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法治意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

2018-07-09邓艾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规则道德与法治法治

邓艾琳

《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是一门侧重法治意识的养成、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向学生渗透法治意识,那么首先要正确把握课程重难点以及教材中法治意识的内容;还要从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法治教育的契机;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法治教育平台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结合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如何渗透法治意识,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性有些许感悟。

一、把握重难点,挖掘法治要点

小学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法治教育目标是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正确的把握重点、难点,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要求,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现总结归纳如下。

二、

守规则

好习惯 1.做游戏

守规则 了解规则和规则的作用,活动中体验遵守规则的意义。

规则与法的关系

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规则在校园里安家

知道校园中的具體规则,学会用规则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规则意识。

3.交通规则我遵守

知道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知道守规则与安全的关系,愿意遵守交规。

4.生活处处守规则

知道社会生活有规则,规则与每个人的关系;人人自觉遵守是有序、健康、安全、快乐生活的保障。

三、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1.水、电资源我爱惜

为什么珍惜和约束自己不浪费。初步树立资源意识和守法意识。

节约 爱惜

知道有法规要求

2.减少垃圾见行动

减少垃圾的重要性,初步了解垃圾与资源的关系,强化环保意识。

不乱扔 分类回收

环保意识 公德意识

3.可回收物巧利用

可回收物如何巧利用,巧利用与珍惜资源的关系,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点滴做起爱护环境

责任意识 环保意识

4.爱护我们的家园

懂得家园环境与个人的关系,自觉爱护、自觉行动

再利用 创新意识与能力

节约资源意识

四、

讲诚信

辨是非 1.诚实守信人人夸

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愿意做到诚实守信。

建立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

2.知错就改

知错改错的重要性,鼓足勇气努力做到。

做人必备良好品质

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

3.辨是非 明事理

建立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

4.做事要负责任

知道有责任心是最重要品质,负责任做事、做人是公民必备品质。

二、关注学生生活,发现法治教育契机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的生活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去观察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做到教有所依。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形成的过程,小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是极好的素材,更会充实教材内容,使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品德课的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三、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法治教育平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为学生搭建法治教育的平台。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正确把握重难点,挖掘道德与法治要点,关注学生生活,发现法治教育契机,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法治教育平台。在逐步渗透法治意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规则道德与法治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