病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年发病超过6次为17例(38.64%)、参照组为2例(4.55%);观察组年发病次数3~6次为13例(29.55%)、参照组为9例(20.45%);观察组年发病次数次数低于2次为18例(40.91%);参照组为29例(65.91%)。对比观察组与参照组年发病情况,观察组与参照组年发病次数3~6次比例无差异(P>0.05),观察组年发病次数低于2次比例高于参照组,观察组超过6次的比例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儿童实施捏脊疗法,能够提高患儿健康水平,改善患儿体质。

【关键词】 捏脊疗法;小儿;保健

小儿推拿也被称之为小儿按摩,是我国中医推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儿推拿主要针对小儿脏腑与气血功能予以调整,从而实现祛邪扶的目的[1]。对小儿实施捏脊疗法,不仅能够降低患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气管炎等疾病发病率。同时有利于小儿产生抵抗力,改善患者体质[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所收治的患儿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4)与参照组(n=44)。其中,男性患儿46例,女性患儿42例。最小年龄1周岁,最大年龄7周岁,中位年龄(3.7±1.8)周岁。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其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未给予捏脊治疗,观察组给予捏脊治疗方式,针对患儿脊柱正中线予以按摩,按摩区域以患儿督脉为主,也就是由尾骨直至颈椎第7节[3]。选取患儿俯卧位,针对部分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可采用半俯卧位,针对患儿脊柱正中线予以“捏”、“提”。用食指、中指、拇指捏住患儿的皮肤,捏起后向患儿头部方向滚动,这一推拿方式被称之为“捏”,在捏起患儿皮肤后,稍用力向上提起,这一方式为“提”[4]。临床中针对患儿实施“三捏一提”与“五捏一提”推拿方式。酌患儿实际病情予以取穴,从而实现针对性的按摩与推拿方式,上述治疗模式每日或隔日1次,每疗程7日,疗程结束后停止捏脊3日后再行治疗,共计治疗6疗程[5]。

1.3 观察指标

对采用捏脊疗法治疗的患儿实施电话随访,针对患儿全部治疗流程结束后1年期间予以全面了解,了解患儿1年内患病次数及种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比分析88例患儿相关数据,观察组与参照组发病次数低于2次、3~6次及超过6次患儿比例情况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对比差异性较高(P<0.05),本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观察组与参照组年发病情况,观察组与参照组年发病次数3~6次比例无差异(P>0.05),观察组年发病次数低于2次比例高于参照组,观察组超过6次的比例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捏脊疗法主要是针对儿童脊柱区域实施按摩与推拿,兼具治疗及保健的重要作用。捏脊疗法能够针对患儿经络予以疏通,并对患儿阴阳状态予以调整,促进患儿气血运行速度。使患儿的抗病能力及免疫力有所提升,该种治疗模式一般多对患儿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呕吐等疾病具有一定效果,患儿通过一段时间的捏脊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以有效缓解,应用效果较好[6]。但是针对部分背部皮肤破损、发生疖肿及皮肤敏感的患儿,应尽量避免选用该种治疗模式,防止患儿因原发病情影响捏脊治疗效果。小儿脏腑与身体娇嫩,极易患病,尤其是发热、咳嗽、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中治疗上述疾病多根据症状给药,药物对患儿的影响较大,不利于患儿免疫力的提升。采用捏脊疗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避免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在实施捏脊疗法过程之中,需要为患儿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合理控制治疗室温度,保证温度在25℃~28℃之间,防止患儿在捏脊治疗过程中受寒。在治疗中酌患儿实际症状予以治疗,如患儿伴有厌食症状,给予患儿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俞穴、胃俞穴及脾俞穴进行按摩;如患儿伴有呕吐症状,对患儿足太阳膀胱经胃俞穴、肝俞穴及脾俞穴加以按摩;夜啼患儿对其胃俞穴、肝俞穴及阙阴俞穴实施按摩;呼吸道疾病科对患儿肾俞穴、肺俞穴及风门穴加以按摩。通过辨证捏脊方式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针对患儿不同穴位实施按摩,从而达到保健的目的。另外,捏脊能够提升患儿的早蹙额功能,并提高患儿胃酸分泌,对消化不良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在治疗过程中,患儿极易发生紧张、恐惧等情绪,易发生哭闹现象,此时,医师可指导患儿父母对加以引导和安抚,或是准备玩偶、画册等玩具转移患儿注意力,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胡代平、程赵蓓等人研究中发现,捏脊治疗对于患儿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针对部分体质较差的患儿,能够降低患儿的用药量,避免患儿出现药物依赖性或耐药性,临床效果较好[7]。上述研究结果与本文具有一致性,均说明小儿捏脊疗法能够调节患儿身体机能,预防及治疗各类疾病。

综上所述,小儿保健中采用捏脊疗法,其临床治疗及预防疾病的效果较好,患儿体质有所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捏脊疗法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年期间患病次数远低于参照组,说明捏脊疗法具有小儿保健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葛明慧,刘鹤丽,王振华,等.捏积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7,25(09):30-30.

[2] 徐红.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的应用效果研究与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32):200-201.

[3] 唐敏,杨红新,杨建玲,等.伏九贴联合捏脊疗法防治小儿哮喘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09):817-820.

[4] 马秀玲,姜黎昱.捏脊疗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05):152-153.

[5] 符彬.健胃消积汤联合捏脊治疗小儿食积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06):896-898.

[6] 孟学君.中医药配合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2):56-56.

[7] 胡代平,程赵蓓,李名球,等.止汗粉联合推拿捏脊治疗小儿汗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現代远程教育,2017,15(01):54-56.

猜你喜欢

保健小儿
艾灸保健知多少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保健图话:胃肠病人日常保健
日本的脚趾保健热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磁性保健项链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