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陕西棉种的改良及推广
2018-07-06赵正
赵正
(1.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22;2.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咸阳712000)
民国初期,我国棉业种植从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棉纺织业的需求。在数量上,1930年棉花贸易逆差为13246t,1931年则激增至173900t[1],打破了历年的最高纪录。1931年全国贸易逆差总值为816.413百万元,而棉花贸易逆差为237百万元,占总值的29%[2]。而在质量上,国产棉花大多数质量不能达到纺织细纱的要求。据当时的华商纱厂联合会历年调查[3],“国内棉产,能纺32支者仅陕西省较丰,查山东、河南、河北及湖北等省,有出产32支原料,但以品质退化,整个之品质大为降低,此乃厂业深感之痛苦。”又据英国远东经济考察团对中国当时棉业的报告[4],“中国所产之棉花,大部分仅宜于纺粗纱,如16支及以下者是,中国纱厂乃不得不用外棉,即美棉与印棉,以供细纱之需,1929―1930年中国棉产估计为300万包,每包重500磅(笔者注:大约227 kg),陕西一省独产150万包,吾人又从同一机关,得1931年棉产之估计,为220万包,陕西约可产112.5万包。”内战、外国的军事经济侵略以及自然灾害造成了我国20世纪30年代全国性农业大危机[5]。在这种国内农业生产水平显著下降的背景下,陕西棉业异军突起,是仅有的质量上能满足纺织细纱的产棉区,占全国细纱产量的接近一半。究其原因,除了陇海铁路的建成[6]、陕西省内农田水利的兴修[7]等因素外,此时期的陕西棉种改良和推广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吕强等[8]对民国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棉业的产销进行了分析,曾玉珊[9]、王建军等[10]对陕西斯字棉棉种改良和推广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民国时期陕西棉种改良及推广的整体研究。实际上,在斯字棉改良推广之前,陕西地区还进行了脱字棉的引进推广,并且陕西地区经过脱字棉和斯字棉这2次棉种的引进、改良和推广,建立起了近代科学意义的陕西植棉试验和管理体系,陕西棉花种植业也实现了从传统棉业向近代棉业的转变。本文拟分析民国时期陕西棉种2次改良的经过,并讨论棉种改良产生的效果及社会意义。
1 早期棉种引进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近代棉花试验与改良始于19世纪末。1892年张之洞最先在湖北引种美棉,开创了近代棉业改良的先河。1904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又从美国购进陆地棉种,分发包括陕西在内的10个省份试种,当时输入的品种有“乔治斯”、“皮打琼”、“奥斯亚”及“银行存折棉”等。其中张謇在江苏南通进行了美棉的试种、驯化和筛选,虽然成绩较大,但由于只是地方性的提倡,并未在全国普及[11]。整体来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的20多年间,无论是官厅还是商民团体,引种陆地棉收效甚微,几乎全部失败。
陕西植棉始于元朝初年,历史悠久。陕西植棉区域集中于关中平原,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包括泾渭流域各县。关中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种植棉花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民国初期,陕西成立有省立农业试验场,已对中棉和美棉育种进行了试验,但一直没有推广,其中中棉品种有邱县丝棉、浚县白棉、高唐丝棉、夏津丝棉、巨野白棉、城武长丝棉、馆陶白棉、正定丝棉、浙江丝棉、利津白棉、临清丝棉、曹县白棉、惠民长毛、南昌紫棉、硬毛玉兔、高唐硬毛、天门长绒等[12],美棉品种有多伦沟、唐球、哥伦比亚、哈维尔、土耳、菊棉、亚加拉、国王、富尔顿、脱里斯、欣氏改良、凯腾、拉威尔、龙斯泰、重珍、日光、爱字棉、脱字棉、长绒棉、富华棉、黑光子、金氏棉、杜兰谷等[13],试验统计的内容有播种期、发芽期、含蕾期、开花期、开萌期、收获期、每株平均桃数。