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中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8-07-09松家余刘礼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比较试验

松家余 刘礼明

摘 要:该文通过开展22个中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江淮稻区种植的高产、多抗、优质的杂交稻新品种,结果表明,徽两优882、深两优571、C两优198、Ⅱ优050、宝两优6号、Ⅱ优705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新组合;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7-0037-3

针对目前中籼稻品种市场上数量较多及农民选种难的情况,为了提高农民选种的准确性及增加稻农效益,笔者于2017年对部分中籼稻新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为裕安区乃至江淮稻区推广主导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宝两优6号、Ⅱ优MR28、Ⅱ优371、两优988、Y两优1998、C两优198、隆两优1319、深两571、福两优5号、Y两优900、欣荣优华占、德香4103、深两优5814、创两优4418、川农2号、Ⅱ优228、圣丰2优651、Ⅱ优705、冈优52、Ⅱ优050、甬优9401、徽两优822、Ⅱ优838(ck),共计23个品种。

1.2 试验设计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1次重复,大区面积333.33m2,行株距20.0cm×23.1cm,每穴栽1粒种子苗。重复间设过道40cm,四周设保护行1.5~2.0m。

1.3 试验点概况 本组试验设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徐集村农科队(东经116°27′08″、北纬31°43′09″、海拔31.89m),2000年前后经过土地平整,地势较为平坦。前茬空闲田,土种属黄白土田,土壤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偏上。水利设施较好,灌排方便。

1.4 试验经过 2017年4月24日浸种催芽,4月27日播种,播种量300kg/hm2,采用湿润育秧。5月15日、5月25日分别进行大田浅水旋耕整田,5月27日移栽,秧龄30d。大田基肥用40%黑博士牌复合肥(N-20-P2O5-10-K2O-10)450kg/hm2,栽后10d追尿素112.5kg/hm2,结合进行化学除草。6月27日排水晒田,7月8日复浅水。6月下旬、7月上旬分别防治二化螺、稻纵卷叶螟,大田不防病。9月下旬收割并取样考种。

1.5 气象条件 水稻生长发育期间温度、光照、降雨等气象条件基本正常年,但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了高温晴热天气,影响了部分品种结实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水平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比对照Ⅱ优838增产的有10个,增幅在3.07%~8.29%;比对照减产的有12个,减幅在2.36%~20.54%。产量最高的组合为徽两优882,折合单产9310.5kg/hm2;产量最低的为创两优4418,折合单产6832kg/hm2。

2.2 全生育期 由表1可知,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30~142d,皆比较适中,两优988最短130d,隆两优1319最长为142d,对照为136d。

2.3 产量结构及农艺性状

2.3.1 有效穗 參试品种有效穗在213万~249万/hm2,欣荣优华占、徽两优822最高;Ⅱ优MR28最低。对照Ⅱ优838为231万/hm2(表1)。

2.3.2 穗总粒数 参试品种在178.8~210.4粒,Ⅱ优MR28最多,两优988最少,对照Ⅱ优838为190.2粒(表1)。

2.3.3 结实率 参试品种在55.2%~85.6%,大多数品种结实率基本正常,其中甬优9401最高,创两优4418最低,对照Ⅱ优838为83.2%(表1)。

2.3.4 千粒重 参制品种在26.2~29.2g,其中冈优52最高为29.2g,Y两优900最低为26.2g,对照Ⅱ优838为28.5g(表1)。

2.3.5 株高、穗长及粒型 参试品种株高在121.8~140.2cm,Ⅱ优371最高,徽两优822最矮,对照Ⅱ优838为130.8cm;穗长在24~26.2cm,Y两优900最长,两优988最短,对照Ⅱ优838为24.8cm。型为长粒或椭圆型(表1)。

2.3.6 株型及叶色 参展品种株型结构为紧凑型或适中性;叶色为浓绿、或绿。田间种植纯度在国标范围内。

2.4 综合抗性

2.4.1 抗病性 参试品种纹枯病、稻曲病轻发,田间未见白叶枯病、稻瘟病、细菌条癍病发生(表2)。

2.4.2 抗倒性 受台风影响参试品种中Ⅱ优MR28、Ⅱ优371、C两优198、福两优5号、欣荣优华占、德香4103、深两优5814、创两优4418、Ⅱ优228、Ⅱ优705、冈优52、Ⅱ优838发生倒伏现象,圣丰2优651、Ⅱ优050呈倾斜状态,发生时期为水稻灌浆后期(表2)。

3 参试品种评介

3.1 徽两优882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产量9310.5kg/hm2,居参试第1位,比对照增产8.29%。全生育期137d,比对照长1d。株高121.8cm,穗长25.5cm,穗总粒数201.4个,结实率84.9%,千粒重27.2g。株结构紧凑,叶色浓绿,叶姿上举,生长青秀,耐肥抗倒,后期转色好,综合抗性好,米质优。

3.2 深两优571 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产量9219.00kg/hm2,居参试第2位,比对照增产7.22%。全生育期139d,比对照迟3d。株高128.7cm,穗长25.4cm,穗总粒198.9个,结实率82.8%,千粒重27.8g。株型结构紧凑,叶色浓绿,叶姿上举,生长青秀,后期转色好,综合抗性好。

3.3 C两优198 安徽喜多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产量9138kg/hm2,居参试第3位,比对照增产6.28%。全生育期137d,比对照迟1d。株高133.5cm,穗长26.0cm,穗总粒数206.4个,结实率83.8%,千粒重27.4g。株型结构较紧凑,叶色浓绿,叶姿上举,生长青秀,后期转色好,综合抗性好。

3.4 Ⅱ优05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产量9135kg/hm2,居参试第4位,比对照增产6.25%,生育期140d,比对照迟4d。株高131.5cm,穗长25.2cm,穗总粒数192.1个,结实率82.9%,千粒重28.4g。株型结构适中,叶色浓绿,叶姿斜上,生长青秀,后期转色好,综合抗性好。

3.5 宝两优6号 合肥市丰宝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选育,产量9049.5kg/hm2,居参试第6位,比对照增产5.25%。全生育期132d,比对照早4d。株高124.5cm,穗长25.2cm,穗总粒数192.3个,结实率85.2%,千粒重28.2g。株型结构松散适中,生长青秀,后期转色好,综合抗性好,米质优。

3.6 Ⅱ优70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产量9087kg/hm2,居参试第5位,比对照增产5.69%。全生育期140d,比对照迟4d。株高130.8cm,穗长24.7cm,穗总粒数189.5个,结实率82.5%,千粒重28.5g。株型结构松散适中,叶姿斜上,生长青秀,后期转色好,综合抗性好。

4 结论

根据23个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分析,徽两优882、深两优571、C两优198、Ⅱ优050、宝两优6、Ⅱ优705号等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强,适宜江淮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刘礼明,丁显萍.杂交中籼稻新品种试验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15,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比较试验
番茄引种避雨控湿防病栽培试验初报
“水星”牌保水剂对甜瓜效果试验总结
湟中县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秋播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