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童话教学探研
2018-07-07王佳
王佳
摘 要:童话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要以学生兴趣为基础,以演知情,以人悟情,深入探究童话背后的深意,感悟童话世界的真善美,并以此为契机,实现亲子共读,以情生情,最终改变学生对童话的认识,实现学生的个性阅读。
关键词:新课标;童话;《去年的树》;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7-0075-01
童话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充满幻想色彩的神奇故事,深受儿童喜欢。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外童话故事。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希望学生走进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语言,体会童话特点。本文以童话《去年的树》教学为例,研究如何让学生实现个性阅读,树立正确的童话观。
一、激发兴趣,以演知情
师:课下让大家分角色读一读,并演一演这则童话,哪一组同学愿意上台来给大家展示?其他同學认真看,等会儿请你们来评价。(表演结束后,学生评价)生1:我很喜欢这位同学表演的小鸟。一开始他虽然舍不得大树,但说到“一定”的时候,他的声音很大,强调了自己明年一定会回来。生2:我也喜欢小鸟,但我觉得小鸟在后面每一次提问时,应该更着急一些。师:你能不能给大家示范读一读?(生读)师: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小鸟一次比一次着急,真可怜。想读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鸟说的话。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以及观众的评价语,适时指导,让学生能够根据语言感知不同角色的情感变化。例如,大树对小鸟说话时,内心应该是十分不舍得的;大门回答的语气则十分冷漠……这些感情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更要让他们读出来。
二、走进作者,以人悟情
师:刚才我们通过表演和朗读的方式,逐一分析了每个角色的感情。昨天老师让大家把初读课文的感受写在题目旁边,现在打开课本进行全班交流。生1:我感受到友情,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生2:读完课文后,我觉得我们要保护环境,不乱砍树木。生3:我觉得很伤心,小鸟到最后也没有找到大树。师:初读课文,你们就体会到了这么丰富的感情,真棒!同学们,你们想认识这位作家吗?
课件出示:新美南吉被称为“日本的安徒生”,但这样优秀的人却只活了30年,而且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写于病逝之前。尽管意识到死亡即将来临,但新美南吉仍充满热情地进行童话创作。
师:这是我找到的资料,大家看完后觉得新美南吉是一位怎样的人?生1:英年早逝的人。生2:是一位特别坚强的人。生3:面对死亡仍然乐观向上的人。师:下面,带着你们对作者的认识,默读《去年的树》,读完后把感受写在初读感受的下面。学生感受:新美南吉就像这棵树,虽然被砍了,但却把光明留给小女孩儿;新美南吉虽然去世了,但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童话;小鸟特别坚强,一开始树不在了,他会一直找,没有放弃,就像新美南吉,虽然生病了但仍然坚持写童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不放弃,遇到困难不能哭;我觉得树就像新美南吉,我们读者就像鸟儿,树和鸟儿不受时间限制,同样新美南吉和我们也不受时间限制,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从新美南吉的作品中看到他的影子。
语文课标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因此,在这个环节要让学生初读谈体会,了解作者后再谈体会,这不是限制学生思考,而是教师适时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深学生的阅读感受,使学生的阅读有厚度、有深度。
三、走进童话,感受魅力
师:同学们,在读完这则童话后,老师总有一点惋惜,因为大树和小鸟没有一次正式的道别。如果时光倒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现在机会来了,在大树即将被砍的时候,鸟儿飞回来了,想一想,那一刻小鸟和大树会说些什么?生1:大树对小鸟说:“亲爱的好朋友,你不要伤心,我会一直活在你心里,永远陪着你。”小鸟对大树说:“我的好朋友,你就住在我心里,让我带你去世界各地旅行吧!”生2:大树对小鸟说:“鸟儿啊,再找一棵树陪你吧!就像之前我们那样,你唱歌,我听。”小鸟对大树说:“大树,你不要伤心,不管你被砍之后运到哪里,我都会去找你的,等着我。” 师:感谢各位小童话家,原本有些伤心的故事,在你们的回答中竟让我感觉到幸福。这就是童话的魅力,一切都会发生,一切都那么美好!希望今后我们浸润在书的海洋、童话的世界、共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真善美。
这个自由创编的环节,不仅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童话丰富的情感美,而且让学生自己品味童话语言,体验创作的乐趣,继而激发学生对童话的热爱、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启发学生向往真善美的童心。
四、亲子共读,以情生情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新美南吉的其他作品,和爸爸妈妈共同阅读,并谈谈读书体会,在班级读书会上交流展示。
在这个倡导阅读的时代,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读懂童话,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课后进行亲子共读,既拉近亲子关系,又有利于语文教学。这样,改变的不只是学生,还有老师和家长对童话的态度。如何在不破坏学生原有兴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读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是一条“漫漫长路”,教师在这条“漫漫长路”上仍需“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蒋成云.例谈小学童话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06).
[2]李宣平.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