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发展聚接经济激发烟叶产业新动能的思考

2018-07-06王丰

中国烟草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烟农烟叶主体

王丰

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贵州兴义 562400

经济发展是有周期性的,产业发展也不例外,其背后,是动能驱动的周期性。这种驱动发展的动能,就是生产力的进步与生产关系的调整[1,2]。烟草行业历经体制改革、工商分设、品牌整合等多次生产关系的调整,期间,烟叶产业也先后开展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等改革,每改革一次就会激发一次新的动能,多次改革所释放的动能,支撑了产业过去十余年的稳定持续发展。而近几年,行业所面临的增速回落、库存增加等问题,其实质也与部分改革的动能释放渐缓息息相关[3]。新一轮的发展,需要依靠新的改革,也就是依靠新的生产力提升与生产关系的调整,来激发新的动能。

1 当前烟叶产业发展的动能需求

一个产业或企业要实现发展,无非增加收益和提升效率这两大途径[4]。烟叶产业的收益,主要由计划产量、等级价格、质量结构这三大因素决定。其中,计划产量和等级价格受专卖制度和国家政策的约束,产区基本没有发挥空间。过去十余年,烟叶产业的高速发展,也与这两者的快速增长有很大关系。而当前,计划产量和等级价格双双遭遇“天花板”的压力[5]。在增加收益方面,企业能做的只剩下技术进步,也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烟叶质量结构。

烟叶产业的效率,是收益与资源投入的对比关系,核心任务是在不影响收益的前提下,降低资源要素投入。烟叶产业的资源要素主要涉及劳动力、土地、设施装备、资金等,如果除去技术创新的贡献,每个劳动力的工作时间、每亩土地的产量收益、每台农机的工作效率、单位金额的购买力,虽然都有一定的提升潜力,但空间都不太大。因此,单一地挖掘某项资源要素的效率,对于降低单位收益的资源投入而言作用有限。提升烟叶产业的效率,只能依靠各项资源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也就是优化资源配置。一言以蔽之,唯有技术进步与资源优化配置,才能推动烟叶产业的更好发展。这就需要破解当前烟叶技术创新与资源高效配置所面临的困境。找到了破解方法,也就找到了烟叶产业改革发展的新动能。

技术进步的主要瓶颈在于创新成果与推广应用的错位。虽然过去的十多年,行业的创新活动十分活跃,但是技术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存在两条线的问题,一方面,科技人员了解实际生产需求的渠道并不通畅,调配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很多经营管理人员又缺乏专业性的技术需求分析,对改革增效的动力不足,从而导致很多成果在创新研发与推广应用的交接过程中不能很好衔接发挥,发挥不出应用的作用。要补此短板,需要为科技和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充分了解问题需求、协同调度生产过程、客观反映创新实效的平台。

资源配置的主要瓶颈在于需求与供给之间缺乏有效对接。传统农业模式下,烟叶产业的各项资源要素零碎分散,土地零碎阻碍了连片规模化种植,劳动力零碎导致组织成本居高不下,设施装备零碎带来利用效率不高,资金零碎引发大户融资困难,信息零碎推高了产业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主要任务,是要让零碎的资源要素在分散的经营主体之间畅通流动,从而盘活闲置和剩余,使不同类型的资源要素与经营主体的高效配对,会为烟叶产业聚变出新的发展动能。因此,烟叶产业的聚变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平台,将所有经营主体和生产要素集聚起来,通过要素之间的高效配置释放动能。

综上所述,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资源优化配置,都需要有一种方法来聚接生产主体、创新主体、资源要素和生产过程,通过各类主体与资源要素之间的集聚,激发产业发展动能。这种方法可以称之为“聚接经济”。

2 聚接经济的架构设计与驱动原理

“聚接经济”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与促进供需对接的商业模式,主要原理是针对存在供需关系的任意两大群体,通过搭建平台,实现每个群体的主体集聚和两个群体之间的自由对接。具体步骤是:首先搭建移动互联网平台,先将产业链上同一环节的经营主体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同类经营主体的集群组织(集群A),然后依托聚接平台,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同类集群组织(集群B)实行对接,通过构建“平台+(AB)双边集群”的供应链模式,促进经济主体之间提升价值交换新机会。

