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浅谈教育所追求的三三种层面

2018-07-07苏磊张译李金来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普世精神教育

苏磊 张译 李金来

管夷吾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终身事业,是一个国家得以兴旺繁荣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在当今新形势下,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多端、国家间竞争愈加激烈跌宕。惟有牢牢掌握住教育这一命脉,即是掌握住了国家在未来长远的发展道路中备具核心竞争能力的潜能之所在。

然而,反观社会当下,尊师重道的师风,日渐受到商业化、功利化的教学目标、升学指标等利益关系性强的教学体制所冲击。而治学求真的学风,愈受职称考评、等级资格等所谓的硬性杠杆所敲打。

一方面,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形”上的东西。因为,随着“质”的不断充实,即其内容的不断日趋复杂化,必须要以一定的框架去加以约束、制衡。然而,这其中所欲要把握一种度的调节,一旦教育的内在精神内容与其外在划定的框架格格不入,不免就会造就一种形神不匹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就不免会产生教育沦为了纯粹的具有公共管理性的行政事业,却难以彰显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灵魂性的这样一种令人迷惑的境地。

那么,教育的精神是什么呢?结合我本人的所思所想,我认为教育的精神存在于以下几个层次:

一、教化方民,普世价值,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尚

教育既然作为一民族的事业,自然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公共事业。从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层面出发。教育的最初设计,便是要教化一方民众,予以一定的普世价值观。正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儒家,便是提出了“仁义礼智”这四个维度,用以对当时周礼颓废后的社会风气给予整治,从而挽救社会风尚,推进整个社会风气的建设。

而到了1840年以后的近代,随着国家的战乱,社会的动荡不安,那时的教育事业又是瞄准了救国救民,拯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际的使命。力图通过教育,去改造国民的文化水平、去提升人民的民族危亡感。为此,也诞生了一批批的大师、学者。

由此,可见。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事业,其作为面向社会的最基本的精神主旨,便是在于构建整个社会的风尚。这样一种精神的由来,又是受到外在的现实因素所刺激而产生的。是外在客观世界的作用所得。然而,作为从事于教育事业的我们,所需要着重把握的是教育作为构建社会风尚的这一精神,这是其本,是其根。

孟子有云,“必有事焉,而勿正。”我们所应该做到的不是去预期这个社会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而是要紧密地抓准在任何形势下的教育的这一精神主旨。从而恰当地、极大地去促进教育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风尚过程中的普世作用、教化作用。

二、予人启迪,授人以渔,引领受教育者之发展

教育既是面向全社会的,同样也是面向于每一个人的。人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有其特殊性所在。当我们梳理清了作为面向社会的这一共性问题所在,则需要在此基础上有指向的、有矛头的去针对教育的每一个受体,即每一个受教育者。

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出,每一个公民,作为社会的成员,其相互间存在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才得以维系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从此角度来看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个体,教育的另一精神主旨是在于赋予人们以生产的能力。

这种生产的能力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同样也是包括精神层面的。从体力工作者到脑力工作者,从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农子弟到谱写精神乐谱的文艺分子等等。社会发展的越是先进,创造财富的形式越是多样。因此,教育所需要赋予每一名社会成员的,便是创造的能力。即是要赋予个体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能力。

《师说》尝言:“术业有专攻,问道有先后。”教育事业赋予了整个教育者这一群体,在时间上具有先决性,从而也开启了术业开展的后续性。教育事业作为给人以启迪,授人以渔的发展性事业,需要在其开展的过程中摸清特殊性这一概念,要在其普世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做到因材施教、分门别类。从而更好地去实现个人的发展,促进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

而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工厂式的对于个人生产行为模式的铸造也不是教育精神的本质。好的教育、优秀的教育,也应是当地留有余地,给人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以拓展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般的未来人才之市场形态。

三、塑造人格,创造价值,促进思想境界之解放

上文所述的教育之精神内涵着重在于从社会的角度去予以阐述。然而,受教育者作为存在于社会中的人,之所以不同于他人,是在于人格的不同、性格的不同等一些作为个人的特质不同而所区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也可以看出,当一个人满足了归属感层次(即是在社会中得以立足)的需要,便需要追求更高层次,即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通过读牟宗三、徐复观等一些近代以来的国学大师的文献,我感触最深的便是要将教育事业作为生命的事业。教育能不能具有生命,具有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就是在于这“生命”二字。将教育作为垂系于生命纵轴的事业,亦是要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教育去促进人们对于自己生命的感悟,从而将个人的思想境界引领至其究极之形而上的形态。

教育使得每一名公民具有创造社会价值的能力,是必经的一步。而在此基礎上,予以拔高,便是要创造个人生命的价值,凝聚个人人格的力量。这也正是“格物致知,止于至善”。引导人们走向这一条道路,我认为是教育精神的终极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苏磊(1995-),男,陕西省西安市人,民 族:汉,职称:无,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信息通信系统。

猜你喜欢

普世精神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拿出精神
普世价值论
“普世价值”的应有取向探索
关于“普世价值”的审思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普世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