陕西地区当时棉花产量极低,种植的棉花品种以早期引进的“小洋花”为主,其他还有中棉、穆氏美棉和灵宝棉等,陕西棉业存在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由于中国农民生活贫困,他们往往在收获棉花后就急于将棉籽榨成棉油出售以取得现金,结果,美种越来越少。二是在种植中,“小洋花”与周边的中棉等其他品种长期杂交,在收获后轧花过程中“小洋花”又与其他品种掺杂,这2种原因都引起“小洋花”品种严重退化。三是对国外棉花品种只注重引进,而没有科学的试验方法对品种进行驯化。而这些早期棉种引进的失败经验和教训,为后来的脱字棉、斯字棉推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脱字棉的引进及推广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政权初步稳定,经济开始恢复,1932年南京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农业试验所。在陕西省,1931年于右任在泾阳与三原之间成立斗口村农业试验场,1933年金陵大学与西北农工改进所在泾阳县宋村成立西北农事试验场,又名金大农场,1934年,陕西棉产改进所(1938年,陕西棉产改进所和陕西省立农业试验场合并为陕西省农业改进所)成立,在泾阳县杨梧村成立了棉作试验场。这些棉业研究机构的成立和试验改良工作,为陕西棉种的改良及推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1 陕西棉种的调查
1931年,在棉种改良和推广之初,李国桢对陕西棉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发现当时陕西地区种植的棉种主要是“小洋花”,其他还有中棉、穆氏美棉和灵宝棉[14]。在陕西最早种植的是中棉,早期是供文人雅士玩赏之物,宋元后开始作为经济作物种植,至清光绪二三十年间是中棉种植鼎盛时期。此后美棉输入关中,由于中棉较“小洋花”产量低而被逐渐取代,至民国初年,陕西种植中棉面积仅占百分之一二,仅为农家自用。“小洋花”,是早期引进中国的美国棉种,初期质佳量高,可达亩(1亩≈666.7 m2,下同)产20 kg以上,至1931年该品种已在陕西种植二三十年,“小洋花”退化严重,每亩产量不超过15 kg,并且棉花纤维粗而短,质量反而不如中棉。此种退化美棉“小洋花”种植面积最大,占90%以上。灵宝棉,也叫德棉,是1926年从河南灵宝购入的棉种;穆氏美棉,也叫穆棉或大洋花,是穆藕初从美国种子公司购得200 t捐赠陕西的棉种,以救济1929年陕西大旱中灾区之用。德棉和穆棉在当时种植面积极少。
2.2 棉种的引进,试验及推广
早在1919年,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与金陵大学合作,从美国农业部购得 “金字棉”、“爱字棉”、“脱字棉”、“杜兰歌”、“科伦比亚棉”、“隆字棉”、“埃及棉”及“海岛棉”等8种,在包括陕西省在内的26处同时进行品种观察和试验,结果显示脱字棉和爱字棉最适合中国栽培,其中脱字棉在黄河流域较其他品种优良,爱字棉在长江流域一带生长较好。之后脱字棉在东部地区得以推广,但脱字棉在陕西地区的推广是从1931年开始。
1931年春,陕西省建设厅从中央大学农学院郑州棉业试验场选购脱字棉种2 500 kg,购买棉田3.8 hm2进行繁殖。1932年将所育棉种分发至省直管的棉场和西安四周各县共22处,种植面积58.7 hm2[15-16]。期间,李国桢在渭南下邽镇和西安西北7 km处试种,同时种植退化美棉、穆棉、爱字棉以做比较[17],试种结果为每亩皮棉产量脱字棉28.91 kg、爱字棉 25.10 kg、穆棉 24.49 kg、退化美棉 7.21 kg。将所产各品种棉进行化验分析后,李国桢认为:“(一)脱字棉在陕种植,以产量论,比诸现时国内所有之其他美棉品种为适宜。(二)陕西种植脱字棉,品质十分优良,而以纤维长度,及捻曲数二性状为尤甚。”该结果刊发在《科学》杂志1932年第12期上[16]。1933年,陕西省建设厅决定推广脱字棉,在永乐镇组织模范植棉区,将所有脱字棉种7 500 kg分给区内农户种植[15]。1935年,陕西大部分产棉区已推广脱字棉,逐渐淘汰美棉“小洋花”。由于脱字棉棉种不足,期间在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还部分推广了灵宝棉[18]。
3 斯字棉的改良及推广
3.1 试验阶段
