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古丝绸之路的不朽象征
2018-07-07高建新
高建新
骆驼是最能适应极端气候的动物之一,也是人类最友好的朋友之一。骆驼运输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在通往西域漫长的道路上,要不断穿越茫茫无际的沙漠,极耐干渴、善于行走、有“沙漠之舟”“旱地之龙”之称的骆驼,不仅成为最主要的运载工具,也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不朽象征。
骆驼的奇特之处
《史记·匈奴列传》称骆驼为“奇畜”,奇就奇在它超乎寻常的生物特性。骆驼四肢修长,善走,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驮的良好役畜。骆驼掌下生着胼胝状的肉垫,行走时脚趾在前方叉开,因此不会在沙面上陷落,一般可日行60—80公里,驮重150—200公斤。丝绸之路漫长,汉唐以来通往西域的三条道路,无不是戈壁连着戈壁,沙漠连着沙漠,形成绵延数千里的瀚海奇观: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罗布泊、库姆塔格,直至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些沙漠大部分为移动沙漠,风来沙走,漫天黄尘,而且多为不毛之地,干旱异常,经年不见绿色,非有骆驼不能度越。骆驼极耐干旱,血液里含有蓄水能力很强的高浓缩蛋白,能吸收储存大量的水分。骆驼能在几分钟内摄入相当于自身体重(500—700公斤)1/4以上的水,而其体内水分丢失缓慢,即使脱水量达体重的25%,仍无不利影响;骆驼在没有水的条件下能生存3周,没有食物的条件下生存4周;能饮盐碱水,能以带针刺的灌木为食物,如骆驼刺;骆驼有驼峰,储存有大量脂肪,必要时可转变成水和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称骆驼为“奇畜”,还在于骆驼是一种古老的生灵,有人所不及的机敏和聪明。历代史书多记载丝绸之路上有茫茫无际的沙海,夏天常有热风和沙暴来袭,给旅行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当有热风和沙暴来袭时,“唯老驼豫知之,即鸣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驶,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骆驼性怯懦而机警,嗅觉灵敏,不仅能识别气候,而且具有远距离寻找水源的功能。《博物志》卷八说:出了敦煌向西,是茫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底下虽有水源,但人却不能发现,“骆驼知水脉,遇其处,辄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于其蹋处掘之,辄得水”。
骆驼运输成就了万里丝路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走上丝绸之路,只有安全地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过葱岭,才能抵达西亚、中亚,直至欧洲。若无骆驼预警和寻找水源,旅行者是断然不能穿越沙漠的。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说:“伟大的丝绸之路是唐朝通往中亚的重要商道,它沿着戈壁荒漠的边缘,穿越唐朝西北边疆地区,最后一直抵达撒马尔罕、波斯和叙利亚……这些道路之所以能够通行,完全是靠了巴克特利亚骆驼的特殊长处,这种骆驼不仅可以嗅出地下的泉水,而且还能够预告致命的沙漠。”巴克特利亚,是古希腊人对今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的称呼。可以说,是骆驼连通了万里丝绸之路。
骆驼运输不仅创造了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而且为商贸流通、东西方文化交流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可以这样说,没有骆驼,就没有丝绸之路;没有骆驼,丝绸之路就不会延伸如此之远。赖有骆驼移动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汉唐才成就了彪炳千秋的伟业。
杜甫《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三:“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从崆峒山往西再往西,越过了天堑昆仑山,就是牵引驼马拥入国门的西域胡商的所来之处。这两句诗描写的就是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万国争相来朝的盛况。崆峒,山名,在今甘肃省酒泉市,唐属陇右道肃州福禄县。“拥国门”极具表现力,写出了各国使节、商人熙熙攘攘,纷纷进入国门的情景。唐王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对外来使节、客商持开放和欢迎态度,吸引了各国商人纷纷来华经商,丝绸之路的商贸活动达到了历史顶峰。中唐诗人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中“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描绘的也是当年丝绸之路的动人景象:满载着中原丝绸的一支支驼队,绵延无尽,脚步坚实,伴着叮当的驼铃声,正缓缓行进在浩瀚的沙漠戈壁上,要抵达大唐的西部边陲——安西。“无数铃声”,写出了驼队的众多和驼铃声的密集与清脆悠长。
唐人对骆驼的赞美
丝绸之路一路向西,到底通到什么地方,中国的古代文献并没有明确记载,1970年咸阳契苾明墓出土的“三彩釉陶单峰驼”,却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补充。在出土的唐三彩中,双峰驼比较常见,单峰驼则至为罕见,原因是双峰驼产于亚洲寒冷沙漠地区,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如今天的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以及蒙古国一带。单峰驼,又称阿拉伯驼,产于非洲和亚洲阿拉伯炎热沙漠地区,以及印度北部干旱平原,主要分布于北非、西亚,《大唐西域记》卷十一《信度国》:“橐驼卑小,唯有一峰。”古代信度国的领域,相当于今天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南,属于西亚。此单峰驼为低温铅釉陶,高岭土胎,立于踏板之上,姿态雄壮,张口露齿,做昂首嘶鸣状。驼顶、颈部、前腿跟部作成凹凸不平的驼绒状。此驼制作精美,釉色光亮,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由此证明唐代的“丝绸之路”通往西亚、北非即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广大区域是不成问题的。
就骆驼对丝绸之路的贡献而言,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赞美都不过分。历代精美的骆驼造型,证明了人们对骆驼的无言赞美。今天我们看到的唐墓出土的三彩骆驼,多数做昂首嘶鸣状,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唐人在骆驼身上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渴望走向远方的心愿。齐东方先生认为:“唐代骆驼的塑造渗透了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表现出勇敢坚韧的精神,有的凄惨悲壮,像是对险象环生的恶劣自然进行着抗争。骆驼上的货袋,常常装饰着一个很大的兽头,像虎头;驼囊上的怪兽形象未必是虎,有多种不同的样式。如果对骆驼的出现、演变、形象、组合特征、兴盛和消亡的时间作系统考察,唐人对骆驼的热烈赞美无疑暗示着对漫漫丝路象征的歌颂。”从张祜《雁门太守行》诗中的“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看,通常用来盛放货物的驼囊,有时候也用来盛酒,古丝绸之路遥遥万里,艰辛寂寞,需伴以酒。
丝绸之路是漫漫征途,绝无平坦之路可循,跋涉者须以人畜的尸骨为路标前行,一个脚窝紧连着另一个脚窝,一匹骆驼的头紧顶住另一匹骆驼的尾,沉稳而缓慢地前行。唐代杜佑《通典》说:甘肃武威的西北有一条通往西域的捷径,但要穿越1000余里的沙漠,四面都是茫茫无际的沙漠,没有现成道路可行。要想通过,“唯以人畜骸骨及驼粪为验”。这些成为路标的“骸骨”“遗骨”“遗骸”中,有一大部分是骆驼的遗骨,坚硬如胡杨,倒卧1000年不死,依舊枝枝挺立,直指前路;又如暗夜里的明灯,照亮了风沙弥漫的丝绸之路,给在艰难中行进的人们带来生的希望。驼队,是万里沙海中唯一移动的风景;叮当的驼铃,奏响的是雄伟壮阔的文化交流进行曲。
(选自《学习时报》2018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