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2018-07-08熊满川

商情 2018年25期
关键词:德育对策工作

熊满川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普高扩招,导致普通高中升学率也不断提高,中职学校生源严重不足,不可避免地出现生源素质下降的局面。就读中职的不少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有的学生道德修养严重欠缺,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作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如何探索研究当前形势下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状况,显得十分迫切,本文试图从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和现状出发,提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进一步开展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对策建議。

【关键词】德育 工作 对策

一、德育的内涵

所谓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简单地说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需要,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以下问题:德育形式单一,德育目标和内容不清楚,存在照搬普高德育教育的现象,甚至对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生认知阶段,导致德育工作效果不明显,学生对德育工作反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片面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定位过于宏观,一提到“德育”,往往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不应该忽视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只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这完全是把德育的涵义理解片面化、狭窄化了。德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信仰、思想品质教育,更是对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忽视了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中职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

中职学校的学生,因其年龄特点而决定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已趋向成熟,并随着人际交往面的扩大,对外界社会交流和了解的机会也逐渐增多。若单纯地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和规范,容易使他们对所受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进而会被世界的虚伪和社会的灰暗面所蒙蔽,并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反感甚至排斥。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中职生绝大部分年龄在15-18岁之间,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可塑性大,学校要从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入手,在开展传统德育工作的同时,增加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新时期的是非观、幸福观、职业道德、就业观等内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对学生接受规律的研究,改进教育方法,避免单纯的说教,多用社会上的正反案例引导。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追求美好的观念,形成对生命、意志、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的正确认识,养成乐观开朗、健康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中职德育工作要有自身的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让中职德育工作更好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既是制定和颁布《大纲》的初衷,也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德育工作者特别关注的关键问题。

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可借鉴普通高中成功的经验。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学习多以理实一体开展技能教育。学生思想、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区别,绝大多数中职学生觉得自己是差生,存在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我们应该通过大国工匠等案例引导他们认识到技能也能成就人生,从而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努力成为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必须把握好中职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德育工作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活动中,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典型成功创业经验介绍、军事训练、职校生技能大赛、优秀校友进校园等系列专业教育,强化学生专业意识、工匠精神。通过“五四”、“七一”、“十一”等系列庆祝活动和纪念“七七”事变、抗战胜利、“11.27”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重阳节、教师节开展、家庭美德活动和尊师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等活动,通过活动来培育中职学生的美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特色活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的资源,组织富有职校特色的活动。根据学生兴趣倾向,成立学生社团,开展美术、摄影、武术、声乐、舞蹈等活动。每学年可根据实际举办如“我与春天有约”、“爱在深秋”系列文体活动,既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又使学生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熏陶。通过校内值日、打扫校内公区卫生服务活动,培养服务意识。同时,组织学生走向社区,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参加敬老、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劳动,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社会,接近生活,培养学生爱劳动、能吃苦的意志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现在的中职学生,有道德认知,但容易知行脱节。德育工作要有成效,就得抓住本质,有针对性。可成立“礼仪服务队”和“文明礼仪督察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注重发展学生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同学们的自我道德完善。各班可以结对社区服务,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助人的愉悦,体验自身的社会价值。利用假期,让中职学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和做家务,使同学们理解父母为培养自己所付出劳动的艰辛。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之,德育是育人的重要任务,提高其实效性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新的时代背景,需要新的德育观念,我们要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德育对策工作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不工作,爽飞了?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选工作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