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德育教育家校沟通新模式浅析

2018-07-09袁伯良肖云

读写算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模式微信

袁伯良 肖云

摘 要 在学校教育德育教育过程中,家校沟通具有至关重要的重要性。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有家访、家长会、电话互访、家长到、校家校联系手册等,但这些沟通模式都有其不足和缺点,家访、家长会、时效性差,效率不高等。如何充分解决上述家校互动的不足,微信模式就充分解决了传统沟通模式的短板,微信集即时通信、资源共享、多样媒体于一身,非常适合用作家校德育教育沟通的新平台。

关键词 德育沟通;新模式;微信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043-01

在孩子的德育教育中,家校及时联系沟通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家庭就是一体化的两个教育者,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这两个教育者要互助互通、行动一致,对孩子有统一的要求,这样才能让孩子树立较为全面且正确的人生观。而要达到切实有效的德育效果,必须由学校和家庭相互合作,及时且经常沟通,相互交流了解。针对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家访、家长会、电话互访等模式的时效性差、成本高且在线效率不高等问题,微信模式就充分解决了传统沟通模式的短板,微信集即时通信、资源共享、多样媒体于一身,非常适合用作家校德育教育沟通的新平台。

一、传统家校沟通的模式优缺点分析

(一)家访

家访是我们最传统且常见的家校联系方式,教师利用家访到学生家中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受教育情况并将学生在学校德育情况反馈给家长,这种方式基于学区范围较小的乡村学校实施较为方便,对于笔者这样的学校,学生除来自县城学区外,还有自全县甚至县外因各种原因转学入学的学生,家访这种家校联系方式从时间上、交通上对较远学生实属不便。

(二)家长会

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会在期中召开一次家长会。这是家校合作中最常用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而学校家长会内容基本程序化:校长介绍学校情况——分班介绍班级情况——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个别沟通,一个教师针对数位家长而且又是在期中考试后,关注考试成绩成为重点话题,德育表现必将较少提及,而且每人沟通时间有限。

(三)家长到校

相比家长会,个别家长到校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情况,可以更加深入探讨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情况。但就笔者学校而言,班里很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地工作或经商,几乎不可能实现到校沟通。少数家长不辞辛苦来校,交流时间短则半个小时,长则一两个小时。如若一一进行,对本就繁忙的教师而言,一方面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时间就较为冲突了,很多时候沟通较为仓促,往往只提及学生学习而无时间交流学生在学校道德表现情况。

(四)电话家访

这也是家校沟通最常用的途径之一。相比家长会和家长到校沟通,其时效性毋庸置疑。如果时间充裕,对学生的个人的德育情况可以作更加细致深入的交流。但很多时候,家长想打电话给老师,老师们白天上课,晚上老师也要休息或照顾家庭事宜,这也成为很多家长主动电话联系教师的顾忌。

(五)家校联系手册

我校许多班级选用了《家校联系手册》方式联系家长。它能比较系统地记录学生每周在校成长的过程:学生道德表现、学习情况、违纪情况、学科成绩、小组评价、学生个人反思等,同时也有家长点评栏目。通过书面形式实现家校双向互动交流。这种交流一周一次,就频率和涉及面较前几种方式大有改观。但一些学生在校德育表现的突发情况该种交流方式显现时效性差。

微信公众平台的家校沟通方式加上学生家长移动智能终端(手机)的普及,班级微信公众号这个“微”时代的及时方便且不受空间限制的新兴产物越来越受到很多家长的青睐和信赖。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德育教育家校沟通新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使用普及,沟通无死角

据了解,微信已在人群中作为信息交流和及时沟通平台使用的用户已稳居各类平台首位,普及范围广时效性强。我们班45个学生,其中有43个学生的家长在使用微信。为了家长与老师以及家长之间方便沟通,我班在开学初邀请家长朋友们加入了班级德育微信群;为了方便与学生家长联系。

(二)实时发布,沟通无时差

微信具有实时性、快捷性等特点,同时它发布的信息主要用于分享、传播,具有实时的特点,同时它的交流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可以是多对多的。班主任与家长建立的微信群在德育教育工作家校互动中,可以及时迅速传递信息又不必担心打扰对方的工作与生活。

(三)开诚布公,沟通无误会

有了班级德育微信群,家长对学校的一些工作有疑问,可以直接“微”班主任,将自己的疑惑及时提出,以达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的作用。

(四)资源充足,沟通有内涵

微信之所以能在各行各业普遍流行,离不开超大容量的信息支持。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丰富。学校德育微信公众号里可以添加各种主题,如家庭教育方面的“亲子学园”“学做完美父母”“孩子人生观课堂”等。可以再自己学习的同时,经常将文章轉发共享,利用班级微信经常性地和家长沟通、探讨、教育孩子德育问题功能强大。

(五)平等沟通

通过微信平台交流学生在学校道德和学习情况的家校沟通方式,对于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来说是合作。建立班级德育微信群,可以让家校沟通变得更及时快捷,家长们可以常常共享孩子成长教育心得,共论德育教育话题;家长的合理诉求也可以通过微信与学校沟通,校方也会用心倾听,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从而成为驱动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

当然,班级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家校沟通的方式,特别在德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作为教师,除每学期利用家长会、电话、纸质通知、家校联系卡等方式做好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外,还应及时使用班级微信作为家校德育联系的新途径,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新模式微信
微信
微信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