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听力自测APP在听力健康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8-07-06刘宸箐王晓东刘晨丁大雄王博杨风波于澜谢林怡翟所强杨仕明于宁
刘宸箐王晓东刘晨丁大雄王博杨风波于澜谢林怡翟所强杨仕明于宁
1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研究所(北京100853)
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637000)
3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北京100040)
目前我国听力健康防治工作中,全民听力筛查尚未普及。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耳聋发病率可高达30%-60%左右[1],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因此老年性聋的早期诊断逐渐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热点。噪声在现在城市中无处不在,已被列入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范围。大量研究显示长期接触噪声不仅可以引起特异性的听力损伤,还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非特异性损伤,且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增加,听力损伤发生率增高[2],因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十分的重要。无论是针对老年性耳聋还是噪声性耳聋,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都非常重要。听力自测软件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监测手段和科普平台,实现了对听力下降易感人群、老年性耳聋患者及各种噪声环境下潜在的噪声性聋患者的初步听力检测。本文对2016~2017年使用听力自测软件进行听力检测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
1 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的听力自测软件为听力宝,本软件已通过国家标准(GB825-1)的验证,利用测听软件对用户进行听力普查及数据采集,成为一种在多种复杂环境下仍相对准确的自我监测的听力检测方法。
1.1 听力宝移动用户端听力宝是基于便携式设备(手机和平板)的听力检测系统,分为测试后台端和患者客户端。用户通过简单明了的测试训练后,即可独自完成听力检测。后台端整合统计患者用户的测试结果。(图1)
图1 听力宝移动用户端Fig.1 Mobile client of the users
1.2 听力宝数据分析对2016~2017年450万注册用户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年龄、分布地域、听力异常比例以及听力损失的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对听力实时监测的普及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1.3 听力宝交流平台常用移动设备,手机或平板电脑,(iOS系统或Android系统)均可以进行听力检测,同时提供专属的微信服务号和订阅号,建立社交平台,普及听力保护常识,加强医患沟通,意识听力检测的重要性。
2 结果
2.1 2 016~2017年用户数据总结:①APP总启动数为5865732次。②APP听力检测人次为4528076次。③APP注册数为307311人。④APP下载数为1800223人。⑤APP咨询数为52457人。
图2 听力宝用户的基本情况Fig.2 Basic informations of the users
2.2 使用的年龄分布:主要以20-40岁青年为主,三、四两个季度20岁以下青少年人群数量增加,40岁以上人群数量趋于稳定,表明听力健康的预防和保护趋于年轻化。(图3)
图3 听力宝用户年龄分布Fig.3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listening users
2.3 用户主要区域分布:用户主要北京、广东、山东等工业商业发达地区,西北地区用户比较少。(图4)
图4 听力宝用户主要区域分布Fig.4 The main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users
2.4 数据:听力正常人群约占总注册人数的22%;听力损失人数占78%。(图5)
图5 听力检测软件损失人群比Fig.5 Proportion of hearing loss population
2.5 用户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情况
听力检测软件用户不同程度听力损失情况:轻度听力损失26-40分贝占26%;中度听力损失41-55分贝占31%;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分贝占20%;重度听力损失70-90分贝占22%;极重度听力损失大于90分贝占1%。(图6)
图6 听力损失类型比Fig.6 Hearing loss type ratio
3 讨论
临床上对听力正常人的自测阈值和纯音测听阈值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3],大量的临床数据校准对比确保了听力宝测试的准确性。听力宝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实现对保健对象、老人及耳聋高危职业人群听力水平的实时检测,能够实现对各类听力损失的早诊断和早治疗。通过2016~2017年415万次在线听力筛查数据的分析来评估听力检测软件的初步效果。用户人群在年龄段上更多的集中在20-40岁之间,有些研究[4]发现突发性耳聋患者这个年龄段的患者较多,可能与这部分人群家庭、工作、社会压力较大,身体过度劳累及过大的应激反应,多种心理问题的存在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引发血管痉挛而导致耳局部血供不佳,是目前最为认可引发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之一[5]。有些研究证实[6]年龄越大、治疗时间越晚,突聋的治疗效果越差。因此,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对疾病的治疗康复十分重要。
从地理分布结果可见,出现听力下降的测试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山东等工业商业发达地区。可能原因一是北京广东等地域年轻人、老龄人口集中和噪声产业聚集;二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听力宝的宣传力度和覆盖范围较大。噪声性聋是我国常见的职业病之一,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工人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下从事噪音作业,其中约有1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噪声聋[7],最新研究表明最高可达95%的噪音暴露工人存在听阈移位[8],由此可见对噪声监控和防治的重要性。听力自测软件不仅可以在工作时间监控环境噪声,更重要的是及时的检测听力水平,第一时间提供诊疗建议。噪声对听觉的损害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早期是可恢复的暂时性听阈位移(temporarythreshold shift,TTS),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如若错过了最佳治疗窗,会逐渐发展为不可恢复的永久性听阈位移 (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即噪声性聋。此外,噪声首先影响的是高频听阈,语言频率听阈受到影响较晚,因此往往不会引起人们重视。一旦出现语言频段听力损伤,往往已经形成永久的听力损失[9]。预防噪声性聋的关键在环境噪声监测和耳聋早期发现,对噪声环境的噪声监测和噪声暴露作业人员定期进行纯音测听检查是及时准确了解工人的听力状况是最重要的措施。听力自测软件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终端进行听力检测,软件的操作界面简单易行。因此,改善老年性聋患者的生活质量,突发性耳聋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噪声性耳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提供微信服务号/订阅号收集数据及用户反馈,根据反馈意见,持续的优化用户操作流程。相比于PC端的测听系统[10]更加的方便快捷,更加有利于听力筛查的广泛普及。
