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诚信的防范与治理

2018-07-09杨玲

大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会计诚信防范措施重要性

杨玲

【摘 要】 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工作人员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但近年来相继曝光的财务假账事件警戒着我们,会计业正面临着诚信危机。这些会计信息造假事件,造成社会公众对会计报表真实性的不信任感迅速提升。因此,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水平,准确有效地防范和治理会计诚信问题是会计行业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 会计诚信 重要性 原因 防范措施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与重要性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

诚信,即诚实守信,言行与思想保持一致,守约定,遵法纪。诚信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是十分重要的品质,是为人处事最重要的基本行为准则。

那什么是会计诚信呢?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诚信”在会计行业的具体标准,它包括四层含义:1.要遵守国家会计法以及相关法律。2.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来处理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3.遵守最基本的诚信,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正确的计算,出示真实公允的会计报告、会计报表。以事实为准绳,不做假账。4.全面落实会计诚信,提高会计行业的公信力。综合地来说就是会计人员应当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会计制度的要求,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部署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1.对会计工作人员自身。

会计工作人员诚信的缺失通常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这往往会涉及到法律层面,会计人员不当的行为轻则导致无法在会计行业生存,重则受到法律地强烈制裁。2001年轰动一时的安然事件中,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州吊销了营业执照。

2.危害造假公司本身。

会计诚信的缺失往往不仅是个人的行为,也会严重地危害造假公司的利益。一方面,一旦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各种凭证、报表必然会错误,而会计人员整理整合的信息往往是为了管理层决策服务的,由于会计不诚信而导致的信息失真,会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企业的损失。另一方面,一旦会计不诚信事件东窗事发,该企业在公众和行业中的形象可能直接毁于一旦。

3.危害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分为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对内部使用者的危害,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部分甚至全部失真的会计信息会让管理层做出有偏差甚至错误的决策。对于外部使用者而言,他们大部分为投资者,一旦会计诚信问题出现,他们用以做出投资决策的会计报表就不准确,会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对于大投资者来说,也许一个微小地数据改动就会对他们产生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损失。

4.为各种经济犯罪提供了便利。

会计人员诚信确实,因为各种利益就忘记诚信为本,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他们通过修改,替换,增减会计资料就可以获得巨额利润或者掩盖他们的罪行。因此,会计诚信的缺失为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 。

5.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市场经济创立以来,会计诚信问题就是影响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主流问题。一旦会计诚信缺失,银行呆帐、坏账、信用卡欺诈、偷税漏税、走私骗汇等问题就层出不穷,这不仅仅会导致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使各种市场经济指标失去真实性,而且还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力度弱。

现在对于会计人员会计诚信等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仅仅停留在高校里,停留在纸面上。而且,在校园里也没有着重地强调会计诚信等问题,因为老师们觉得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人尽皆知不需要过多地强调,而同学们尚未步入社会,不知道会计诚信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诱惑以及两难状况。种种原因导致一批批新加入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意识不到丧失会计诚信之后会带来的后果,稍微有些利益驱使,就放弃了自己的诚信。

(二)经济利益的驱使。

由于会计这个行业的特性记录的是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并且会计工作本身就需要会计人员的主管专业判断,因此会计造假似乎是一件比较容易地事情,改一两个数字可能就掩盖了很多的事情。就是这样的特性,使得部分会计人员,想要从中牟利。而更多的情况是,企业管理层想要谋取高额的利益,教唆会计人员帮助他们,高额的报酬以及并不高的造假成本让他们忘记了自己应有的会计诚信。

(三)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在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制度下,股东聘请管理层来帮助管理公司,但因此也造成了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管理层的目标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管理层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忽略投资者的利益而教唆、联合会计进行会计信息造假,在管理层的“要求”下,会计人员丧失会计诚信的比例很高。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成本低。

从现在的法律制度而言,会计信息造假的法律惩罚成本较低,并且严重的惩罚通常都是在被发现之后惩罚企业或是管理层。而会计造假往往会为会计人员带来巨大的不义之财,这样的“效益”让部分会计人员选择冒着风险进行造假。

(五)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或者流于形式。

企業的内部控制是在企业内部防范和治理会计诚信问题的很好的方法,可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很多中小型企业有的根本就没有成文的、完备的内部控制系统,有的就算有内部控制系统也是形同虚设。在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的老板在处理复杂的经济利益时,本应该按照会计制度方式方法准则去实施,但他们却按照个人的想法随性地处理业务手续,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由,强调工作的灵活性,不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内部控制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

三、治理会计诚信问题的方法

(一)加强诚信教育。

会计人员本身的会计诚信是否坚定是一切问题的关键。对于仍在学习中的未来的会计人员,要提前加强他们的会计道德。在各个高校的教育中,要改善对会计诚信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应该在一开始就对学生强调会计诚信是会计人员的最高原则,让学生意识到会计诚信在实务中的重要性,让会计诚信在学生的心中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析各种形式会计诚信缺失的案例,并且加强正确会计人员做法的教育,适当添加一些榜样的力量,给出一些模范案例。

对于已经在工作岗位中的会计人员,应当定期地进行会计诚信的教育。可以形成一个会计人员的汇总,对会计人员根据他们的工作质量进行信用评估、评级,这样可以让会计人员们互相监督,并且根据中国人特有的竞争体质,在公开的信用评级下,更加有助与会计人员坚守诚信。

(二)建立诚信的企业文化。

环境对人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会对企業内的工作人员产生很大的影响。管理人员要带头践行诚信义务,按照法律以及各种相关规定办事、下达工作。可以建立一些奖优罚劣的措施来鼓励诚信,让会计诚信在会计人员的心里潜移默化地根深蒂固。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

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造成了不可消除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要加强对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尤其是上市公司,企业的基本信息及应当为投资者、股东所知的财务信息应该详细地、正确地披露。相关的监督机构应当加大对企业披露的信息的核查,同时,审计人员的诚信素质也应当不断加强,从而使市场中公开的财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上升,适当的化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四)完善法律、法规,提高会计造假的成本。

现今的会计造假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加大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让潜在的会计造假人员不敢造假。不可因为各种原因就放宽对会计人员的惩罚而只关注对造假企业的惩罚。

对于有过造假事件的企业和会计工作人员,不论事件大小,若该企业依旧正常地持续经营,该会计人员依旧从事会计工作,都应该对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监督,对他们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重点的核查。

可以建立完善的举报措施,鼓励会计人员对被管理人员要求造假的举报、其他人员对会计人员造假的举报,对举报人进行适当的奖励,并且对会计造假案件中知情不报的人员也进行相应的处罚。

(五)加强并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诚信的第一道“检测线”。首先,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对财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制度,要细化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控制方案、计量方法、验收流程、库存现金的保管制度等问题,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部门间,同事间的相互监督。其次,在拥有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之后要注重落实,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按照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的要求来记录,对于每一次记录都应当落实内部控制,不可为了所谓的效率而忽略签字核准等步骤。

四、总结

会计诚信看似是人尽皆知的道德规范,但是会计缺失的案例比比皆是。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环境下,会计人员的会计诚信显得越发重要。会计诚信的缺失会对企业、投资者等多方造成损失,因此,要对会计诚信问题提起重视,从源头上予以治理,多方面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防范与治理,提高意识、强化监督,确保会计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的信任度同时也能保护会计人员的整体信誉。

【参考文献】

[1] 李文鹏.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审计,2017.

[2] 刘广.试论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原因及治理措施[N]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5-3(19).

猜你喜欢

会计诚信防范措施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会计诚信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