1933年,由时任中央农业试验所美国籍总技师洛夫征集棉花品种,创建品种区域试验,全国设有12处试验点。1934年,洛夫归国,由冯泽芳接管试验,试验点增加至18处,1935年为19处。试验结果[19-21]表明,斯字棉适合在黄河流域种植,德字棉适合长江流域种植。在陕西地区,斯字棉产量比“小洋花”高出65%,比当时正在推广种植的脱字棉和灵宝棉高出36%(表1)。一般农作物改良产量能提高15%就算成功,斯字棉产量提升幅度是非常高的。斯字棉具有成熟早、霜花少、植株较矮、棉铃大等特点,棉花品质高,适合陕西种植,并且省时省工,容易推广[22]。
表1 1934-1936年陕西省斯字棉4号与其他棉种每亩籽棉产量比较 kg
3.2 推广阶段
1936年,国民政府棉业统制委员会(简称“棉统会”)根据3年的试验结果,确定斯字棉4号为最适宜华北推广的品种,并向斯字棉原产地美国密西西比州斯东维尔种子公司购买19 t棉种[23]。棉种运回中国后,棉统会发给华北各产棉省繁殖,其中陕西4.5 t,在泾阳棉作试验场、金大农场及特约农家共繁殖约74 hm2。在棉统会分发之前,棉种先经昆虫专家吴福祯及技术团队予以熏种以杀灭种子内的害虫,这道程序使这批种子推广后没有受到棉铃象鼻虫的危害,也是棉种推广顺利的技术因素之一[23]。1937年,日寇入侵,华北各产棉省相继沦陷,陕西的斯字棉种子成为幸存者,其推广及成效显得更为重要。是年4月,陕西省颁布棉种管理区暂行办法,并成立泾惠渠棉种管理区,以棉种管理区方式在泾阳集中推广860 hm2,此外在兴平、咸阳、渭南等合作繁殖场及泾阳斗口村农场等处繁殖43 hm2;1938年推广区域以泾阳为主,兼及附近之三原、高陵、临潼、咸阳、兴平、武功6县,7县共推广约2 870 hm2。1939年推广范围扩大到渭南、长安、宝鸡、户县等 11县,共约 12 700 hm2[23]。1940年,国民政府成立“棉花增产督导团”,委派棉花专家冯泽芳主持陕西省棉花推广工作,陕西成立了6大棉区(泾惠渠棉区、洛惠渠棉区、渭惠渠棉区、省会棉区、省东棉区、省西棉区),推广斯字棉5.667万 hm2,1941 年推广 10.667 万 hm2,1942 年推广20万hm2。1943年陕西关中棉区全部普及斯字棉[24]。陕棉中有95%以上为斯字棉。
3.3 管理制度及施行
斯字棉棉种改良和推广中,吸取了以往的教训,不仅在新品种试验上进行了充分的驯化和培育工作,而且在管理上建立了新制度。这也是斯字棉推广成功的重要原因。前期棉种推广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管理制度,新品种与退化美棉混种,一方面因天然杂交而使种性变杂,另一方面因混合轧花造成种子人工混杂,几年之后,优良的品种就会严重退化。因此,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及其前身陕西棉产改进所制定了棉种管理区制度[25]和轧花车登记管理制度[26],以保持新品种种性。
棉种管理区制度:1937年4月陕西省颁布棉种管理区暂行办法,共16条,并相继设立泾惠渠棉种管理区、兴平棉种管理区、长安棉种管理区、渭南棉种管理区。区内农民除斯字棉外,不得种植其他棉种,所有籽棉一律统制输入或输出。推广区的棉种由管理区统一提供。这样既保证了棉种的供给,也保持了棉种的纯度。同时,在管理区和推广区种植的棉种优良,收获的棉花质优价高,区内棉农收入增高,极大地激发了棉农种棉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管理区制度的顺利执行。
轧花车登记管理制度:登记推广区内的所有轧花车,并且指导良种棉和退化棉分开轧;统制管理油坊榨油及农民自备人力轧花车。
以上2个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基本保证了引进新品种的纯度。除此之外,陕西省为推广新棉种,还开展了对棉花产销合作社人员的培训[27-28],举行棉作展览会[29]等活动,还和各银行协商棉农贷款事宜[30],解决棉农植棉所需资金问题。
4 陕西省2次棉种改良和推广的成效
4.1 皮棉亩产增高
影响棉花产量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土地的肥沃程度、气候雨水的适宜程度、农民的积极性、棉花品种、棉花种植与管理技术等。农民种棉的积极性与棉价和种棉收入有关,尽管棉价和供求关系及政治经济环境关系密切,但棉种的改良和推广可以在局部地区提升棉花的质量和产量,以此提升棉农的收入,进而提高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因此在棉种改良和推广期农民的积极性可以部分归结于棉业的改良。陕西植棉土地性质和暖温带气候可以近似认为是陕西棉田产量影响因素中的不变量。综上所述,陕西1931―1941年棉种改良和推广的效果可以从该时期棉花产量的角度去分析。
