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的多元化设计策略分析

2018-07-09张惠珍

读写算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小学数学

张惠珍

摘 要 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内知识的有效补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尊重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认真设计好课后练习。基于此,文章就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有效的多元化设计策略,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后练习;多元化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79-01

课后练习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必备环节,在这一环节不仅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体现出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应用。实现课后练习的多元化设计,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用。

一、小学数学课后练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并没有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所设计的练习题基本都是以教材、练习册以及课后习题中的内容为主。这种单一的课后练习,缺乏创新精神,毫无新颖性可言,不仅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还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随之也会引发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难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此外,部分教师过于偏重公式定理的讲解,认为学生学会了公式定理就等于学好了数学,让学生背诵一条条的公式,或者布置一堆针对公式进行训练的练习。在此背景下,学生和老师之间显然出现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之间的分歧,练习量大却缺乏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授予的知识,疲于应付晦涩难懂的作业,这不仅扼杀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的多元化设计策略

(一)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面向全体学生

课后练习不仅要体现教学内容之间的层次性,还要给以学生明确的思维方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练习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收获。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时,应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知识基础上,按照知识基础的强弱,进行分层设计,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内容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节内容的知识点,设定三个层次阶梯,形成阶梯状的分布:对于基础知识水平一般的学困生(C层次),着眼于计算公式的记忆,让他们能学会运用公式计算比较简单的基础练习题,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兴趣与信心;对于知识水平较好的中等生(B层次),则着眼于计算方法的理解,在练习题中能够适当提升,让他们能够向更好层次挑战,从而让他们从中享受乐趣,增加信心;而对于班级里面的优秀生(A层次),则着眼于面积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够熟练掌握逻辑推理能力,融合新旧知识,巧妙解答综合性的练习题。

练习题设计如下:C层次练习题:桌子的长度为70厘米,宽度为30厘米,你能计算出桌子的面积吗?B层次学生的变式练习题:学校教学楼一楼的占地面积为60平方米,长为12米,那么宽度为多少米?A层次学生的综合练习题:某一长方形的周长是40米,求它的最大面积。这种层次分明的课后练习题,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后练习中有所收获。

(二)练习的设计要体现趣味性,寓教于乐

小学生对游戏有着与生俱来的兴味,传统的课后练习中,学生对单调的习题极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等,一直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倘若能够在枯燥乏味的课后练习中加入趣味性的设计,那么必然能够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樂趣。在学习《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爱玩的性格特点,开展模拟购物的游戏,让孩子们充当“小大人”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去超市帮忙购物,在购物的过程中学会基本的换算。这样的练习方式,不仅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如何找钱换钱,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练习题的设计要体现开放性,提高参与度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存在于较为复杂的情境之中,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中的一些潜在因素,巧妙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实现现实性与挑战性的结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题》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题目: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甲家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家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每票按原价的80%优惠。甲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0元。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需要,选择最优惠的旅行社,并且对其他家庭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些开放性的作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还转化了学生对练习的情感态度,出现“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的积极姿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给小学数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同时还为其拉开了新的篇章。因此,相关教育人员必须要更新自身知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加大对课后练习的重视力度,从多维度的角度进行设计,以切实提高练习设计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和数学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丽娜.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1).

[2]李绍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个误区[J].新课程导学,2014(31).

[3]葛利红.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小学数学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更正声明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