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

2018-07-07白媛媛

财会学习 2018年14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高校

白媛媛

摘要: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过程中,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构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是至关重要和关键的,已经成为了高校内部普遍关注的焦点性话题。基于财务风险管控,加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可以提高高校内部控制效率,确保高校具备较高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与运作。本文主要以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高效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为论点,重点阐述几点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性参考依据。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控;高校;财务内控体系;优化措施

目前,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加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已经成为了高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高校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保证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必须要将财务风险管控与财务内控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将财务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解决资金紧缺问题,缓解财务压力,进而为高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分析

(一)内涵分析

高校内控体系,主要是指高校实施一系列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保证高校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最为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和信息,维护好资金和资产的安全。

(二)重要性分析

加强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可以保证高校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首先,构建财务内控体系,可以将各个财务岗位工作人员职责明确化,为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的监督提供便利条件。其次,通过完善的内控体系,可以有效落实好上级制定的相关管理决策,将其执行到位,并结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可行的防范措施[1],避免出现徇私舞弊、违法违规行为。最后,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构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可以创建良好的财务工作环境,将高校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活动充分衔接在一起,保证各项业务工作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进一步强化高校内部控制能力。

二、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风险管理体系较不完善

现阶段,高校规模处于不断扩张中,由于高等教育入学率的稳步提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解决基本建设资金短缺现象。为了能够筹集到建设资金,涌现出了“银校合作”融资模式,各类高校开始积极举债扩建校园。在扩建的初级阶段中,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巨额的贷款建设速度,大幅度增加了银行的贷款数目,出现了严重的负债办学现象。现阶段,一些高校由于债务问题,滋生了诸多财务风险,所以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比较根深蒂固,高校管理层普遍缺少较强的财务风险防范观念,很难有效识别出财务风险,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缺少内控监督机制的构建,信息沟通失力

1.高校内部控制的监督与控制途径是比较单一、片面的,纪委和审计部门担负着监督检查的职能,对于纪委和审计部门来说,由于人员数量方面的限制,难以全面进行监督,而且纪委和审计部门属于高校内部机构,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内部控制监督过程中,事中和事后监督是高校监督部门的监督内容,缺少构建更为全面的监督检查机制,造成了内部控制执行尚未有效落实。

2.要想确保控制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要及时将控制信息反馈出来。现阶段,一些高校的各个职能部门结合自身部门情况,构建了比较协调的信息系统,比如财务、资产以及教学科研等[2],然而各个信息系统仍然处于比较孤立的状态,没有对学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信息在沟通与传递中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很难实现信息的实时性与共享性目标。

(三)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对于预算控制来说,属于高校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活动,目前,在一些高校的预算体系中,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点和空白点。首先,在预算编制中,预算管理呈现出流水化态势,存在着严重的短视现象。并且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对使用金额也没有进行深入考虑与分析。同时,在预算管理中,没有完全遵守编制的预算,预算执行与既定编制的预算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急需采取可行措施来予以治理。

三、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的优化措施

(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高校管理者要树立清晰明确的风险管理观念,密切关注学校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要积极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将财务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加强管理,注重高校盲目扩建和增加贷款风险的防范,制定完善的监督与约束体制,为高校的正确决策提供可行依据。

此外,高校要积极构建融资管理制度和风险监督与控制体系,构建高校财务预警机制[3],对学校财务变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进一步强化财务核算与分析,避免融资风险的蔓延。

(二)构建内控监督机制

通过内部控制,主要是指通过内部控制,确保高校经济活动的开展,符合合法合规的标准,维护好单位资产,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避免徇私舞弊行为的出现,保证高校公共服务良好的成效。高校内部控制,涉及到学校内部的各个环节,比如资产和采购等方面。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具有评价和监督等职能,高校要积极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赋予其高度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严格监督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并提高监督信息传递的时效性。需要注意的是,要将监督检查贯穿于业务活动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阶段,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控高校经济活动。

(三)构建决策与信息披露机制

众所周知,在高校内部控制建设中,信息交流与反馈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高校要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各个部门和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其中,为内部控制效率的提升助益。高校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规划,有针对性的构建资产、财务以及科研项目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性与共享性,以便于及时获取内部控制所需的各项数据资料,避免出现滞后现象。此外,还要构建全校性的自动控制系统,将相关控制事项录入到信息系统中,自动化控制业务和事项,避免由于人为因素的参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构建决策和信息披露机制时,要实施重大决策民主化,涉及到民生问题的重大事项时,要广泛征求教師、学生以及专业人士等方面的意见和想法,适度对决策进行公开[4],充分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参与热情。通过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加快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设。

(四)加强预算管理和编制

高校作为预算单位,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要严格控制好预算。在编制预算过程中,要树立长远规划目标,将具体编制流程进行规范,加强先进预算编制方法的应用,比如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等,确保预算编制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要积极构建绩效考核的具体标准和制度。定期开展对预算编制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确保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充分了解高校的债务债权情况、风险水平等其情况,进而为预算编制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财务风险管控的视角,加强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与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规范高校各项经济活动行为,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要注重建立风险预警控制机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要不断优化监督机制,将高校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监控范围;要完善决策信息披露机制,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要强化预算在整个内控体系中的作用,确保预算的可操作性与可执行性。

参考文献:

[1]周频律.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5):90-91.

[2]何嘉辉.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4):182-183.

[3]蔡玲玲.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1):210-211.

[4]何丽莹.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民办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20):57+59.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高校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