从时间点的选取来说,一方面由于1929年陕西大旱,棉花几乎绝收,该年气候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巨大,而之后几年气候雨水差异不大;另一方面,脱字棉从1931年进入陕西。故选择统计年起点定在之前一年即1930年是合理的。
本文从陕西省脱字棉和斯字棉棉种改良和推广前后的棉花产量来讨论改良和推广的效果。从表2陕西省1930―1944年棉田面积和产量可以看出,陕西皮棉亩产从1933年开始显著提升,到1934年达到17.1 kg,而后1935―1937年回落至11.1 kg,1938―1941年亩产又持续提升,到1941年达到最高19.0 kg,之后又开始回落。分析原因,陕西皮棉亩产2次明显提升的时间段正好分别是脱字棉和斯字棉的推广时期,这说明前文中的2次新棉种推广对陕西棉产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关于1934年后皮棉亩产回落,应是脱字棉推广之后,棉种管理混乱脱字棉种与其他棉种杂交,致使棉种纯度下降而引起的。而1941年之后皮棉亩产的回落,是由于抗战时期民国政府持续的棉花统购、压价征购、棉田征粮征棉等措施,导致农民种棉意愿低落,棉田逐渐改种小麦。此观点也和表1中1938年后陕西种棉面积持续减少的结论一致。陕西棉田种植面积和亩产在抗战胜利后有所提升,但一直没有恢复到2次棉种改良推广时期的水平。
表2 陕西省1930-1944年棉田面积、产量
4.2 棉农收益增加
脱字棉和斯字棉的2次推广增加了农民收益。陕西棉农原来种植“小洋花”,脱字棉比“小洋花”增产30%以上,斯字棉又比脱字棉增产30%以上。以“小洋花”每亩产皮棉10 kg计,若改种脱字棉,每亩可增收皮棉3 kg,若再改种斯字棉,每亩又可增收皮棉4 kg,依当时市价每千克皮棉值国币4元计,每亩可增加收入国币28元,尚不包括因棉花品质高而增加的收益。以1940年推广斯字棉5.7万hm2计,可增加纯收益2 380万元。由于棉花新品种的质量有很大提升,为纺织细纱的优质原料,棉纺厂争相竞购,陕棉称誉一时。这2次棉种改良,在陕西深得农民拥护,每次举行换种时,农民均极为踊跃,争相购入,为我国作物推广史上空前未有的现象。在棉花改良和推广最早、成绩最突出的陕西泾阳县 (全国唯一的棉花纯种普及县),面积达万余亩,故斯字棉又有泾阳棉之称[22]。在泾阳,农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盖新房的农户增多,子女上学人数增多。冯泽芳在《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一文中说:“吾国办理改良农业30余年,其成效可以数字计算者,斯字棉之推广当为明显例子之一。”[23]
4.3 为抗战大后方提供优质棉原料
陕西2次棉种改良和推广,使陕西棉花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一枝独秀,在纺织细纱的棉花原料中陕西棉占比最高。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东部主要产棉区沦陷或陷入战事,所以“大后方”所需原棉大部分依赖陕西省供应。1943年陕西棉花总产量2.35万t,后方五省棉产总量为7.6万t,陕西不仅占后方棉产量的首位,而且一省独占总量的30.9%[31]。除了供应由东南内迁陕西的各大纺织厂外,其余运销川甘各地,尤其四川最多。武汉失守后,重庆棉花主要来自陕西泾河、渭河流域的咸阳、泾阳、渭南三地(占80%)[32]。由此可见陕西棉产对于支持全国抗战的重要性。
5 结语
历经从脱字棉到斯字棉这2次棉种改良和推广,陕西省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棉业到近代棉业的转变,使陕西棉业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巨大发展。特别是抗战时期,作为唯一的大后方棉业基地,陕西成为军民衣被原料——棉花的最重要供应地。
经过这2次的棉种改良和推广,陕西省实现了棉花的科学改良——科学引种和棉种管理区制度推广,逐步形成了“政治(法律)、科学、经济(贷款)”三位一体的棉产改进模式,是民国时期作物改良最好的范例之一,至今仍在发挥其影响。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4.
