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们的下一个春天?
2018-07-06张贺飞
张贺飞
富士康火速登陆A股,除了羡煞旁人的“特事特办”,证监会对“独角兽”IPO开“绿色通道”的消息不胫而走。
与之对应的,借壳回归的360市值一度超过4000亿元,富士康上市后总市值有望达到6000多亿,以及小米A+H股上市的传闻,滴滴、今日头条、美团点评等对国内资本市场的跃跃欲试……在这一番政策和环境的利好下,一大批准备冲刺IPO的独角兽们,似乎迎来了新的春天。
1
2018年或许是“独角兽”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在VC市场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后,二级市场又对这类企业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上交所积极表态将支持新一代BAT企业成长,并将拥抱新经济作为今年发展的重点任务;深交所一直是国内科创企业的首选上市地,拟对独角兽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同时港交所也对同股不同权、未盈利企业上市做出了明确安排……
不过,从一些业内人士的表态和相关报道来看,并非所有独角兽公司都有望搭上政策快车,甚至说在时间上还有些遥远。
根据证监会的公开表述,新政策主要支持3类企业登陆A股:一是已经在境外上市的、有战略价值的企业;二是还未上市,已经搭建VIE架構,且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三是具备行业发展价值,还未上市的“四新”企业。
新政出台之后,包括百度、网易、搜狗、58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均表态有意回归A股,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境外上市公司效仿360回归;今日头条和小米可以说是新政策支持的第二类企业,已经搭建了VIE架构且准备冲刺IPO;有趣的是和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相关的“四新”企业,海得控制、安彩高科、华铭智能等相关概念股涨幅超过50%,可国内独角兽级别的公司中符合“四新”要求的还仅有28家。
一些略带失望情绪的解读,和A股上市的一个重要门槛不无关系:申请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而“四新”行业中的大多数公司恐怕难以满足“良性的盈利水平”这一重要衡量标准。以人工智能为例,国内出现了旷视科技、云知声、商汤科技、出门问问等一大批独角兽,只是绝大部分尚未实现盈利。
要知道,当下互联网炙手可热的盈利模式非电商莫属,不乏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网易、小米等巨头级企业,在垂直电商和周边领域相继出现了美丽说、拼多多、返利网等独角兽,而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吸引投资者的仍然是未来的诸多可能。
但在另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已经错过了BATJ等互联网巨头,A股市场能否留住新一代科技巨头已然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在2017年赴美上市的19家中国企业中,有近50%的企业首发市盈率为负,这份“包容度”和A股苛刻的上市标准大相径庭。证监会是否会在财务指标、“同股不同权”等问题上做出改革,仍旧是未知的答案。
2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的言论传出了另一个积极信号,“我们只负责把路修好,愿不愿意开车是市场的事。”证监会进行政策调整的决定几乎板上钉钉,而上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的积极表态,却也向一些领域的独角兽抛出了橄榄枝。
在IT桔子发布的《2017 年度中国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榜单》中,已经有124 家创业公司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其中文化娱乐、电商、汽车交通三大领域的占比达到41%,无疑将成为国内IPO市场强大的后备力量。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四新”行业,这类独角兽大多经营者To C的业务,对于普通网民来说更加耳熟能详。
比如在文化娱乐领域中,几乎涵盖了短视频、FM、直播、票务、动漫等行业,出现了今日头条、快手、喜马拉雅 FM、斗鱼 TV、淘票票、哔哩哔哩等超级独角兽;在消费升级和新零售的态势下,电商领域也成为独角兽的聚集区之一,返利网、拼多多、小红书、转转等不一而足;滴滴、摩拜、ofo、车和家、蔚来汽车等均是汽车交通近几年新兴的独角兽,并有着惊人的融资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类独角兽中不少已经形成了清晰的盈利模式和良性的盈利水平,很大程度上有机会成为IPO的种子选手。
仅以电商领域为例,阿里、京东等平台类玩家改变的不只是大众的购物方式,还带来了大批的创业机会。在电商导购这一细分场景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返利网已经有近2亿的活跃用户,合作了400多家电商平台和2万多家品牌,清晰的CPS盈利模式满足了国内二级资本市场的胃口。而在未来的想象空间上,返利网的线上线下融合以及“千人千面”的智能内容推荐,弥合了消费升级和人工智能的趋势,并借此从电商向金融、旅游等领域渗透。
可以预见,在盈利相对乐观的电商领域,顺丰和三通一达皆已上市,返利网、拼多多等独角兽或是国内二级市场不愿错过的对象。就在不久前,爱奇艺向纳斯达克提交了IPO申请,国内文化领域又多了一家上市公司。在激烈的版权战争中,几乎没有视频网站能够盈利,爱奇艺在过去三年中的亏损甚至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爱奇艺的赴美上市,再次拷问了A股市场复杂的上市机制,又何尝不是一场警醒?
