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临床疗效

2018-07-06王亚伟袁雪晶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艾灸儿科证候

王亚伟,袁雪晶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RRTI儿童病程迁延,易并发肺炎、哮喘、心肌炎、肾病等,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同时降低患儿的家庭生活质量[1]。因此,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或干预措施控制小儿RRTI显得十分重要。部分专家认为艾灸疗法干预小儿RRTI有效,但缺乏规范的疗效评价。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评价艾灸治疗小儿RRTI非急性感染期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反复呼吸道感染》[2-6]中小儿RRTI诊断标准。0~2岁,上呼吸道感染次数≥7次,急性支气管炎次数≥3次,支气管肺炎次数≥2次;2+~5岁,上呼吸道感染次数≥6次,急性支气管炎次数≥2次,支气管肺炎次数≥2次;5+~14岁,上呼吸道感染次数≥5次,急性支气管炎次数≥2次,支气管肺炎次数≥2次。

注:①两次感染间隔时间为7 d以上;②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但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应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③确定次数需连续观察1年;④肺炎需由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

1.1.2 儿童RRTI体质判断标准 参照《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艾灸疗法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确定儿童RRTI体质类型[2-3,7-12]。

①肺脾气虚质:反复外感,面色少华或萎黄,形体偏瘦或虚胖,肌肉松软,少气懒言,语声低怯,食少纳呆,食后易腹胀,多汗,自汗,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

②营卫失调质:反复外感,面色少华,多汗,汗出不温,四肢欠温,恶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无力。

④气阴两虚质:反复外感,面黄少华或颧红,形体偏瘦,食量减少,口渴,盗汗或自汗,手足心热,大便偏干,舌红,少苔或苔花剥,脉细数。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RRTI的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肺脾气虚质、营卫失调质、脾肾两虚质判断标准;年龄1~14周岁,RRTI非急性感染期患儿;受试者家长对临床试验方法及要求有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保证按计划进行治疗及随访。

1.3 排除标准 辨证属气阴两虚质的患儿;对药物灸条过敏及有严重过敏史者,或不能配合艾灸治疗者;合并严重的佝偻病及心、脑、肺、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者;局部皮肤破损、出血、感染者;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易出血及严重贫血者;合并其他疾病引起的RRTI者;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脱落标准 治疗期间患儿或其监护人不合作,未按规定用药者或接受艾灸者;艾灸过敏者;发生烫伤等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研究者或自行退出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就诊的RRTI非急性感染期患儿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06±2.02)岁,平均病程(1.67±0.49)年;对照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06±2.49)岁,平均病程(1.77±0.5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χ2=3.28,P=0.70;年龄:t=0.59,P=0.56;病程:Z=-0.33,P=0.74),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参照《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艾灸疗法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进行辨体质取穴,肺脾气虚质选身柱、肺俞、脾俞;营卫失调质选风门、大椎、肺俞;脾肾两虚质选脾俞、肾俞、关元。运用清艾条(批号:国药准字Z32020253),采用温和灸法,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为宜,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施灸者可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感知温度。每个穴位进行艾灸3~5 min,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

2.1.2 对照组 口服脾氨肽冻干粉(批号:国药准字H10970214)2 mg,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RRTI患儿平均每月呼吸道感染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

2.3 疗效评价标准[13]

2.3.1 中医证候积分 采用计分法进行评价,证候分为主症(反复外感、面色、形体、汗出、乏力)和次症(饮食、大便、舌象、脉象)2种计分方法。主症分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级,主症中反复外感分别计0、3、6、9分,其余均计0、2、4、6分,次症分为正常、轻度、重度3个等级,分别计0、1、2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证候评分。

2.3.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证候积分减少率≥90%;显效:60%≤证候积分减少率<90%;有效:30%≤证候积分减少率<6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率<30%。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积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

2.3.3 不良反应 每次随访均详细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艾灸后局部皮肤微红、轻度瘙痒为正常反应;艾灸后皮肤烫伤,不宜擅自涂抹药物,轻微者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对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者进行随访观察至不良反应消失,并做详细记录。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月发病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半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反复外感积分、面色积分、形体积分、汗出积分、乏力积分及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说明两种疗法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治疗组在改善汗出、乏力、次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平均秩次,可以认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随访过程中,治疗组1例患儿施灸过程中因接触灸条,造成轻微烫伤,根据烧伤深度判断为Ⅰ度(红斑)烧伤,嘱家长予冷水冲洗,2 d后自愈,无皮肤破溃,继续接受艾灸疗法。对照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05)。