聚接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动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改造供应链。传统经济的产业供应链,从原料供应、加工,到品牌包装,再到市场营销,呈现的是一种等级分明、层层递接、流水线式的线型管理,经营主体多局限于与上下游环节之间的逻辑对接,资源配置的机会较少。在聚接经济作用下,传统的线型供应链被改造成一个分工细化、主体活跃、关系多维的网状产业生态,任何两个有供需关系的主体,无需遵循传统供应链的线型逻辑,都可以在聚接平台上自由对接,从而在产业链上形成若干个“平台+双边集群”的聚接经济体。产业链的主体构成,也从企业转变为聚接经济体。

(2)激活生产要素。传统烟叶产业的经营行为,似乎都是烟草企业单方面在规划和管理,多方生产主体、服务主体、合作主体的创新力和协同力并未很好地激发出来,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落地走样、过程调度失真、经营调控不力、产销矛盾等问题。聚接经济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集群并对接供需两侧主体,为每侧主体提供一套专业APP,供其开展平台登录和伙伴对接,从而形成“1个大平台+2类小前端”的组织构架。通过“小前端”连接到大平台上的每个经营主体,又都有着各自的资源要素和关系网络,构成自己的小生态圈,最终将聚接经济诠释成“1个大平台+2类小前端+n个生态圈”。在大平台的统一聚接之下,不同小生态之间可以通过渠道交换、信息交流、流量引入、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资源交流。

(3)打造对等经济。传统的商业逻辑,是依照产业链条秩序,从产业链上游依次向下游推演,实现从生产到市场。这种逻辑下,供给方不能很好地获知需求方的想法,容易导致在个性化品质上的错位供给。不同的形势下,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地位极不对等。供大于求时,需求方占据主动优势;反之则由供给方控制局面。聚接经济的商业逻辑,是构建一种供需对等的商业关系。聚接平台两边的集群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需求互补性,只有双边主体同时进驻到平台,才可能发挥平台的资源匹配作用。因此,任何一边集群的任意主体,不论实力大小,都具有同等重要性,也都享受同等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对接地位。

3 烟草农业聚接经济的建设路径

烟叶产业是一个包含物资采购、烟叶种植、采收烘烤、定级收购、中转调拨、复烤加工、技术创新等环节的全产业链系统,所涉及的生产主体(烟农)、服务主体(合作社)、管理主体(各级烟草部门和烟技员)和资源要素(土地、设施装备)数量众多且布局分散,必然会带来较高的产业交易成本(涉及产品交易、产业服务、技术管理等)。为降低交易成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利用聚接经济来改革生产关系,以线上平台为载体,将产业链各环节的分散要素集聚成“群”,再以产业链为主线实现“群-群”对接,从而构建一种横向集聚、纵向联接的经济组织形式。

3.1 总体设计

按照聚接经济的基本原理,烟草农业聚接需要打造“大平台+小前端”的总体架构。其中,“大平台”负责以全产业链为主线,集聚零散资源要素和生产经营过程;“小前端”负责将各生产主体、服务主体和管理主体链接进入大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供需对接。

大平台设计。构建烟草农业聚接平台,将传统的烟叶生产经营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经营模式。以种植主体(烟农)为核心,将依附于每个主体的种烟土地、设施装备、种烟历史等信息都聚接到平台上。烟叶生产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信息,比如烟叶种植面积与分布、烟苗移栽品种与数量、物资使用种类与数量、烟叶采烤数量与进度、烟叶交售数量与级别、扶持补贴领取等,都以多方主体登记与系统自动采集相结合的方式,在平台上自动记录,实现线上供需对接、线下协调组织。

小前端设计。围绕生产主体(烟农)、服务主体(合作社)和管理主体(各级烟草部门和烟技员)的需求,开发前端应用系统(APP),帮助各方主体链接进入大平台,充分利用大平台所集聚的全产业链资源和信息开展供需对接。