3
2000年赴美上市的新浪,拉开了国内互联网娇子赴美上市的序幕,网易、百度、盛大、阿里等前赴后继,上演了一幕幕“国内挣钱,国外分红”的游戏。即便在未上市的独角兽中,滴滴和小米在架构上同样暴露了海外上市的“企图”。
此番“折腾”谋求海外上市,无非是看准了海外资本市场的集资能力。然而透过360回归A股的变化来看,A股和美股的优劣势对比正在改写。2016年7月份,360在纽交所以93亿美元的市值正式退市,与前段时间高达4000多亿元的市值相比,几乎差了6倍多。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总喜欢讲一个“中国版”的故事来打动投资者。百度是中国版的Google、新浪是中国版的Yahoo、微博是中国版Twitter,即便是刚刚申请IPO的爱奇艺,仍然逃不出中国版Netflix的宿命。诚然,由于文化和认知习惯的差异,并非是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能获得海外投资者的认可,近几年因市值被低估而退市的现象时有发生,海外上市的弊病正在凸显。
切换到中国市场,故事要更加容易讲。To C类的产品本身就拥有亿万级的用户背书,To B的企业只需公布几家小有名气的合作伙伴,股价有很大可能会因此飘红。
从这个角度来看,等待上市的独角兽们俨然是最大的受益者。百度、阿里、腾讯等早期的投资者大多是国外的投资机构,近几年诞生的独角兽几乎全部出自国内投资者之手,诸如饿了么、快手、摩拜等等。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大了海外市场对于中国新兴独角兽的理解门槛,不过在硬币的另一面,有了这些国内顶级投资者的站台,独角兽们恐怕不愁在A股市场拿一个好彩头。
当然还有看起来有些疯狂的股民们。乐视一度被视为国内独角兽企业的代表,市值最高时接近千亿元;2015年率先回归的暴风集团股价从7元飙升到327元,创造了36个涨停板的记录;巨人网络在美国市场的市值只有132亿元,借壳世纪游轮之后总市值一下就涨到了1282亿元……或许其中有些不理性,却也不难看出国内股民对于“BATJ”的渴望。
对于那些用户规模过亿的独角兽而言,国内股民“不愿错过下一个BAT”的心理才是最大的市场红利。毕竟在海外需要费尽口舌地讲故事,寻找海外的对标对象,国内已经有了大批手握现金的忠实用户。
结语
证监会即将落地的新政终究不是一件坏事,或许在开放程度上仍需要时间过渡,相信在IPO快速通道实施细则公布后,势必会有一大批独角兽赶上这一轮上市潮。
当大批独角兽企业到来的时候,不仅可以改变A股市场传统企业过多的市场结构,也会让投资风险变得更加可控。暴风科技、360、巨人网络等已经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因为缺少可选择性,导致资金过度集中,进而产生个股超出合理估值范围的现象。那么,今日头条、滴滴、美团点评、返利网等优质独角兽的加入,似乎并不缺少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