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平,用双手与材料对话
2018-07-09王雅静
王雅静
从吴永平的工作室中找到他个人的艺术特色不是件难事。
一间高7米的房间一整面墙装成了玻璃,玻璃外是一汪池塘,水中央放置着吴永平“跨越”系列作品中的一件,不锈钢制的马头和马尾被放置为不同的方向。室内的墙面挂满绘画作品,平地摆着各式的雕塑。这些雕塑有木雕,有铸铜作品还有一些漆器。室内一角放置着跟了吴永平十年的煮茶铁质炉具,周边契合上了同样颜色的木头边儿,茶桌上有个铁盘,盘子的把手是原木方块,盘子里面摆着一些茶具,有些也是吴永平亲自烧制的陶瓷制品。工作室中材料运用的多样性让人有些目不暇接,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摆放。
作为艺术家的吴永平擅长利用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与“纯粹”的艺术家不同的是,他的另一个高校教授身份听起来有些刻板严谨,但他深知这个身份与艺术家并不冲突,而是多了一份责任,在艺术的襁褓地带为后辈铺筑道路。
让材料跨界
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吴永平喜欢坐在一个空旷的大空间,最好有点回音,或者坐在一个特别高的地方,离天空近一些。“在这样的地方进行创作的时候。我更加容易思考,就好像是有惯性一样。”
吴永平有两个房间。一问是充满回音的画室,另一间是雕塑室。“在艺术创作层面,画画是与自我对话,雕塑是与材料对话,春夏两个季节是适合雕塑的季节,一般我在冬天是不做雕塑作品的。”吴永平看着玻璃窗外说道。
在画室的吴永平穿着讲究,拿着画笔站在一人高的画布前思索,有时来回走动,有时静止驻足窗前,偌大的画室只有窗外的风声和他的脚步声。而在雕塑室的他却会换上一身深色的衣服,戴好口罩、帽子、套袖,有时拿着凿子或是锯子,焊接,切割,打磨,有时双手沾满泥巴,周遭布满工具的嘈杂。
吴永平说,在雕塑室内的他似乎更为享受,因为创作的过程时刻充满美。
过去的作品时不时的就会成为吴永平灵感的来源,在看自己的作品时,就像是与另一个时空对接,与当时的自己,与当时所处的环境等方方面面去做对接。“有一些缺陷你可以当作缺陷的美,也是能成立的。当一个缺陷被当作创作主题的时候,他的那个缺陷也是一个创作方向。创作是个人行为,允许有瑕疵和个人化的表达。”
“好奇,创新”是吴永平最大的特质,不论在绘画还是雕塑领域,他都不喜欢一味的使用传统材料,而是一直在探索不同材料在艺术界的不同表现形式。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对于吴永平自身而言感觉像是一气呵成的,但是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充分了解每一个材料的属性,摸准材料的“脾气”,就不能够拿捏不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会产生的效果。
与材料交流的本领似乎是藏在吴永平的基因中。“目前,我对传统材料的漆器以及偏传统的丝绸更加感兴趣。这些材料对中国人来说很熟悉,大部分用在市场上,但很少有人把它们当作艺术创作材料来使用。但我想说,它们不仅仅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就像是丝绸不仅仅是一种成熟的面料,漆器不仅仅是生活用具。”
碳纤维、丝绸、玻璃……这些在市场上司空见惯的材料,在吴永平的手中都成为了一件件艺术品。“每每遇到一種新材料时,了解它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与它对话,这也是材料的一种跨界形式。”吴永平如是说。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
吴永平来自青瓷文化的故乡一一浙江龙泉,龙泉自古人文昌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永平从陶瓷学院毕业后就地待下来,与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上的老艺人们时刻泡在一起,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世代相传的制瓷绝活,更在近十年的潜心学习中,积累了对于中国传统瓷器文化的深厚理解。
凭着这些习来的手艺,他做的瓷器参加了1995年的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1996年的中加陶艺展和1997年中国首届陶艺展。来自深远悠久的古代陶瓷文化的灵气在吴永平的手中尽情展现。
随后,2001年他来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读研。那时的吴永平已经拥有扎实的写实雕塑功底,同时又不断试验各种不同雕塑材料的融合。他先是尝试用自己熟悉的陶瓷材料做出各种雕塑人物的造型,并且还可以在表面涂上色釉,做出肌理。后来又尝试玻璃等不同材料的制作。从而,将传统与现代材料在同一件作品中进行展示。
2003年起,吴永平在美院任教,目前,吴永平担任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十二工作室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央美设计学院当代玻璃艺术中心负责人。很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上海城市雕塑中心,上海红坊艺术设计中心,南非钻石文化艺术中心等美术馆收藏,可以说吴永平是当代中国雕塑界中坚力量的代表人物。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学画要“寻门而入”,然后再“破门而出”。门,就是门派、传统,是过去形成的规矩,不走门就难成正统;但只有离开门派,才能创立自己。吴永平近期一直关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表达正如此意。“中国的传统文化再造及其当代性表达是我近期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吴永平说道,“一种文化能够延续必须需要当代性,不能把传统文化一路复制,与时代背景不符合就没办法持续流传,只有赋予传统以当代的特质,才能够得以延续。”
