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三步审题法

2018-07-09段海英

读写算 2018年4期
关键词:审题习作小学语文

摘 要 习作教学首先教师就应教会孩子如何审题。审题作為习作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习作三步审题法:审对象和体裁;审“题限”;审“题眼”。如果是半命题作文,就要弄清楚,自己将要加的是“题眼”,还是“题限”。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审题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208-01

听、说、读、写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最终要落实到位的四大板块。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与我们的人生息息相关。而最终由思维输出落实到笔端,让别人通过我们的文字了解我们的能力、思想以及情感的,就是写作了。

在小学阶段,写作是一个从不会到会,从少些到多写,从写得不好到文从字顺表达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从零开始一步一步耐心地指导,悉心地帮助,使孩子们最终能够达到顺畅流利地“以我手写我心”,借助文字,表情达意的境界。

那么,习作教学首先教师就应教会孩子如何审题。审题作为习作的第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审题不清或偏离的话,即使你的文章写得再好再美,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审题,是我们语文老师习作教学的重中之重。

习作审题,就如同我们认识一个人。从初见到了解到深入理解,可以通过以下三步完成:

第一步,初识看表面。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他的外貌、衣着、神态等。初见习作题目,也是如此,我们首先知道这篇习作大概要写什么。例如:《我的妈妈》是写人的,《家乡的美景》是写景的,《童年趣事》是写事情的,《我的小闹钟》是状物的,等等。

第二步,交流有了解。我们和一个人打了招呼之后就开始交谈,在交谈过程中就慢慢了解他的基本情况。习作题目也是同样可以通过认真阅读进行了解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例如:《难忘的一件事》是写一件事,题眼是修饰词“难忘”,因此,选材时就要搜寻记忆中难以忘怀的、有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我的同桌》则要注意是“我的”而不是别人的同桌,通过具体事例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他的特点来。《校园美景》则被限定了地点:是写校园而不是其他地方的美景。《我的妈妈》只写“妈妈”。《我爱妈妈》既要写“爱”,还要写“为什么爱”,“怎样爱”。《我和妈妈》既要写“妈妈”,也要写“我”,要写出“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

第三步,促膝深理解。我们和认识的人一起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就加深了解,彼此理解,渐渐成为知己了。而习作审题,也是需要进入深入理解阶段了。

首先,可以把题目拆解为词语,加深理解。例如:《寒假趣事》可拆分为:“寒假、趣、事”这三个词语,我们就知道,习作应写的是发生在寒假里的、非常有趣的、一件或几件事情。

其次,可以进行比较。例如:《我的妈妈》、《我和妈妈》《我爱妈妈》三篇习作,虽然都是写妈妈,但侧重点完全不同,《我的妈妈》是要通过事例写出妈妈的特点;《我和妈妈》要写出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我爱妈妈》则要写出我为什么爱妈妈、我怎样爱妈妈等内容。

然后,我们还可以用提问法来帮助审题。例如:《我长大了》,可以提问:我怎么长大的?我长大之前、之后有什么变化?《温暖》可以提问:什么是温暖的?怎样温暖的?就可以理清习作选材范围了。

还有一些半命题习作,应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补全题目进行习作。例如: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有如下几种:

(1)命前半题:如《_____是快乐的》《_____我想对你说》

(2)命后半题:如《我的_____》《难忘的_____》

(3)命中间部分:如《给_____的一封信》、《我_____的一个人》。

补题要充分调动生活积累,考虑自我写作的特长,以内容“熟”为考虑的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题目“小”为上策,闪亮登场,抢人眼球。

半命题作文补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拘于提示,拟题过大。不要选材俗套,情感平淡。不要贪大求全,缺少细节。不要脱离自我,文题不符。

总之,审题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关。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审题能力。审题主要抓好“三审”:审对象和体裁;审“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审“题眼”,即体现文章主题的关节要害要处。如果是半命题作文,就要弄清楚,自己将要加的是“题眼”,还是“题限”。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学会审题,学会习作,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柯孔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04(2):3-5.

[2]强洪权.原汁原味的绿色作文[J].基础教育,2004(7):56-58.

作者简介:段海英(1972-),女,河南人,系青海省西宁市桃李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审题习作小学语文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