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古诗文有效诵读兴趣的培养

2018-07-09杨胜廷

读写算 2018年4期
关键词:诵读古诗文兴趣培养

杨胜廷

摘 要 诵读古诗文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人的追求与乐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古诗文教学中,笔者从创设情境、编演故事、展开想象和朗读吟诵四个方面培养学生有效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关键词 兴趣培养;诵读;古诗文;个性张扬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143-01

古诗文是古代文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诵读古诗文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古人的追求与乐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诵读优秀古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然而,在古诗文教学中却存在着种种弊端,教师侧重于应试教育,却忽视了古诗文的吟诵作用,抑制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抹灭了古诗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再现。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就古诗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有效诵读的兴趣,谈几点浅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古诗文所表现的社会时代、人文思想、风土人情已是昔日往事,小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渠道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如教学《敕勒歌》时,借助于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阴山草原风光”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硕以及牧民安定的生活情景,让枯燥的古诗文教学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这样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产生读诗的欲望。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在节日来临之际,学习有關节日的古诗,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春节,学习王安石的《元日》;清明节,学习杜牧的《清明》;重阳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还有小学生很喜欢外出游玩,教师也可利用这些机会适时教学。如春游,学习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秋游,学习杜牧的《山行》、白居易的《暮江吟》等。

二、编演故事,激发情感

一首古诗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教师可把这些故事先讲给学生听。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内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如教学《七步诗》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解“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强烈的想知道其诗的内容,为什么“相煎何太急”?此时引导学生学诗,他们会饶有兴趣地读起来,自觉地在诗句中体会情感。同时,有些故事可通过学生表演而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

三、展开想象,情感升华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如教学《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时,在理解“绿”的意思后,让学生想象“江南美景”、“皓月当空”“照我还”的画面,感受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感悟诗人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又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让学生抓住“寻”“深”展开想象,感悟作者的怅惘之情。

四、朗读吟诵,张扬个性

一般来说,古诗文都具有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之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才能张扬个性,在读中感知、诵中感悟。如教学《游子吟》时,教师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时,要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让学生从诗人的语言美去感受韵律美、领会意境美。待学生兴趣盎然时,再闭上眼睛,一边小声吟诵一边想象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裳的情景,体会做子女的难以报答母恩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就油然而生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引导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我们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词句的把握,而应尽可能运用各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悟到古诗文中的思想精髓,领略祖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猜你喜欢

诵读古诗文兴趣培养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灵动指尖的艺术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