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但取万民同乐意 为作一片无声诗
——王振鹏《龙池竞渡图卷》赏析

2018-07-06□舒

老年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龙池龙舟竞渡图卷

□舒 乙

在中国绘画中,能将建筑与船舶巧妙结合起来的,莫过于龙舟竞渡的题材。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据南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是日竞渡,采杂药。”虽然龙舟竞渡产生的确切时间并无定论,但可知的是,最初的龙舟被作为一种神灵崇拜的表征。作为端午节的传统保留节目,赛龙舟曾在宋代最为流行。据《东京梦华录》所记,北宋皇帝有到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的习俗。但到了元代,因朝廷担心赛龙舟的活动会激发民众怀念故国的情绪,对当权者统治不利。元三十年(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借口福州路端午节赛龙舟发生了溺水事件而诏令禁赛。至大德五年(1301年),元成宗再度重申竞赛令,并在元代政书《元典章》卷五十七设有专条“禁约划掉龙舟”。因此,龙舟竞渡的壮观场景在元代几乎是见不到的。然而绘画史上描绘龙舟题材较多、较为知名的却要数元代的王振鹏。

王振鹏(一作朋,约活动于1280-1329年)的生平事略,主要来自于元代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九的《王知州墓志铭》,其字朋梅。其祖自会稽(今浙江绍兴)迁永嘉(今浙江温州),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其先世以武功得官,为保义郎。王振鹏专擅界画,亦能作人物佛像。他的界画之艺与元仁宗的恩宠分不开。当仁宗还在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时,王振鹏就已作为“贤能才艺之士,固已尽在其左右……盖上于绘事天纵神识,是以一时名艺,莫不见知,而永嘉王振朋其一人也”。他揣摩到仁宗的喜好,向其呈献界画《大明宫图》《大安阁图》《东凉亭图》等,曾获赐号“孤云处士”,官至漕运千户(五品),在江阴、常熟一带负责海运漕船。王振鹏的作品特色为准确与细致,为迎合皇室的需要,直接以宫廷建筑为主题,专用墨线白描法画建筑,并以墨线深浅、疏密、平行、交叉之不同,来区分建筑各部的质感、材料和体积感,代替以前的设色或淡墨渲染的画法。

《龙池竞渡图卷》局部

王振鹏有关龙舟题材的传世画卷共有四本:《龙舟图卷》《龙池竞渡图卷》《宝津竞渡图卷》《金明池龙舟图》,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其中,《龙池竞渡图卷》是一件“图文同步”的作品。依卷尾所题,王振鹏曾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向一年后成为元仁宗的爱育黎拔力八达进献《龙池竞渡图卷》,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因见后喜爱,王振鹏又创作了同题画卷呈赠。画面描绘的是宋徽宗崇宁年间三月三日开放金明池举行龙舟竞渡,皇帝与民同乐操演水军的情形,画中楼台亭宇、长桥龙舟、树木人物,刻画入微,纤毫毕现,精彩无比。卷首绘御座大龙舟在四艘龙头、虎头船的前后摇旗护送下,昂首向前。池中央水殿楼阁、平台拱桥相连;水秋千、水傀儡等水戏活动在行进间开演;卷尾高大的宝津楼矗立,而1 2艘龙虎船,正敲鼓迅楫,朝标竿急驰。观览画中旗飞桨扬,似闻锣鼓震天,龙舟竞渡的壮景可谓形容得淋漓尽致!

《龙池竞渡图卷》属于“界画”,这类图画脱胎于建筑设计图样,本为指导施工和描摹外形之用,后来逐渐成为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专有门类,用以较为精细真实地呈现楼台宫阁,深与王族贵室的品位相契。参与公主雅集的翰林直学士袁桷在《龙池竞渡图卷》后题写了一段长跋,乃使观者明悉界画的价值与元廷皇室鉴藏界画的意义。此卷描绘大小舟艇先后竞渡的场景,图中建筑群构造华丽,各处斗供组件繁复。在画家极细腻的用笔中,充分显示了元代追求眩目界画的新风尚。作为元代成就最高的界画大家,王振鹏曾在公主召集的天庆寺艺文雅集上亮相,而且成为公主收藏中少见的当世画家。王振鹏荣耀的一生引起了当时许多后学者纷纷追慕,其弟子有李容瑾、夏永和朱玉等,故元代出现了许多画此类题材的仿本。

进入近现代,龙舟竞渡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76年香港第一次举办国际龙舟竞赛到1984年龙舟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龙舟竞渡开始由传统民俗活动向现代化体育转型。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池竞渡图卷》元·王振鹏 30.2cm×243.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龙池龙舟竞渡图卷
文化自信视野下高校龙舟竞渡的传承研究
庾雪水彩画作品
明代《销闲清课图卷》中的山居生活意象探究
龙池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本期拉页
施江城作品
四季里的江南风景
欢乐元宵节——《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湖南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