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在“统编本”中的实践

2018-07-08周成文

关键词:连续性综合性语文课程

周成文

【摘 要】

这几年,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俨然成为中考的宠儿。即使是最新初中语文教材——“统编本”的出现,也不能阻挡其发展迅猛的势头。可是,一线教师对于“非连”阅读教学研究还不够深入,甚至存在一些困惑与误区。因而,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浅谈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在“统编本”中的实践。

【关键词】

统编本 初中语文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新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高高在上,脱离生活的,而是实践性的课程。正如国际PISA所说:“学生阅读要与生活结合,使阅读成为提升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要重视与生活联系极其紧密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一阵地。

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所指出的指出:“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是新课标的亮点之一。这个概念提出多年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是困难重重。原因就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并没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一版块,即使是2017年最新版本的教材——“统编本”也找不到它的踪影。没有的东西要怎么教学呢?

令一线教师困惑的不止这个,还有各地陆续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中考必考的内容。泉州市早早就把它列入中考范畴,2017年福建省全省中考统考也把它列入必考查之列。

那么,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如何走出困境呢?笔者结合最新版本语文教材——“统编本”,阐述“非连文本”阅读在其中的实践与运用。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不可或缺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统编本”教材没有,我们也要着力挖掘教学资源,按时、按量、按质完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内容。

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生活中如坐公交车、地铁、飞机、旅游、地图、说明书等等都有它的身影。这种文本形式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它能够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及利用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更凸显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正如新课标所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正是语文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途径

《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指出,指导学生认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准确、快速地从材料中获取基本信息,就材料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以及呈现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评价。“指导意见”还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分成文字类、图画类、表格类、图示类等四个类别。从“指导意见”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建议中,笔者找到了几个教学途径,并结合“统编本”教材进行教学实践。

(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以前的多种版本教材,还是现在“一统天下”的“统编本”都有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身影。比如“统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就有三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部落。这三个活动可以成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要平台。

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要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这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相同。但要搞清楚的是综合性学习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何用好这一平台呢?一是关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非连”因素。活动中有许多“非连”因素出现,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并进行“非连”阅读训练。比如笔者在组织“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就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夹”。先读“国民阅读率指标”和“国民图书阅读量指标”这两个图表,然后针对这两个图表提出问题,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然后开展“个人阅读状况问卷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报告中要制作调查数据的表格,要写出调查结果。这个表格、结果的活动过程就是“非连”阅读训练;最后,查阅“名家读书方法”的多种资料,分享这些资料,为这些“读书方法”归类整理,并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评价这些读书方法。

(二)挖掘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从前几年流行的“杜甫很忙”这一现象就可以看出来,学生十分关注教材中的插图。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经常忽视这些插图的存在。插图并不是无用的存在。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进行“非连”阅读教学。

“指导意见”提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插图资源,挖掘其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得出准确的结论;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的描述,配上与之相关的插图,或对课文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指导意见”为如何使用插图进行“非连”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在教学“统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自己动手画出“春草圖”“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除了画出课文中的景物外,可以根据自己对春的理解适当添加,并力求画得准确些、生动些。画图的过程就是文本的再现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一种“非连”阅读训练。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反思

(一)要有计划、有教材。按照“统编本”教材的布置,有计划地设置与实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比如笔者在安排“统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时,除穿插在文本教学中的训练外,还每两周进行一次“非连”阅读训练。训练所用教材除了综合性学习外,还搜集整理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用这些试题可以达到功利性目的,更可以在训练中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二)要走出误区。有的语文课堂对“非连”阅读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如认为“非连”阅读可有可无、认为“非连”阅读就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等等。教师要认识这些误区,有意识地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相关知识,及时走出误区。

总之,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在“统编本”这一新平台下,努力挖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途径,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实践与运用,切实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福建省教育厅. 初中语文:福建省初中学科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2017(1)

猜你喜欢

连续性综合性语文课程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