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合作小组的建设策略

2018-07-09徐长志

读写算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组建设

徐长志

摘 要 小组建立、小组文化的创造,以及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都要适合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谈到合作,也只有这样,课堂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才有意义。因此,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而初中课堂“小组合作建设”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组建设;小组文化;小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124-01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提出了大国教育。何为大国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领先世界的教育方式。这一深刻的教学改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必须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目光审视课堂教学。以往教学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听,学生参与少,学习呈现负状态,导致学生厌学,两极分化严重,教学没有效益。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听”地位的被动状况,为各层次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与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和倾听的习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灵气的活动空间,提高了主动交流与探索的平台,创造了为学生合适的学习方式,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有效教学。

那如何建立合作小组?首先,我们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1.小组怎么分

小组的组建一般在6至8人,学生差异不能太大,最好是由成绩属上、中、下各层次的人组成,并要注意性别、性格的搭配,以及学生个人意愿的微调等。每组根据人数多少可设组长1人,从小组成绩中选出各学科负责人。使得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

2.组长怎么选,组长职责是什么

初期,如果小组成员没有自我推荐或推选方式产生出组长,可以由班主任根据学生情况,指定任命一名同学作为组长,在后期小组达到一定契合度或出现较大变化时,可采用自由竞选方式选出组长。

组长职责为:一要有小组活动的安排及指挥权,二要能维持课堂纪律、分配学习任务、组织学习活动及检查学习效果。

3.组数怎么定

班级小组不能过多,太多不便于管理,在6组最为合适,每组4至6人,如果班级较大,最多控制在8组,每组6至8人。

4.座位怎么排

可分为图表座位两种方式,中间1、2号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长从1、2号选择,这样可加强全面调控和协调。6人组3、4号为中等生,5、6号为学习困难生。8人组3、4、5、6号为中等生,7、8号为学习困难生。

其次,要形成小组学习的运行方式。

一是独立学习。这是自学及预习时常用的方式。要求每个成员真正独立、安静地学习,杜绝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等。组长应及时组织大家静下来,投入学习状态,及时提醒或制止未投入学习的同学的行为。

二是组内展示交流及讨论。展示交流时组长主持,成员按某一顺序(座次或序号)逐个进行,当有人展示时其余组员应认真倾听,同时思考分析,不能随便插言,打断别人的讲话,一人展示结束后,其余组员应积极发表看法,表示赞成或有疑问,或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或展示者提出的疑难给予讲解等。

三是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一般是教师分配给整个小组的任务,问题较难,个数较少,这时组长应指示大家先独立思考,谁先想出思路或解法,让谁先发言,其余人员认真聆听,并积极发表见解,并安排专人整理记录和代表全组发言展示。一人展示不充分時其他组员紧接着补充,这叫做集体轮流展示,最好能到黑板板演和讲解。

最后,建立评价机制。

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找出优缺点,找出每个人的长处,才能促使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只有评价,才能使优秀者得到精神满足,产生继续努力的强烈愿望。这里主要说的是组内评价和对小组整体的评价。

组内成员评价的内容可分为纪律、互助、协作、质疑、提问、积极发言、参与热情、文明礼貌及值日活动等。评价的方式可分为日评及周评。日评是指每天利用早读或课间操后,组长主持组员间口头评议,表扬各方面表现突出者,善意地批评表现不佳者。周评是每周利用班会时间,组长主持组员间的书面评议。各班制定评价标准细则及量化打分表,对评出的各方面的最优秀者班内表扬,或用其它方式榜示,或给予某某称号的荣誉奖励。

小组整体的评价,其内容可参照以上个人的评价来确定,评价的方式可结合全体学生评及任课老师评两方面进行,并对各方面表现突出者分别给予荣誉称号,以增强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要在教学中合理实施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建设好小组,发挥小组的作用,合作学习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小组建立、小组文化的创造,以及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都要适合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谈到合作,也只有这样,课堂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才有意义。因此,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而初中课堂“小组合作建设”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小组建设
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学习建设的策略及应用探究
加强学习小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
给“我”一个舞台 还你一片精彩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建设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生生合作之“小组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