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探赜

2018-07-07孙金学

成才之路 2018年17期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意境美探究活动

孙金学

摘 要:当前,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亟待提高。在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意境美、积极开展探究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等途径,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有效教学;途径;意境美;探究活动;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7-0024-01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璀璨耀眼的明珠,语言含蓄而凝练,意境深邃而悠远。然而,文言文内容距今遥远,语法句法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一些高中生难以理解其语言,难以感悟其意境,学习起来感到吃力,甚至对文言文学习怀有恐惧感,在考试中失分现象严重,使语文学习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当前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亟待提高。现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感受文言文意境美,激发阅读兴趣

文言文词句优美,蕴含丰富的画面,且语句排列骈四俪六,具有韵律美、和谐美,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这点,让学生通过多读感受文言文音律中的美感,想象文言文所描绘的画面,从而引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古诗词在文言文中的比重很大,对古诗词意境的考查,是古诗文教学的主要题型之一。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古诗词内容,提出与“意境”“意象”相關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古诗词,理解描写的内容与古诗词主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古诗词的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分析能力。比如,根据“意象”“意境”所考查的方式,教师可以以下方式设计问题: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说说这首诗的意象特点。3)诗中的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析意象的内涵。

送别类、愁苦类、抒情类、爱情类、战争类、闲适类、思想类等意象,都是考查的主要内容。教师应从这些意象角度进行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激发学生探讨这些意象的兴趣。如教学《归园田居》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羁鸟”和“池鱼”的意象,理解二者的寓意,以及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故渊”“恋旧林”折射出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樊笼”“尘网”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对茅舍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体会诗意的似浅实深、感情的似淡实浓……如此的鉴赏和分析,可以让学生“走进”古诗词,“走进”作者内心,把握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开展探究活动,引发阅读兴趣

文言文的阅读,不能仅停留在阅读和理解的层面,如果只是读和翻译文言文,那么文言文学习将是枯燥乏味的。而在阅读中设计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则可以大大引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比如,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结局进行探索:你怎样理解刘兰芝、焦仲卿之死?《孔雀东南飞》的思想价值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学生可以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认识到主人公之死具有必然性——内在的原因、外在的压力。主人公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寄托着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幸福生活的渴望。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不仅能深入挖掘文本的主题和内涵,也能引发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拓展活动,如“探讨爱情悲剧”的活动,让学生联系古今中外悲壮的爱情故事如东晋时期“梁祝”的故事与《孔雀东南飞》进行比较,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思维。通过比较和联系,学生体会到:这两个故事有一样的悲壮、一样的坚贞、一样的结局,同样催人泪下。还可以让学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这类爱情故事,进行对比和感悟,可探讨刘兰芝和焦仲卿为什么不私奔等话题。探究性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诱发阅读兴趣

文言文距离今天历史久远,如果不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感觉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难以产生阅读兴趣。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编写人员精心挑选的,篇篇佳作,字字珠玑,教师应将文言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站在时代背景下体验文言文之美、感悟文言文之意义。

比如,教学《六国论》时,可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意图是“引古”——六国破亡,“讽今”——得出结论“毋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据此,教师可以设计思考题: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得出的历史教训是什么?然后,启发学生对当前国际事件进行讨论,让学生利用文言文中的思想分析时事新闻。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文章主题和中心的把握。另外,教学《三顾茅庐》《劝学》《过秦论》《师说》等文言文时,教师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讨论、探究性任务,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运用文言文的兴趣。

总之,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正音、解词、译句、背诵等学习方法只能让文言文学习更显枯燥和乏味。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激发兴趣为突破口,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赏析、开展活动、联系实际等方式,构建乐学、互动、趣味化的文言文阅读课堂,从而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晓菊.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2(09).

[2]刘越.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对策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许春.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现代语文,2014(11).

猜你喜欢

文言文阅读意境美探究活动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浅析诗词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