艺术家的另一面
“我喜欢下厨,而且厨艺很不错的。”吴永平每次笑起来总会露出很深的两个酒窝,他边说着自己的拿手菜,边把刚刚吹在窗台上的一点烟灰扫出去,“一个人要是只是会某一个领域的事情,而其他的事情不会,我宁可不要这个技术。”
吴永平在艺术家这个身份之外还拥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这个身份,他认为,自己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是从设计艺术上呈现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一方面是从理论的层面,通过文件、文献报告去表达,很多著作文献的作用都是在教学使用之外,为一代代的学子们提供资料进行梳理学习。
大多数艺术家喜欢讨论形而上的领域,吴永平也不例外,但他的思想又总可以通过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平日,吴永平总是会与学生们讨论很多对于文化层面的思考,他还会时常给自己的学生开一些书单,其中的书目囊括众多不同的领域,他一直都希望学生们可以多多关注一些艺术之外的事情。
“心理学的书籍可以关注自我,哲学书籍可以了解世界,社会学书籍可以分析当下。我希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自己。人总是不能脱离这个时代,你的创作作品可能与国家大事件没有牵连,但是,却不可能脱离所处时代的影响。”
艺术家与教授这两个看似一个感性、一个理性的身份并不会对吴永平造成困扰,相反,他认为这是一条成长路径,“很多纯粹的艺术家都是历经高校培养,而后步入社会学习,进行自我思考,再通过观察创作之后,拥有自己的独立想法。这些都成为知识积累,逐渐剥离之后,才能去成长。所以说,学习的过程是会有一定的限制,而走出校门之后,每个人就会变成独立的个体,这也是一个艺术家的成熟路径。”
近期,吴永平频频现身在各种论坛,展览,与国家层面以及院校层面对接交流,除此之外,吴永平还参加了很多申遗、社团工作,为城市建设规划,以及细节的处理、景观、城市文化再造,建筑等方方面面。吴永平说:“这是宏观角度的大艺术。”
说毕,吴永平端起一杯咖啡总结:这就是我最日常的状态。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吴永平
Q在创作研究使用的这些材料当中,有没有偏爱的一种?
A我很少会一直使用一种材料,基本上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去关注一些未曾拿来做创作的材料。我可能并不知道他在那里,我还是会不断去寻找,去关注。
Q如何将—种材料的美感发挥到极致?
A首先是喜欢,驾驭一种材料的前提是要了解它的属性,做到与材料不断对话。这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以新型材料的开发为例。比如碳纤维,首先要对它产生亲切感,了解他的特点,这是支持创作的基础。然后,扩大材料的优点,避免材料的缺点,这需要通过大量实验作支撑。当某种新型材料走向市场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简单的说明,这只是一个材料学领域的说明,但对于雕塑家来说,就必须要依靠大量实验达到使用者的需求,并且从中找到这种材料作为艺术品的特质。
Q通常在做雕塑的过程中,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A如果我做木雕,就会用到木工设备,像是電链锯、凿子、斧头等,而金属会有金属设备,我就会去学习焊接,切割,打磨之类的工作。设备根据材料来选择利用。我觉得在工作状态下,我是没有职业特点的,不带任何标识,更像是一个焊工,木工,泥工等,雕塑家或是艺术家在工作状态下,什么样的形态都会出现。
Q一件雕塑作品平均会花费多久的时间进行创作完成?
A由于时间、材料的问题,可能一件作品的出现不会这么有计划性。因为,在制作的期间会碰到一些细微的变化,在这个时候,我往往就要进行深入了解思考,这就会打破自己原本的计划。手是脑的延续,当你的手触碰这些材料和工具的时候,也会产生支持你的想法,它是一种融会贯通的关系。
Q创作的经验在一名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A如果你没有太多想法的时候,几乎可以凭借经验持续工作,这是很宝贵的。当你的经验能让你持续工作的时候,你就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概念性的问题。或许两者之间都有这种暗流。你凭借经验做创作时,刚入手也许会产生新的想法。如果说离开经验,只说想法,也不会走太远。
Q但是经验不会禁锢灵感吗?
A经验和灵感不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会是互相禁锢,相反,是共存共生的。灵感是每时每刻都伴随在生活中,你要做的就是去捕捉住。当一名艺术家沿着艺术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的时候,越深入这个领域就会感觉经验的重要性。所以,在艺术创作中,我觉得需要的更多是经验。
Q你在什么时候会觉得这件作品已经完成?
A其实创作的过程会持续很久,我会总觉得它没有完成,如果细想来,这其实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别人的事情。我总觉得还有东西可以深入,还有细节可以再创作,所以,通常一件作品持续琢磨一年两年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制作期间偶尔我会放下来,去思考下一步如何进行。直到突然有一天,灵感、激情、经验等等捕捉到更多了,这件作品就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