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摩擦的文献综述

2018-07-09周乔希

大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贸易摩擦

【摘 要】 2017 年至2018年,美国先后宣布针对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三个方面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针对美国从中国进口中的500多亿产品加增关税。针对总统备忘录特朗普公布了增加关税的商品清单,中国用同等金额的增税商品名单进行反击。在2日后,特朗普对外宣称另外追加进口1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前后总共15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从美国的总进口额,因此中美贸易战的说法甚嚣尘上。中美摩擦问题一直存在,本文将针对中美贸易统计数据、贸易摩擦实质和贸易摩擦的争议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摩擦 贸易战 贸易保护主义

五年经济缓慢增长后全球贸易在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出现回升,全球贸易仍笼罩在日益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疑云下。翟凡(2017)指出在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浪潮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是去全球化的重要代表任务之一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2018)谈到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复苏是有害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弘(2018)在提到特朗普对经济全球化持有敌视和怀疑态度,为了中期选举的政治目的特朗普提出了对华强硬的关税政策,试图强化外部矛盾削弱美国政府内部矛盾的关注度。中美贸易摩擦争端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美贸易在统计数据上的差别

1.中美两国使用不同的统计口径扩大了两国间贸易不平衡数据孙继山(2017)指到美方计算的对华逆差数据缺乏可信度。2017 年,美国官方统计最新数据显示美中货物贸易赤字达3756.72亿,但是根据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中美货物贸易顺差为2758 亿美,两者之间差值约为1000亿美元。

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统计遵循的是联合国秘书处颁布的《国际商品贸易统计概念和定义》的国际标准。美国沿用由IMF《国际收支平衡手册》于1948年制定的计算方式,该计算方法未因全球价值链的改变而进一步修改,无法真实反映全球经济利益关系。姜峥睿(2017)也指出中国统计出口商品价值采用FOB术语,进口采用包括运费和保险费的CIF术语,因此相同金额的商品,进口国的统计数据比出口国高出10%左右除此之外,美国出口统计采用的是FAS术语,其价格是FOB减少了在装运港装船费用,对于出口国出口额大约减少了1%。通过调整统计口径,采用FOB的计算方法,发现美国2017年的贸易逆差减少了近400亿美元。

2.美国在统计进出口贸易数额是忽略了香港作为中美贸易的转口贸易的重要港口所产生的影响。林斐婷(2007)指出美方在统计进口额时将中国内地生产经过香港转口到美国的商品纳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没有剔除商品在香港的增加值;美国在统计本国的出口额时经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的商品作为对香港的出口进行统计因此,美国在统计香港的转口贸易时,过高地估计了从中国的进口额而过低地估计了对中国的出口额,增加了对中国的逆差。

3. 美国计算两国贸易平衡忽视的服务贸易数额扩大了两国贸易不平衡数额。谢康、李赞(2000)认为导致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根源是美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和经济发展结构。美国的贸易优势是服务贸易,中国的贸易优势是加工贸易,但美国未将服务贸易数额记录在两国的贸易平衡的统计中,从而这也夸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

中美贸易争端由于中美双方官方贸易统计数据的巨大差异而被加剧了,支持自由贸易的专家学者们致力于通过完善统计中美贸易数额的方法,并从统计口径、香港转口贸易和增加服务贸易差额三方面数据入手,从而真实地反映的中美贸易情况,减少贸易争端。

二、中美贸易不平衡隐含的原因

1.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和欧美地区产業的转移使中国承接了这些地区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的升级和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中国凭借改革开放的深入,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等优势吸引了欧美和东亚地区的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借此增强了中国的出口能力。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增加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将相关制造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从而使本国的贸易顺差发生了转移。换句话说,中国只是代替了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出口,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总贸易顺差变动不大。林斐婷(2006)指出这种生产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国家间比较优势转变和国际分工格局变化引起的

2. 账面贸易的实质被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对外接投资的发展掩盖了。外资企业中加工贸易企业占比最大,这些企业的大部分增值都属于欧美和东亚地区企业所属的国家,而中国作为最终产品的出口地却承担了产品对美的全部贸易顺差压力。孙继山(2017)指出美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实现了中美贸易50%以上的增幅,仅沃尔玛一家公司就占据了中国对美出口总量10%

3. 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加剧了。刘向东(2006)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交易。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美国的比较优势是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比较优势已经释放的前提下,美国始终没有对华开放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因此也加剧了贸易不平衡。

4.发达国家主张的贸易保护主义使贸易争端加剧了。随着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任靓(2017)指出在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贸易的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中国政府2015年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10年行动纲领中国正在推进的产业升级将威胁美国在高端产品上的优势,美国对华贸易摩擦的重点也随之发生变化。朱铭(2017)指出美国将更加针对中国的产品技术,而不再以反倾销作为手段。因此,美国制定了针对产品技术的双边贸易指标,如果技术经评估超标则无法进入美国市场通过制定这个指标,美国不仅提高了中国的进出口税率,还抬高了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