[2] 朱斯煌.民国经济史[M].上海:银行周报社,1948:535-540.
[3] 中国经济情报社.中国经济论文集:第1集[M].生活书店,1936:85.
[4] 禅愚.英国远东经济考察团考察中国棉业报告书[J].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1932,10(1):32-63.
[5] 符长泉.三十年代中国农业危机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2):89-97.
[6] 郭海成.陇海铁路与民国时期陕西棉业的现代转型[J].农业考古,2011(4):257-260.
[7] 石涛.抗战前后陕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2):166-180.
[8] 吕强,马鑫,杨晓.民国植棉业的发展及其行销格局—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7(2):14-22.
[9] 曾玉珊.冯泽芳与中国现代棉业改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0] 王建军,陈钊.民国时期陕西棉麦良种改进的成就与经验[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1):23-26.
[11] 强百发,李新.中国近代陆地棉引种和驯化评述[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2):186-189.
[12] 陕西省立农事试验场中棉生育状况及收获成绩一览表[J].陕西实业杂志,1924(9):1-3.
[13] 陕西省立农事试验场美棉生育状况及收获成绩一览表[J].陕西实业杂志,1924(9):3-5.
[14] 李国桢.陕西棉种问题[J].新陕西月刊,1931,1(9):39-44.
[15] 刘阳.抗战前南京政府对美国棉花品种的引进、改良及推广[J].中国农史,1999(3):48-54.
[16] 李国桢.陕西种植脱字棉的结果[J].科学,1932,(赵正,等)民国时期陕西棉种的改良及推广16(12):1820-1831.
[17] 李国桢.最近陕西发散棉种之经过与希望[J].新陕西月刊,1931,1(3):81-83.
[18] 陕西现有棉种一班[J].棉讯,1934(9/10/11):6-7.
[19] 冯泽芳.中国栽培之美棉新品种[J].农报,1935,2(27):935-937.
[20] 冯泽芳.再论斯字棉与德字棉[J].农报,1936,3(25):1309-1312.
[21] 冯泽芳.斯字棉之试验成绩与繁殖推广之现状[J].农报,1937,4(11):854-858.
[22] 闵乃扬.斯字棉在陕西推广之经过[J].农业推广通讯,1940,2(10):43-46.
[23] 冯泽芳.陕西省斯字棉推广之经过[J].陕农月报,1940,1(1):11-16.
[24] 郭文韬,曹隆恭.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9:41.
[25] 陕棉产改进所农棉试验成绩[J].棉业月刊,1937,1(7):1132-1133.
[26] 陕西省各棉种管理处轧花车登记指导办法[J].陕农月报,1941,2(7/8):46.
[27] 陕西棉产改进所主办陕西棉花产销合作社业务人员训练班旁听员办法[J].棉运合作,1936,1(9/10):8-9.
[28] 陕西棉产改进所主办棉花生产运销合作社业务人员训练班受训学员成绩一览表[J].陕西棉讯,1936,2(37):8-10.
[29] 陕棉产改进所将举行棉作展览会,并绘制图表编印浅说[J].棉运合作,1936,1(7):5-6.
[30] 陕西棉产改进.陕棉产改进所举办棉农贷款[J].棉业月刊,1937,1(7):1133.
[31] 陈锡暇.我国战时之花纱布管制[J].中农月刊,1944,5(3):12.
[32] 张国镛,陈一蓉.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国抗战重庆历史地位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