未来将有超过1000万台设备安装听力宝,为听力自测的普及提供了数量基础。听力宝这种便携式自测软件,可以提高潜在听力损失患者的发现率,尤其是对强噪声暴露者或长期处于噪声工作环境下者进行听力的粗略自我筛检;突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临床上使用耳毒性药物治疗其他疾病时,进行连续的听力自我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听力的变化,如有听力损害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提供专科医生咨询,提供专业建议,同时预约挂号,进一步完成线下的诊疗。借助在线问诊应用,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的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提高诊疗效率。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对通过听力自测软件发现听力问题的患者做进一步的随访,采用调查问卷和上传病例等方式对就诊后的病人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根据结果去验证听力自测软件对听力问题早期发现的临床意义,同时,在软件中进一步加强对听觉健康保护及听力下降处理常识的宣传,以更好的发挥软件的作用。听力自测软件的推广和应用,能够切实提高我国防聋治聋水平,会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
1 黄魏宁,刘桂芳,杨泽等.老年人听力下降及耳鸣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02):82-83.Huang WN,Liu GF,Yang z,et al.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Hear⁃ing Loss and Tinnitus in Elderly.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2003.(02):82-83.
2 石磊,张星.噪声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中国职业医学.2015.42(02):225-228.Shi L,Zhang X.Research Progress on Effect of Noise on Human Health.Occupation and Health.2015.42(02):225-228.
3 王晓东,丁大雄,杨风波等.基于互联网+和iOS系统的听力自测软件研发和评估.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01):86-89.Wang XD,Ding DX.Yang FB,et al.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 Self-Hearing-Tes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Plus and Ios.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2016.14(01):86-89.
4 伦杰,张亚楠,薛建军.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6.22(03):198-202.Lun J,Zhang YN,Xue JJ.Analysis on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of Sudden Deafness.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Skull Base Surgery,2016.22(03):198-202.
5 Schulz S,Ritter J,Oertel K,et al.Altered Autonomic Regulation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Marker for Patients with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Otol Neurotol.2014.35(10):1720-9.
6 Suzuki H,Tabata T,Koizumi H,et al.Prediction of Hearing Out⁃comes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Lloss.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14.123(12):821-5.
7 邱毅,杨超敏.职业性噪声聋防治研究进展.应用预防医学.2012.18(01):59-62.Qiu y,Yang MC.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of Occupational Noise Deafness.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2012.18(01):59-62.
8 Money A,Carder M,Turner S,et al.Surveillance for Work-Relat⁃ed Audiological Disease in the UK:1998-2006.Occup Med(Lond).2011.61(4):226-33.
9 王越,李玉兰,胡一多.扩展高频测听在噪声性听力损失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01):25-27.Wang Y,li YL,Hu YD.Application of Extended High Frequency Audiometry in Early Diagnosis of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00.(01):25-27.
10 冀飞,刘岩,李倩等.便携式听力自我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初步评估.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02):220-223.JI F,Liu Y,li Q,et al.Design and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a Portable Self-Hearing-Monitoring System.Chinese Journal of Otology.2014.12(02):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