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

2018-07-09吴海珍

大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摘 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70周年,它堪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杰出的著作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解放运动和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通过《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指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确立并在不断自我革新,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有效功能。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高度融合的结晶,它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活动的产物,也直接联系着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产阶级备受压迫和剥削,他们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方能实现自己的解放,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共产主义的幽灵不仅在欧洲游荡,也在中华大地上展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了国家独立、人民幸福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逐步显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恩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得到的科学结论,并不是空想,马克思、恩格斯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现其具有无法调节的基本矛盾,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工资、资本、地租,并表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财产、即劳动的异化是反自然的思想,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也表达了共产主义的思想。1845年至1846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话:“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资本主义社会相比于封建社会的确显现出了优越性,但他事实上并没有消除阶级对立,甚至更为残酷,这时无产阶级甚至失去了封建社会农民所占有的部分生产资料,无产阶级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资本主义社会只是运用了一种新的压迫方式而已,普通大众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將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社会主义作为新兴力量刚开始处于劣势是正常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成功之处并不能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新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本著作中,也再次强调了即使资本主义国家在努力进行自我调节,但是它终将无法突破自己的瓶颈。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伴随着调整而根本消失,资本主义由于其内在根本矛盾无法调节必将灭亡。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矛盾能够通过改革而调节。同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中坚力量。在我国当今社会,中国共产党团结和领导人民群众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新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曲折发展的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并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我们依靠国家的力量发展经济,如我国的高铁建设成就,集中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展高铁事业更多的是考虑人民的便利出行,而非资本家仅仅将其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发展完善,与时俱进的,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社会曲折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制度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它的确立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安排是对宣言的批判继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就在于,它始终能够对中外成分进行合理的扬弃,在批判中继承,结合国情,完善并发展自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些制度安排是在结合我国社会的传统因素、国情,对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为规范的体系,它也是对宣言的扬弃。这一制度具有中国特色,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蕴含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总而言之是由中国人民选择的。

《共产党宣言》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提供了借鉴意义。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否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但不是要废除所有公有制以外的发展形式。而是坚决地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另辟蹊径,创新地提出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路径。实践也证明这种发展方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它激发了各行各业努力奋斗的激情,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宣言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平均分配,所有的个人劳动所得都是社会所共有的,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

宣言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代替资产阶级政党,代表工人阶级及其它群众掌握政权的定位。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从个别、孤立的经济斗争,演变为普遍、全面的、联合的斗争,无产阶级逐步组织成为政党,作为与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不同利益的共产主义联合体——共产党的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同上,第250页)只有这样,才能以共产主义联合体来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夺取资产阶级政权。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的宣言的内涵,工人,农民是社会的主体群众力量。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民主参与实施难度大,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做主切实提供了一个优秀可行的组织形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诠释了宣言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

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后,“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同上,第256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法律等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阶级本质,他们主张社会革命,提倡一系列改造不符合人类自由发展的重大经济主张、政治规划及社会措施等,展望着建立一个真正体现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共产主义社会。“联合起来的个人即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真正扬弃了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分裂的理想社会形态”

新时代,伴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个人自由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热情高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尽力保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国情,能够极大地调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民民主具有更加切实地广泛性和真實性,为实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现今,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满足,对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的相应制度、法规必将进行调整,以适应人们更加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批判继承宣言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发展完善自身,我国将实现进一步地飞跃,每个人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1年.

[2] 吴晓明、余源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马列著作选编(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

[4] 刘敬东、邱德宇.《<共产党宣言>: 多重的内在张力》[J].《哲学研究》2016年,第6期.

[5] 陈仁秀、谢仁生.《<共产党宣言> : 解读 “中国梦” 的三个维度》[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

[6]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吴海珍,女,1993年出生,安徽芜湖人,汉族,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

猜你喜欢

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