对于生产主体(烟农)的前端应用系统,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功能:(1)交易过程记录。包括当年种植面积、地块分布、设施装备等信息的采集录入,补贴与服务的领取确认,实际物资使用的录入,烟叶产品交售对接。(2)服务供应对接。烟农在烟叶生产过程中需要购买一些产品与服务,比如上游的农资与农机采购、生产要素流转、贷款与保险服务,中游的生产作业、设备维修、技术指导服务,下游的烟叶交售、收入拓展服务。平台通过集聚烟叶产业相关的产品与服务的供应者,为烟农提供选择与对接机会。

对于服务主体(合作社)的前端应用系统,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功能:(1)专业化服务的对象对接与过程考核,(2)非烟产业的生产组织与市场渠道。

对于管理主体(各级烟草部门和烟技员)的前端应用系统,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功能:(1)产业资源要素的调度与种植计划分配,(2)烟叶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与质量提升,(3)烟叶产质量预测与市场对接。

3.2 聚接内容

围绕烟叶产业的主体类型和资源要素,可以实施以下“十聚十接”(图1)。

图1 烟叶产业聚接关系Fig. 1 Relation diagram of leaf tobacco industry

(1)集聚过程轨迹,对接管理指标,促进精准生产决策。烟叶产业是一项计划订单农业,核心任务是实现烟叶生产供应与卷烟原料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难点在于上游的种植主体众多且分散,导致烟叶产量与品质的调控难度大。利用聚接平台,将千家万户烟农的种植规模与生产过程集聚起来,就可以对其经营轨迹进行信息积累与大数据分析,进而预测产量与品质,围绕卷烟工业需求开展生产过程的精准调控。

(2)集聚零碎土地,对接道路设施,促进规模连片种植。烟叶种植多数布局在老少边穷山区,在千家万户农民土地细碎分散的现状下,连片化规模种植并非易事。而且,连片规模越大,土地协调的难度就越大。为此,可利用聚接思维,放弃“大规模、大连片”的常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百亩以上的小连片区,通过聚集小块土地,形成众多小连片区,利用机耕道将这些小连片区连接起来,便形成类似“珍珠项链”的规模化模式。

(3)集聚闲置设施,对接种植主体,促进有偿流通分享。目前农业设施装备的保有量虽然不少,但受制于山区农户分散和土地破碎,多数装备仍为单家独户所有,总体利用效率并不高。为此,可构建聚接平台,提供设施资源流转服务,一端聚集碎片化的闲置设施,另一端聚集设施需求主体,通过两端对接,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解决部分家庭在设施装备操作上的技术和劳动力不足问题。

(4)集聚售后力量,对接维修需求,促进设施高效维护。在多数农村,农民购置的农机品牌、型号众多,不同农机归属的供应商不同,这给农机的售后维修带来困扰。因为分布零散(尤其是在山区),以供应商为单位的自组织维修,往往成本(主要涉及人员路途成本)较高,导致维修的及时性很差。利用聚接平台,引导众多农机厂家在线联盟,整合共建或者共用第三方售后服务队伍,可有效节省单家供应商的在售后维修上的投入。维修联盟可以在各地均匀布局维修服务力量,并通过聚接平台对接千家万户用户的服务需求,提高维修效率。

(5)集聚服务需求,对接作业能手,促进高效专业服务。围绕“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烟农合作社为烟农社员开展有偿专业服务。实践中,多数合作社的业务接洽是依托电话方式,业务范围局限于熟人圈子,因为服务规模不大,导致服务成本较高,进而带动服务价格居高不下,给烟农带来种植成本的纠结。此外,千家万户烟农在服务需求对接上的无序化,让合作社无法很好地优化服务路线,常常为一些小规模业务重复奔走于相同村庄。利用聚接平台,通过地理位置定位促进服务供需双方的就近对接,一方面将各专业服务能手的实际位置在地图标注,供烟农比质比价地选择服务人员;另一方面,让千家万户的农户在地图上标记和登记自己的服务需求,供各服务人员优化服务线路、就近开展作业服务。

(6)集聚田间检测,对接监测平台,促进品质安全保障。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状况下,要提升烟叶品质安全,关键在两点:一是将事后样品检测转变为生产过程监测,让检测数据能够指导生产操作;二是将线下零散样品检测转变为线上数据实时监测,控制违规生产行为。利用聚接平台,一方面在线下同时实施多人、多点的快速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实时传输至聚接平台,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在线分析数据,发现异常实时报警,可以将超限指标解决在生产过程中。

