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加油!

2018-07-09杨娜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课内心

杨娜

一、案例背景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每名学生都应该享受的权利。笔者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发现有这样一少部分学生,他们由于身体素质较弱,或患有先天性身体疾病、缺陷等原因,不能参与运动,但是这些学生的内心与其他学生一样渴望运动,渴望被关注,渴望被肯定。曾经在我的课堂上发生过一件小事,让我深刻地理解了运动是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同时也明白了积极关注、促进体育后进生的进步和发展是一线体育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二、案例描述

每年全国中小学校都要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测试与上报工作。2017年国庆假期刚结束,学校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测试前,我郑重地向学生们讲解了此次测试的重要性,并且详细地介绍了测试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力争让每名学生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学生做完准备活动充分热身后,我宣布:“今天测试的项目是50m快速跑,下面开始分组测试。”突然,我看见队伍中一个叫××的学生踉跄着准备测试,我连忙说到:“差点忘了,××同学,你不用测了,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免测!”说完我立刻投入到测试的计时工作。天气虽然炎热,可是学生们的热情丝毫不减。“加油!加油!冲刺!冲刺!”我一边计时,一边不由自主地呐喊着。当一切都井然有序进行的时候,突然体育委员跑过来对我说:“杨老师!××哭了!”“怎么回事?没看我正忙着计时吗?把他带过来!”没过多久,体育委员又气喘吁吁地跑来说:“杨老师,您还是去看看吧,他不肯过来。”“这不是添乱吗?知道了,马上过去!”我压制着内心的怒火,示意发令员暂停测试,立刻朝起点方向跑去。看见瘫坐在地上的××同学,我焦急地问:“××,你怎么啦?”他没有出声。“告诉杨老师,你怎么了?”我的语气柔和了一些又问道。他支支吾吾地说:“我……”“什么?我没听清,再说一遍!”他又低头不语了。“这么热的天,同学们都等着我测试呢!到底怎么了?”我有点着急了。“我想测试!”他低声说。“什么?声音再大点。”我耐心地问道。“我想测试!我想跑步!”说完又号啕大哭起来。他的声音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他瘦弱的身躯原来有这么大的能量,那撕心裂肺的哭声像是一把利剑插进了我的心里,那一刻我怔住了。我立刻蹲下身,抱住他,拍了拍他的肩膀,“××,不哭,好孩子,不哭!”“杨老师,怎么啦?××怎么哭得这么伤心?”学生们闻声也都围了过来。看见学生们围过来,××同学把头深深地埋进自己的胳膊里,尽量压抑住自己的哭声,不停地抽泣。我轻轻地摸了摸他后脑,轻声地说:“××,不哭,把头抬起来,好吗?”××仍抽泣不动。“是杨老师不对,我只想着你的腿不方便跑步,按照国家测试要求你可以免测,可是我并没有征得你的同意,不知道这会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我真的是无心的,你可以给我补过的机会吗?”我内疚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他缓缓地抬起头,眼睛里有了一丝光亮,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我轻轻地扶起他,带着他到班级队伍中去。那节课,××完成了跑步测试,他虽踉跄,但并没有摔倒,而且还坚持跑到了终点,班里有几个平时比较懒散的学生也主动要求陪跑。他的努力与坚持,赢得了全班学生的喝彩和掌声。

三、案例反思

1.走进学生,换位思考

那节课后,我的内心是不平静的。学生××患有轻度先天性脑瘫,平时走路步态不稳,行动不协调,但是我忽视了他有一颗想要参加运动的心。他那撕心裂肺的哭声、那深埋的臉和踉跄的步态,以及坚持到底的决心,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现。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排队,试图扶着他下楼梯去操场时,他总会说:“老师,我不用你扶,我自己可以走!”身体有缺陷的他,原来具有一颗坚强而渴望运动的心。我不禁反思:虽然按照国家对学生体质测试的要求,他可以免测,但免测就可以忽略他的存在吗?多少次感觉某项运动不适合他,就让其在一旁休息;多少次他不听我指挥固执地坚持,却受到我的批评;多少次害怕他会跌跤受伤,而不让他运动等,他内心的感觉我换位思考过吗?我的内心充满了不安与内疚,这让我觉得应该做些什么。

2.关注弱势,共促成长

那节课后的第二天,由于下雨的原因,我给学生们上了一节室内课,我在黑板上写了“生命在于运动”几个大字。当我播放残奥会上运动员们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画面时,学生们被感动了。他们知道了原来能正常运动是一种幸运与幸福,也理解了身有残疾也应该有运动的权利,更值得被尊重。在以后的每节体育课上,我都尽量去关注他。如,“抗震救灾”“我是急救兵”“小小消防员”“龟兔赛跑”等游戏,我都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他在一个集体中,一个都不能少。从此以后,××越来越自信,而且笑容始终挂在脸上。经过长期观察,我惊奇地发现,原来部分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运动,并取得了较大进步。

3.分层教学,树立自信

教育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可以采用分层教学,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体育课上,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我通常会根据学生不同运动能力进行分组,划分不同的达标标准与评价标准,采用不同的练习形式和方法,使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桃子”,在不同目标达成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分层教学,学生们找到了各自的目标与努力方向,收获了自信。

4.合理评价,放飞梦想

美国教育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在以后的体育课上,我更加注意评价的多样性,不仅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给予评价,而且更加关注学生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等表现,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教学过程中,不把跳得远作为评价学生跳得好的唯一标准,而是用看谁跳得轻巧、看谁模仿小动物最像等来评价学生。正是因为在我眼中看见了更多“不一样”,但也同样积极努力的学生,我的体育课上就有了“体育榜样之星”“体育进步之星”以及“体育爱心小天使”等。学生××在体育课上多次获得了“体育进步之星”的称号,这使得他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

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也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测试!我想跑步!”喊出的是学生××内心爆发已久的心声。体育教师需要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不同学生的内心世界,思考不同学生的需求。我很幸运地遇到××这样的学生,是他让我明白运动不是身体健全者的特权,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在阳光下欢快地奔跑,即使不能奔跑,他也有奔跑的权利与自由。他们不仅需要阳光和雨露的呵护,也需要风雨、雷电的磨砺。这样,学生的成长才算完满,他的人格发展才算健全。体育课上学生××一直在加油,也一直在进步,并不断实现超越。也许他跑得没有别人快,跳得没有别人远,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可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与自信。作为体育教师,我想告诉每一个身体条件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式的坚持。坚持到终点,鲜花和掌声也属于你!”孩子,加油!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课内心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一块生锈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