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2018-07-07肖梅

成才之路 2018年17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肖梅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应该让学生逐步深入地把握全文,并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从问题中思考,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素养。教师应从导学阅读教学、读中及读后阅读教学两方面着手,探讨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认知分层理论;问题设计;策略;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7-0041-01

一、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将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列为高中英语教学三大重点领域。因此,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还是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其主要原因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其本质即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问题式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计提出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入地把握全文,并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从问题中思考。本文主要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策略

1.导学阅读教学设计

问题导学是贯穿阅读课堂使课堂顺利进行的主线。有效的阅读问题导学设计,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综合理解阅读内容。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层理论,第一二级为记忆解释阶段,因此很多教师误以为导学问题设计应当体现在对问题的简单记忆和理解方面,因此,大部分问题设计既无趣又形式化,甚至很多老师直接跳过导入问题设计环节,直奔主题。其实,布鲁姆的记忆解释阶段应当属于问题设计的第二部分,即通常所说的fast-reading。因此本文认为导入阅读问题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应遵循趣味性原则,因为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其二,应遵循思考性原则,应以学生为主体,比如教学牛津英语模块二Boying miss,police puzzled时,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记者进行报道。其三,应遵循形式多样性原则,根据不同课程设计不同类型的导入问题。比如,教学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中第三单元的第二篇阅读课文《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Warming-up:Before class,play a English song named magic for the student.Leading-in:Paly a short movie vedio which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passage a million pound bank note.Leading question:Q1,boys and girls,do you believe that life is full of magic?(热身环节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Q2,what is in the envelope?(理解层面,抓住全文大体内容)Q3,what is the magic for harry?the magic for harry is _____(分析层面)。可见,此问题设计具有相当的针对性、趣味性、思考性、形式多样性及层次感。

2.读中及读后阅读教学设计

目前,阅读教学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方面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形式有:文本理解型(词汇练习、完成段落填空和表格填写、排列顺序),应用拓展型(小组讨论、辩论、复述、动手制作),偏重表演型(角色扮演、采访),写作型,补充阅读等,读后活动任务的设计基本遵循阅读教学读后设计的多样性及兴趣性原则。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大部分教学设计还是重在输入,主要是通过设计各种问题使学生理解阅读中的基本语言点及重要句型。根据布鲁姆的认知分层理论,阅读教学的设计应当由易到难,由近到远,使读后拓展教学呈阶梯式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整个读后活动应围绕同一个话题以多种形式展开,环环相扣,学生才有机会把所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内化,完成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可见,教学问题设计的主要问题在于读后反思的设计上,很多教师并不重视这一环节,导致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评估能力、思考能力及应用能力较差。对此,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其一,重视输出环节:在读后教学活动设计环节应着力让学生吸收语言点并使其输出到课堂中,因此读后活动设计可以联系和结合生活,促进学生的有效输出。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二篇阅读课文《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读后设计中,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重点词汇,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本文对自己的启发性文章,即本文告诉了自己一个什么道理。其二,丰富读后问题类型:创设多样的输出活动如文本理解性语言输出、文本重构性语言输出、文本拓展性语言输出、文本借鉴性语言输出、话题讨论性语言输出、题型巩固性语言输出。问题形式的丰富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自我创造力的提升。其三,强化主题意识:教师需具有较高的学科教学素养,需能够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体裁文章进行不同的教学问题设计。

三、结束语

总之,高考对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高阶的阅读思维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及输出能力至关重要,重输入性的教学思想亟待转变,教师应当提高课堂提问策略的高度和阅读教学设计的深度,以促进学生由低阶思维能力向高阶思维能力的转化,这也是未来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柴文涛.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2]陶常娥.例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學中读后活动的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12).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精设计,巧提问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