(7)集聚工作任务,对接岗位职责,促进企业扁平管理。大企业往往意味着超长、超慢的内部流程——每个人要实现跨部门协同,都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组织本身的复杂性最终都将一点点地压垮个体的协作意愿。聚接经济通过提高信息的流动性和穿透性,不但降低烟叶工、商、农之间的交易成本,还能降低商业企业内部的协作成本。通过聚接平台,可以使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层层传递的线性关系,转变为一种立体化的网状关系,从而去除中间管理流程和作业环节,减少作业管理层级,通过扁平化管理为企业降本增效。

(8)集聚创新资源,对接转型需求,促进技术协同创新。烟叶产业的科技创新不能单纯地依靠专业科技人员。调动多方力量的协同智力,不但可以破解专业科技人员在需求了解方面的力量不足难题,还能促成共识、节省成本。利用聚接经济,可以将碎片化的种植主体、经营主体、管理主体集聚起来,发现问题,献计献策,提高科技创新的针对性与效果。

(9)集聚生产问题,对接技术专家,促进远程生产指导。依靠烟技员一对一地现场指导,成本高,效率低。利用聚接平台,一端集聚千家万户烟农的生产问题,另一端集聚专家资源,实现远程技术指导。当烟农在田间发现病虫害等问题时,可拍照上传至手机APP,第一层级的解决方案交由烟技员,若不能解决,进入第二层级,即县市级的专家系统,依次类推,直至省级科研部门专家会诊解决,由此节省问题解决时间,提高效率。

(10)集聚种植主体,对接零售主体,促进烟农多元增收。只有充分发挥烟草主业的资源优势,为非烟产业拓展市场渠道,才能真正实现助农增收。而综观烟草主业资源,产业链下游的卷烟零售户(尤其是那些居民社区、农贸市场附近的卷烟零售户)是最佳聚接对象。利用聚接经济,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一端集聚各家卷烟零售户的农产品购买需求,另一端集聚分散烟农和合作社的产品销售需求,实现供需对接。通过引导烟农和合作社利用季节闲置期间的空地和育苗、烘烤设施来种植非烟农产品,销售给零售户,让零售户作为农产品的线上订单这和线下消费者、经营者,以此聚接出一个烟农非烟农业新生态。

总之,产业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依靠改革注入新的动能。而行业目前的增速回落,也是因为部分改革的红利释放渐缓,需要新的改革来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与生产关系的调整,激发新的发展动能。发展聚接经济,就是通过对烟叶供给侧的生产关系改革,推动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进步,为烟叶产业发展释放新动能。

[1]郭先登. 关于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1):133-140.GUO Xiandeng. Reflection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New Pattern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pace [J].Review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2015(1):133-140.

[2]张俊山. 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及结构调整方向[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7):5-13.ZHANG Junshan. Analyzing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y and the Direction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he Theory of Social Reproduction [J].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2016(7):5-13.

[3]蒋志兴, 施维, 龚明明,等. 新常态下烟草经济增长的途径[J].中国烟草学报, 2016, 22(3):116-120.JIANG Zhixing, SHI Wei, GONG Mingming, et al. On the pathway of tobacco economic growth under new normal [J]. Acta Tabacaria Sinica, 2016, 22(3):116-120.

[4]李俊华. 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转换路径与优化方向[J].现代经济探讨, 2015(2):10-15.LI Junhua. Transformation Path and optimization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ttern under new normal in China [J].Modern Economic Research, 2015(2):10-15.

[5]蔡瑞林, 陈万明, 朱广华,等. 我国烟草种植业的效率评价[J].中国烟草学报, 2015, 21(4):121-129.CAI Ruilin, CHEN Wanming, ZHUGuanghua, et 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tobacco production sector in China [J]. Acta Tabacaria Sinica, 2015, 21(4):121-129.

猜你喜欢

烟农烟叶主体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大分子物质代谢动态研究
何谓“主体间性”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晾晒烟叶模块在烤烟型卷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