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优势产业 和智能新兴产业发展前瞻
2018-07-09李应博刘秋雅冯硕
李应博 刘秋雅 冯硕
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和产业科技的快速更迭,推动产业创新转型,是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从1960年开始的台湾产业结构转型,在不断积累台湾的综合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近些年全球总体经济形势风险增加,增速放缓,台湾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1 近年台湾产业的总体进展
从近几年台湾宏观经济指标可以发现:台湾在总体经济成长性方面动能缺乏,产业结构上则体现出服务业比重略微下降、制造业比重些许上升的趋势。2016年台湾GDP达到15.9万亿新台币,其中制造业占比33.8%,服务业占比64.5%。从近10年的台湾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上看,制造业产值比例保持在32%左右,服务业产值比重约为65%。台湾产业结构总体上维持在服务经济形态。
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台湾近10年的制造业各行业产值变化情况,电子零组件业仍是台湾制造业的支柱型行业,2016年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58%。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与机械设备也是台湾产值比重较大的两大行业。参见图1和图2。
根据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和成长性,当前台湾具有传统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智能新兴行业包括通讯产业、半导体(IC)产业、精密机械、面板、生物技术、新能源、物流、数字经济,其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特点可用图3所示。
(1)通讯产业是台湾传统优势产业
通讯产业是台湾“十大新兴产业之一”。根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对通讯产业的定义,台灣通讯产业包括电信服务业和通讯设备业。电信服务业从垄断性行业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台湾电信自由化改革。当前,岛内电信经营业务日益多元化,发展模式也处于成熟期。通讯设备业包括有线用户终端(有线CPE)、有线传输设备(如数据机、电话、传真机等)、无线传输设备(GPS、寻呼机、移动电话)以及网络设备。进入90年代后,台湾通讯设备业快速成长,产值平均增速达到17%,高于台湾整体制造业的平均增速。2016年,台湾通讯产业产值达到1.49万亿元新台币。近些年来,智能手机、VR/AR、机器人、AI、车联网等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台湾在通讯产业朝向增强移动宽带服务、多机器形态通讯、超高可靠与超低延迟通讯等三个主要方向变化。当前台湾通讯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方面,通讯产业由于全球都处在快速更迭期,台湾在从简单的规模扩张和低端技术产品外包制造方面,迫切需要转向高端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第二,产业方面,4G手机、XDSL终端等产品虽市占率全球领先,但也面临更新换代和公共领域广泛应用的挑战。第三,市场方面,通讯产业总体上属于外销型,北美地区曾占出口份额的43%,大陆占13%。
(2)台湾IC产业的产业链完整
半导体(IC)产业主要分为IC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四个子行业。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在产业链上的垂直整合趋势加强,IC设计、外包制造服务(晶圆制造与封测)的发展态势明显,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为产业创新方向。半导体产业2017年增长率为9.8%。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公布最新的《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统计报告》(WWSEMS)指出,2016年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销售金额总计为412.4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13%。台湾IC产业链完整,每个子行业都具有明显的全球竞争力,产值位居全球第二。参见表2。
台湾IC产业以垂直分工模式为主。IC制造是核心业务单元,存储芯片产业将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随着2017年智能手机等终端应用产品市场逐渐饱和,3D-NAND、AMOLED等技术风起云涌,成为关键零部件未来发展的新契机。
(3)台湾生技产业起步早,发展阶段成熟,盈利能力稳步增加
生技医药是当前台湾“5+2”的产业范畴之一。在生技医药领域,提出“完善生态体系、整合创新网络、链接国际市场、推动特色重点”的行动方案。具体相关领域包括精准医疗、医疗照护、医疗器械三个子行业。台湾生技产业起步早,发展阶段成熟,盈利能力稳步增加。随着全世界对健康和医疗照护的需求日益旺盛,台湾生技医药也处在新一轮成长期,尤其表现在医疗器械上的成长性方面。
