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活化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究

2018-07-07刘海英

成才之路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课堂中学地理核心素养

刘海英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生活化模式是把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中:要创设“1”个生活化问题情境,提出并解决“2”个生活中的疑惑,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3”个环节。

关键词: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7-0074-01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生活化教学是把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乳山市大孤山镇中心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提出“构建初中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究”课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种“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123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一、“123”生活化课堂模式的构建

“123”课堂教学模式“1”是指创设1个生活化问题情境,即针对所学章节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提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从中选取1个针对性较强的进行分析。“2”是指掌握本节课知识之后,解决老师提出的2个生活中的疑惑。“3”是指课堂教学的3大环节: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理论学习探究释疑、回归生活验证检测。这种模式要求教师浓缩授课时间,推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性改变,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责任和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科学素养。

二、123生活化课堂模式的操作

1.创设“1”个生活化问题情境

教师依据课标要求,鼓励学生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并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化问题引入课堂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气候”一课时,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等温线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的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课前要布置学生回家搜集生活化问题,主题是我国冬季、夏季南北的气温差异。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最后确定为“放寒假了,海口的小明去哈尔滨旅游。一路上他不断地加衣服,你觉得可信吗?”解决创设这一生活化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提出并解决“2”个生活中的疑惑

“到生活中去”,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生活实践的机会,坚持每节课搜集2个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生活中的疑惑,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加以解决。课堂所学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只有经过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3.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3”环节

第一环节: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资料,创设情境,以真实的社会生活来丰富、扩展和提升学生的认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问题情境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第二环节:理论学习,探究释疑。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本着“先学后教”“依学定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第三环节:回归生活,验证检测。在这一环节,要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的提炼提升,要把知识与运用结合起来,用生活中的常识去验证所学,将所学回归生活进行验证。

例如,在教学“疆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我国领土南北、东西跨度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引导学生计算出我国东西南北的距离后,投放生活化地理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为生活释疑解惑。1)奇怪的时间表。乳山人看《新闻联播》都是吃晚饭看,而新疆人根本看不到第一时间的《新闻联播》,因为还在上班呢;乳山的学生早上七点就到学校了,新疆的学生早读九点半才开始;乳山人早上六七点就吃上丰富的早餐,新疆人吃早饭则是十一点多的事情。2)游记趣闻。正月初五,我们一家人来到哈尔滨观赏冰雕,姨妈一家则去了三亚度假。午饭前视频聊天,发现我们的穿着存在明显的差异。你知道谁穿得厚吗?你能分析其原因吗?

这种师生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解答,反映了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理想境界,体现了新课程的精华所在,实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理论学习探究释疑——回归生活验证检测生活,“123”教学模式将教学活动生活化,让课堂以学生的认知、生活经验为契机,帮助学生建构有学科内在逻辑的、体现学科教育价值的知识体系,用问题引领启发学生展开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提炼、提升、升华,感悟和凝练出学科思想方法,用学科思想启迪和生成智慧,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娟,曹树杰.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05).

[2]李颖.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6(06).

猜你喜欢

生活化课堂中学地理核心素养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研究
立足生活,有效改善高中政治教学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
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