5.经济全球化及全球价值链是理解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关键。Koopman and Wang 等(2008)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相当部分是全球价值链的产物,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中包含了相当比例由其他贸易伙伴所加工的零部件。根据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2017)的分析,中国对美出口最多中国对美出口最多、顺差最大、且最可能被美列入制裁名单的产品包括计算机、电信、电子等均属于价值链产品。

6.美国的超前消费观念致使美国的储蓄率远低于投资率。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2018)评论到美国货物的贸易逆差的主要是国内储蓄小于国内投资导致的,因此必须通过国外投资来平衡。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也分析了低储蓄与高逆差的关联,美国大量家庭债务导致了贸易逆差。而中国消费习惯与美国的恰恰相反,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有限,因此中国长期以来的的压缩消费导致了很高的储蓄率,消费力不足,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便利用国际市场来寻找出路,进一步地扩大了中国对外的贸易顺差。

三、美国对中美贸易摩擦态度引发的争论

虽然有很多客观因素导致了甚至扩大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但美方仍认为两国贸易不平衡是由以下几方面引起的: (1)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遭遇了贸易壁垒; (2)中国对环保和劳工权的滥用以及拒绝遵守国际标准,从而在对美国贸易不公平得获得了相对优势; (3)人民币币值的低估也促进出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代表也明确强硬地表明了态度:美国贸易代表鹰派谈判专家莱特·西泽始终认定美国一半的逆差来自中国(3750亿的货物贸易差)。白宫首席顾问皮特纳瓦认为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没有遵守规则, GDP从1万亿增长到12万亿,导致美国失去了6万座工厂和500万制造业就业。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认为美国有5000亿的贸易逆差时,就已经输掉了贸易战,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存在了很久亟待解决。贸易保护主义者以S-S定律为依据,将这些上升的失业率归结为发展中国家低价进口产品竞争的结果,认为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然而,中美贸易摩擦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以上的判断忽略了很多经济学的常识,但让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意图逐渐显现:扭转对华逆差,阻止中国赶超美国。

美国政客常责罪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协议致使了美国的失业和工资停滞,如今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惊人的消费膨胀,而美国将此归咎于国际贸易逆差是有失公正的。来自世界银行和美联储的数据显示1970年美国家庭消费支出是6666亿美元,在2017年这个数据已经激增到13万7千亿美元;1970年美国家庭存款占GDP比重是13%,2017年美国家庭存款占GDP比重是2.6%。美国人口虽然只占全球人口的4.4%,但消费占据了全球消费的22%。消费比重与存款比重呈相反的趋势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美国的顺差趋势正是止于1970年。借钱给美国人消费的外国债主中,中国排名第一,其次是日本。但是白宫很少提及中国提供贷款帮助消费的事实,而是总是拿贸易逆差做文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多国家都保持过长时间的贸易顺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日本在1981—2010年保持了30年的顺差,德国在1880—2016年保持了84年的顺差,美国曾在1874—1970年保持了长达93年的贸易顺差,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工业化进程加快以来也一直保持了顺差。因此中国的贸易顺差属于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部分,不应该被美国当做是自身经济发展的威胁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经说过,中国将商品提供给沃尔玛,美国消费者在沃尔玛消费这些商品,中国赚取收益后再拿这笔钱买美债借给美国,这是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人们不应该去破坏这个双方获益的经济关系。在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的今天,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与其他国际的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一种 “新常态”,国与国之间应该采取的是理智的协商。托德·布赫霍尔茨(2016)曾谈到封闭的、贪婪的政策会带来更艰难和更贪婪的时代,而一个开放的、外向型的贸易立场能够让人有指望过上更幸福的日子。

【数据来源】

[1] www.bea.gov。

[2] 中国海关统计。

【参考文献】

[1] 翟凡:《美中贸易合作冲突:风险与现实》,《新金融评论》2017年第3期

[2] 姜峥睿,《合作与摩擦:中美贸易发展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7

[3] 林斐婷:《中美贸易不平衡争议的文献综述》,《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5期。

[4] 孙继山:《中美经贸向何处去--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及贸易战应对选项的分析》,《国际贸易》2017年第11期。

[5] 張越,曾江:《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建议》,《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第8期。

[6] 任靓:《特朗普贸易政策与美对华“301”调查》,《国际贸易问题》2017 年第12期。

[7] 苗迎春,《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当代亚太》2004年第3期。

[8] 朱铭,《浅谈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趋势及我国的对策》,《中国市场》2017年第21期。

[9] 王亚飞,《贸易摩擦研究文献综述—兼论中美贸易摩擦》,《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4期。

[10] 史蒂芬·罗奇,《中美贸易的不平衡依赖》,2014。

[11] 托德·布赫霍尔茨,《天才的回声 : 经济学大师与他们塑造的世界 :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 thought》,2016.

周乔希(1994.8—),女,汉族,籍贯:江西宜春人,广西大学商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国际贸易学,研究方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猜你喜欢

贸易保护主义中美贸易贸易摩擦
“一带一路”战略下行业协会的组织功能与作用探索
中国反驳“贸易保护主义”指责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我国贸易摩擦应对新策略探析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中美贸易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碳泄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