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良说画
2018-07-09
著名画家史国良邀请画家郭石夫、重庆大学教授吴应奇二位先生一起跟大家聊聊八大山人的故事。
解读八大山人的名字
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原名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曾住南昌青云谱道院,后成了亡命之人,一生坎坷,善书画,能诗文,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山水笔致简洁,用他自己的话概说其一生:“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权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八大山人一生有过55个名号,也是中国画坛名号最多的一位传奇人物。我先从他的一个特别的号“哭之笑之”来跟大家讲讲八大山人的名字。
哭之,一定有心酸的事,有岁月的蹉跎,说明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什么状态下又哭又笑?疯癫状态。朱耷十九岁明朝灭亡,不久其父去世,内心极度忧伤,便装聋作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因为他一生都在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五十三岁时曾佯为疯癫,撕裂僧服,獨自从临川县走回南昌。六十岁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像“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
有关八大山人这个名号的来历,按现在一般的说法是当年醇亲王在他卷子上写的他为什么叫八大山人,从而有了哭之笑之,那是醇亲王给他的题跋,我觉得应该是有一点根据。另外八大山人曾出家当和尚,佛家有一个叫八大圆觉经的经书,从他对佛教的真诚来看,可能是从八大经这儿陪来的名字。无论哪种原因,他的名字一定跟他的人生有关系,那种心境的转换,把自己的悲楚痛苦给融在他的名号里面。
八大山人,八岁就可以赋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还可以悬腕写米家小楷,十六岁就中秀才,可谓才华一身之人。但十九岁时因政局突变,作为一个皇族子弟,他开始步入一种生活巨大落差状态,一个皇族子弟成了草民,过着连普通百姓都不如的逃亡生活,于是只能隐姓埋名躲避政治迫害,这也是他有这么多名号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朱耷这个名字,可能大家看到这个耷字,想象是因为他的耳朵大而取此名,其实因为古代称执牛耳为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他失掉权力了,所以他把牛字上面的两画去掉,加了一捺变成大。他的弟弟叫牛石慧,也是这么一个意思。
八大山人一生有好多名号,他的画上面署名也有好多种,但最著名的还是八大山人。也就是他愿意把八大山人这几个字写成近似于哭之笑之的样子。
独创的绘画风格
今天我讲八大山人很重要的内容是他在中国美术历史上的光彩一页,被很多后来者称作是彪炳千秋里程碑式的画家。他的风格不仅独出新意,让人眼睛一亮,而且影响到后世中国画的一派写意画风。
我们考证八大山人整个绘画的过程会发现,明朝文化的烙印明显伴随他画风的始终,这当然与他是明朝宗室后裔的影响分不开。他前期的绘画跟明代的画很接近,包括他的书法,前期完全学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风格;他画的鹰笔墨造型跟明代宫廷画家林良、吕纪有着很大的相似,只是用笔相对于那些宫廷画家要更加解放。到后期他的画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性情去画,所以画的就简单了很多。他的画风变化是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引发的。还有一个影响他创作的重要人物就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后人流传没有徐渭就没有八大山人,就跟儒家的孔孟之道相似,有孔没有孟,这个学说没有传承,只有二者结合发展,才有了儒家的孔孟学说。徐渭、八大山人包括后来的徐蒋体系,都是一脉相传的发展体系。
2017年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院藏四僧书画作品,八大山人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最有特色的一位。这从齐白石的一首诗中可以应证:“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首诗提到的三个人在写意花鸟画里都算是鼻祖式的人物,虽然间隔将近三百年,风格不一样,但他们是一脉相承的,现在我们的花鸟画创新也是以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为旗帜的,这是既有创新意识、但没有离开中国画的范畴、每个人又有他自己很多独特的东西的三面大旗。
八大山人的创新绘画已经超出了国界,早就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名人,比如日本专门出了他的画册。八大山人在画坛的地位,从2010年瀚海秋拍的一幅花鸟画《孤禽图》可以看出,是历史上最贵的一幅花鸟画,最贵的一只鸟,6272万元,他的最贵的一条小鱼,跟橡皮鱼似的,也是世界上拍的最贵的一条鱼。但对于八大山人来说这个鸟和这个鱼并不是他画里最好的东西,当我们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去看时,里面展示的世界文化顶级收藏,其中八大山人的作品有很多。
八大山人对后世的影响
八大山人的长卷《荷上花图》的真迹收藏在天津博物馆,是八大山人最有代表性的一幅长卷,也是传世最大的一幅巅峰之作。从此作以后一直到现在对画界的影响看,一直都在延续,都在沿此路子往下走。比如离我们最近的画家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潘天寿、黄胄、张大干都受八大山人的影响,张大干画的荷花跟他的荷花有点类似,是学他的,包括周昌谷先生写的字,都是中锋用笔,学的八大山人。所以我觉得八大山人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还在继续着,还在发酵,每当我们今天讲到笔墨的时候,他依然是一个标本。寻根溯源,我们今天喜欢花鸟画的观众,等于是找到了此画法的鼻祖。
花鸟画家从八大山人以后,不受他影响的人很少,尤其是大写意花鸟画家。可以说他改变了我们绘画的很多观念,是一个美学上的高峰。吴昌硕和齐白石两位先生对于八大山人都是非常的崇拜,不仅敬畏、膜拜,而且到了要做门下走狗的程度。这虽然是一种生动、虔诚之意的表达,但由此可见八大山人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青藤、八大,就没有后来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这个样子。
八大山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他创造的图式图像,给后代以很大的启发,让后人自觉不自觉都在吸收他的东西,看了之后忘不了,下次画就学了其中的东西。他让我们找到了写意的源头,认识写意不是几笔样式,不是泼几笔,不是快,也不是胆大,而是一种样式。写意画笔墨的好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为写意承载着人的精神、人的审美、人的人格、人的精气神。
那是真正的意,人说功夫在画外,就说的这个意。
我们手头的承载工具,毛笔、宣纸、墨以及章法,这都属于工具范畴,你怎么应用它,表现心中的意气,这个就落差太大了。差别在于形而上的部分,也不光是有没有修养,有没有人格,关键在于他对世界的解释,在一个交替的时候,他的批判、审视,用他这种绘画形式来表达。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者,真正的写意画家。他没有离开中国画,但是又创新了中国画,从绘画里做了前无古人的事。
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八大山人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八大山人的一生是孤寂的一生、悲愤的一生,更是创造的一生。他用他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用独具一格的绘画方式表达了他的内心,三百多年之后,当我们再次品读他的诗书画印还有他特殊的名号的时候,仍然有无限的想象和内涵,对他意韵无限的一生仍然充满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