为推动生技产业发展,台湾于20世纪80年代就将生技列为未来重点科技项目,其后为整合资源,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台湾于1995年颁布“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至2004年共经历4次修订。2009年实施“台湾生技起飞钻石行动方案”,力图构建优质生技产业发展环境。2013年完成“台湾生技产业起飞行动方案”的规划,作为岛内生技产业发展蓝图,使得生技产业成为驱动台湾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项目。
当前,台湾生技产业已步入成熟阶段,2016年产业营业额已达到新台币3150亿元。其中医疗器材产业营业额为新台币1410亿元,占整个生技产业营业额的41.5%,成为推升生技产业成长的关键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的营业额在2016年达到802亿元新台币,应用生技产业营业额938亿元新台币。2016年台湾生技企业达到1918家,从业人数78,219人,出口金额由2011年的新台币84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新台币1295亿元。岛内生技市场需求增加,2016年市场销售额达到4217亿元新台币。
(4)台湾光电产业的特点主要是是高度依赖外销模式
光电产业目前是台湾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它以专业分工为主,集中在产业链中游产品制造、硅晶太阳能电池产值比例最大,上游多晶硅需要进口。
台湾光电产业的发展是一种高度依赖外销的模式。由于岛内市场狭小,约90%的台湾光电厂商主要都在岛外设厂,且要集中在硅晶电池制造环节。如新日光、永旺、中美晶等企业,已在东南亚建立电厂。2016年开始,为应对美国“二次双反”,台湾的电池厂商陆续转移到大陆和东南亚等地设立电池厂和模组厂,在大陆和东南亚地区投资约占总投资的20%。目前,台湾光电企业约有上百家,从业人员2万人,研发强度为1.8%左右。前三大企业的总产值占行业产值比重达到了31%,产业集中度较高。下游客户主要以模组和系统集成厂商为主。在大陆和东南亚地区投资占总投资的20%。台湾的光电硅晶电池产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地、仅次于大陆。
(5)台湾风力发电集中在零组件开发,大陆是主要销售地区
台湾风力发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能源危机。后在2004年,台湾当局放开私人资本进入风电产业。2005年台湾风电产业进入到了成长期。目前,风电主要集中在风力发电零组件开发,包括叶片、铸件和变压器。部分企业进入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研发。风电产业原料主要依靠岛内供给,顾客以零组件厂商为主,80%以上的海外投资集中在大陆。其中大型风力发电企业有东元电机、上维、永冠、中钢机械、信邦等。有20家企业从事小型风电机研发。2017年,零组件与风力机系统厂商持续拓展各地市场,销售区域仍以大陆为主。2016年海洋風电示范机组已完成岛内本地化生产,海外产值占台湾风电产值比例约占80%。2017年全年产值为新台币145亿元,较2016年增长3.5%。
(6)台湾数字经济产业潜力巨大
台湾自2015年成立“台湾创新创业中心”“台湾创新快制媒合中心”与台湾硅谷科技基金,在创新创业上投入了大量资源。2016年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提出“亚洲硅谷推动方案”“物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驱动经济成长”,成为台湾近期推动产业创新方面的重要政策内容。台湾数字经济总体产值从2008年占GDP的17.26%上升至2014年的20.57%。其中硬件方面从2008年的1.62万亿元新台币上升至2016年的2.32万亿元,软件方面从0.65万亿元新台币升至2016年的0.99万亿元。
2 结语
总体讲,以OEM(代工)为主的台湾产业发展模式在当前全球产业格局重新洗牌的过程中,面临着在全球性跨国公司主导的价值网络中被逐步“挤出”市场的巨大挑战。由于缺少产业链的完整性,这种“小规模技术优势”使得台湾获取上游核心关键的基础性技术变得异常困难。同时,近来AI、IOT等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推广,也增加了台湾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压力。
从具体行业来看,金属机电、资讯电子、化学工业、民生工业四个产业在2018年仍是台湾的支柱型产业。金属机电产业上游原料钢材国际价格回升,将会拉动台湾机电生产和出口。2018年产值预计将到4.86万亿元,年增2.18%。2018年全球资讯电子产值上升为6.47万亿元,年增3.96%。2018年化学工业产值有望达到4.39万亿元,年增4.13%。民生化工产业方面,台湾传统纺织产业增长压力较大,产值将可能达到进入2010年后,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的震荡,以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迅速崛起,促使主要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台湾产业面临着更多的市场风险和全球价值链重塑的不确定性。台湾传统核心优势的制造业和科技型服务业能否维持在一定水准的科技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水平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