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示范推广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07-09史林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史林娟

摘 要:镇麦10号系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选育而成的中熟小麦新品种。该文阐述了镇麦10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昆山地区示范推广中的高产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镇麦10号;引种示范;推广种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7-0040-2

镇麦10号(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配组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江苏省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2012年秋季昆山市引入小麦新品系观察试验,综合性状表现好,2013年秋播起列入苏州市、昆山市品比试验,2014—2015年昆山市组织实施了较大面积的示范,千灯镇在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优质小麦示范展示工作。2014年率先在千灯高效农业粮油基地引种6.7hm2加以示范。2015年秋季进一步加大示范面积,在全镇24个村中遴选出4个村示范种植了53.41hm2。由于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2016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出现严重减产,对比结果见表1。

示范结果表明:镇麦10号是个产量水平较高的品种,该品种分蘖力中等,株高较矮,抗倒性较好,结实率、千粒重高。耐寒性较好,耐肥、生长清秀,穗层整齐,抗灾性好。2016年在千灯镇推广种植了247.66hm2,占全镇总面积的24.4%,2017年镇麦10号成为昆山市当家品种,在千灯镇国家良种推广补贴面积达到了541.45hm2,占全镇总面积的73.5%。下面就鎮麦10号的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合理播种

1.1 播种期 安排好茬口,墒情适宜时及时播种,一般于10月底至11月15日之间。过早播种,冬前易旺长,麦苗易遭受冻害不利于安全越冬。过迟播种,冬前苗弱,根系少,分蘖发生少且缓慢,生育期缩短,影响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产量下降。

1.2 播种量 按穗数450万/hm2,单株成穗2个的目标影响,确定基本苗225万~270万/hm2,一般播种量150㎏/hm2足够,高产田块可以适当降低播种量。

1.3 播种方式 根据茬口和土壤墒情,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

1.3.1 板茬浅旋灭茬撒播 该播种方式操作省时、省工,出苗质量受秸秆还田质量影响大,适合秸秆量相对少的常规稲或水稻收割较早的田块。

1.3.2 机条播 与常规撒播相比,机条播优势明显,播种、施肥、灭茬、开沟同步进行,省时、省工,便于管理,能够精确控制基本苗,提高出苗率,促使出苗早、全、齐、匀、壮。

2 春季田间管理

2.1 清沟理墒防湿害 麦田一套沟的作用贯穿小麦一生,开好、管好、用好一套沟是小麦抗灾多丰收的关键。小麦进入拔节孕穗期后,抗渍能力减弱,昆山地区常年春季雨水较多,因此,需抓好清沟理墒工作,清理好内外沟系,抄清沟底、加深沟口,做到沟沟相连、排水畅通,减轻渍害发生程度。

2.2 合理肥料运筹 产量6000kg/hm2的小麦全生育期总施肥量一般纯氮240kg/hm2、磷90kg/hm2、钾90~120kg/hm2。

2.2.1 看苗控肥促平衡 根据苗情实际,合理施用肥料,争取分蘖成穗。

(1)10月底早播的,叶龄在8叶左右的叶色正常田块,已经开始拔节,肥料运筹上需适当延缓拔节孕穗肥,宜在3月上旬施用,既可以避免基部节间过长,又能防止植株偏嫩绿而遭受“倒春寒”天气危害。对于2月底叶色褪淡明显和出现冻害的田块,可适当追施尿素作为平衡肥促进麦苗恢复生长。

(2)11月上中旬适期播种的,前期施肥水平偏低,3月初出现叶色明现落黄和茎蘖数不足的田块,要尽早施用返青肥,一般施用尿素75~105kg/hm2,促进苗情转化。

(3)12月播种的晚播小麦,茎蘖数不足的田块,要抓住返青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期,早施、重施、普施返青肥,施尿素150kg/hm2,以促进分蘖发生,争取更多穗数。

2.2.2 适时追施拔节孕穗肥 (1)拔节孕穗肥一般掌握在小麦倒三叶期、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施用,按照“弱苗提前、旺苗推迟”的原则适当调整。时间上,早播或正常播种的小麦,一般掌握在3月10日左右,早黄早施,晚黄晚施;晚播小麦,一般掌握在3月20日左右,具体时间依据叶色变化和基部节间长度而定;数量上,适当重施、占总用肥量30%左右,用45%复合肥150kg/hm2+尿素75~105kg/hm2或尿素150kg/hm2左右;(2)对于部分早播小麦或拔节孕穗肥施用时间早的田块,小麦剑叶露尖时倒二、倒三叶色出现落黄,可在小麦剑叶露尖时看苗施用,严格控制用量,施尿素75~105kg/hm2,以防止功能叶片早衰,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

3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3.1 禾本科杂草、阔叶草防治

3.1.1 第一次化除 播种后10~15d,抓住有利天气,在气温高、草龄小、墒情好的情况下,采用土壤封闭剂进行土壤处理。用50%苯磺异丙隆可湿性粉剂2250g/hm2+750kg/hm2水全田均匀喷雾。

3.1.2 第二次化除 时间掌握在小麦拔节前,冷尾暖头、最低气温5℃以上抢晴天用药,避免在寒流来临前后3d内用药以防发生冻害。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50%的唑啉草酯·炔草酯(大能)或15%炔草酯(麦极)或5%唑啉草酯(爱秀)等高效茎叶处理药剂进行化除;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20%的使它隆乳油兑水均匀喷雾防除。

3.2 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蚜虫及灰飞虱,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尤其是赤霉病一旦重发,不仅造成产量严重损失,也严重影响小麦品质。

3.2.1 赤霉病 4月份如果气温偏高,且有连续降雨过程的情况下,赤霉病将中等偏重至大发生。应密切关注小麦扬花进程和天气状况抢抓晴天与雨隙,强化专业统防统治,以确保防效,施药后短期遇雨要及时补治。

3.2.2 白粉病 白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随着小麦抽穗、扬花,气温回升该病将进入发病高峰,在发病基数较高的情况下,碰到湿热气象条件,会造成白粉病暴发,必须高度重视。

3.2.3 纹枯病 春季回暖后及时防治纹枯病,特别是早播、群体偏大的田块要重点及时用药预防。

3.2.4 蚜虫 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田间蚜量将迅速上升,必须重视。

3.3 防治方法 (1)狠抓适期,立足预防,二次防治;(2)主攻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兼治灰飞虱;(3)天气晴好少雨,始花期(扬花株率10%)施用第一次药,隔5~7d进行第二次防治。如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雨日多,第一次施药必须提前至齐穗期(抽穗株率达80%),间隔5d再施第二次药;(4)第一次用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500g/hm2+5%高氯·啶虫脒乳油750mL/hm2;第二次用42%咪鲜·甲硫灵可湿粉1500g/hm2,兑水600kg/hm2细喷雾。

(责编:施婷婷)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