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牧羊人》:分类与整合教学
2018-07-08徐金金
徐金金
【摘 要】
《植树的牧羊人》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比较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与整合。分类与整合可以使本文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从而巧妙地渗透人文情怀。
【关键词】
分类 整合 人文情怀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思路路清晰,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景以及高原上的变化。在教学时就可以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进行分类:第一类是:故事情节;第二类,人物;第三类,高原的变化;第四类,“我”的叙述角度和“我”对牧羊人的评价。整合,则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
1.故事情节
语文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予适当地点拨。关于本文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故事情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人物
本文的主要人物师牧羊人,纵观全文,课文是以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文章写了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我”初遇牧羊人,牧羊人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住在山上的小屋里。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他显得自信而平和。
师:很好。还有补充的吗?
生:他很爱干净。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他不吸烟。他安静、忠厚、不张扬。他叫艾力泽·布菲,五十五岁。
师:很好!同学们看书看得很仔细!我再见牧羊人,牧羊人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生:牧羊人还活着,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师:很准确。最后一次相见,牧羊人的情况呢?
生:那年,他已经87岁了。
师:很好。同学们,读完课文,你能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吗?
生: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
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油”,还有“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马虎。
生:课文中由直接写他的品质的:自信平和、安静、忠厚不张扬。
师:大家说得很好。再阅读课文,仔细品味。
生:第一段,写道:他慷慨无私。
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这是他无私慷慨的具体体现。
师:讲得非常好!
生:从“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作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可以看出他的遭遇坎坷。
生:我有补充,他虽然遭遇坎坷,却能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种树,可见他的坚持不懈和执着的精神。令人敬佩!
师:很好,认识一个人总是需要过程的,同学们已经能够通过阅读课文深入了解牧羊人了。
3.高原变化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牧羊人。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牧羊人的劳动成果。经过牧人的不懈努力,高原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高原一开始是:游人稀少;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泉眼已经干涸,没有水。
生:再见牧羊人时,高原上的橡树……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生:最后一次见到牧羊人时,高原的变化更加惊人。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生: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
师:同学们,你们阅读得十分仔细,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源于什么?
生:源于牧羊人的堅持不懈,无私付出。
师:高原由荒原变成乐土,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这是一个奇迹!高原的前后对比,更鲜明地让人感受到这是个奇迹!
师:奇迹是谁创造的?
生:牧羊人。
师:所以,人的力量真的很伟大!
生:人只要坚持去做一件事,可以改变坏境,改变命运。
师:很好!就是这样的。
以上的教学过程,运用分类的方式,将课文的内容串联起来:关于故事情节、关于人物、关于高原特征,关于“我”的叙述视角以及我对老人的评价。在教学中,将文章主题整合起来。分类和整合的本质实际上是共建课堂师生交谈的过程,真正地让文本成为师生交谈的主体。钱梦龙老师说过:交谈的“交”,就是指师生间思想感情的“交流”,交流的双方是完全平等的……只有当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了这样的精神联系,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教学的热情支持者与合作者。
【参考文献】
钱梦龙.我喜欢课堂上的平等交谈.语文学习,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