4 讨论

RRTI是儿童常见病,尤其以学龄前患病率最高,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体虚感冒”“自汗”“虚证”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小儿RRTI多与素体体虚及后天调护失宜密切相关。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三脏不足,正虚卫表不固,病程缠绵日久,影响脏腑气血功能运化。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易夹湿、夹滞、夹痰、夹热等实邪,急性感染期多以邪实为主,非急性感染期以正虚为主。治以扶正祛邪,酌情使用补肺健脾益肾、调和营卫、益气养阴等内治法,及穴位贴敷、推拿捏脊、针刺等外治法[14]。现代医学认为小儿RRTI病因复杂,多与感染、免疫异常、营养失调、遗传异常、微量元素缺乏、周围环境异常等有关,主要原因是机体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失调。有研究表明其还与胃食管反流、呼吸道菌群失调及呼吸道纤毛结构异常存在关联[15]。RRTI儿童的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较健康对照组降低,提示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16]。

西医治疗小儿RRTI多采用免疫调节剂,常用药物如脾氨肽、匹多莫德、转移因子。脾氨肽是提取自新鲜动物脾脏的一种多肽及核苷酸类免疫调节剂,具有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多种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能改善患儿免疫功能[17]。脾氨肽能增强RRTI患儿Th1介导的细胞免疫,抑制Th2介导的体液免疫,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是治疗儿童RRTI的理想药物[18]。研究表明,口服脾氨肽1个月可以增强RRTI患儿的免疫功能,降低小儿RRTI发病率[19]。

艾灸疗法主要借助灸火的热力和药物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散发也;寒者灸之,使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意也。”艾灸可以治疗寒热虚实各种疾病。研究发现艾灸在改善情绪,增强免疫,促进代谢,延缓衰老,治疗神经衰弱、焦虑、失眠、抑郁、喘咳、感冒以及多种炎症、疼痛、皮肤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20]。研究表明艾灸对免疫分子、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可以起到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恢复机体正常的免疫状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21]。

虽然RRTI患儿以虚证居多,但因小儿具有“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等特点,而艾灸具有性偏温燥、易耗气伤津、引肝风妄动的特点,有可能加重病情,故未将气阴两虚体质患儿纳入研究对象。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平均每月发病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反复外感积分、面色积分、形体积分、汗出积分、乏力积分及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说明艾灸和脾氨肽治疗RRTI均有显著疗效。其中治疗组在改善汗出、乏力、次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疗法可以有效改善RRTI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其呼吸道感染次数。

综上所述,艾灸疗法治疗小儿RRTI疗效确切,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 杨常泉,马融,李新民,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优化方案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4):1136-1139.

[2] 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4.

[3] 王力宁,汪受传,韩新民,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指标的Delphi法评价与结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1):42-47.

[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7-30.

[5] 陈慧中.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及反复肺炎诊断思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3):163-165.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与处理原则[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10.

[7] 游金勇,王力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广西中医药,2005,28(1):51-54.

[8] 邓雪梅,何田田,张晓莹,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中医体质分型探讨[J].新中医,2013,45(4):77-80.

[9] 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86-293.

[10] 马融,李新民,于越,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候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方案规范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2,29(5):519.

[11] 王力宁,黄志碧,刘含,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量表的建立与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7):1392-1396.

[12] 张磊.参精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13]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J].药物评价研究,2015,38(3):238-243.

[14] 吴杰,虞坚尔.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33-34.

[15] 赵卫东,张永梅,付惠玲,等.黄芪生脉饮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免疫状况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8):2035-2037.

[16] 刘青,杨希晨,华亚军.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的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024-1025.

[17] 唐莲,李双杰,姜涛,等.脾氨肽对巨细胞病毒感染儿童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3):5043-5044.

[18] 王丽英,周其刚,张磊磊.脾氨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3B):489-490.

[19] 谭国明.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程与疗效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1,35(2):125-127.

[20] 崔莹雪,赵百孝.艾灸与芳香疗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548-1550.

[21] 马本绪,崇桂琴.艾灸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概述[J].江苏中医药,2008,40(1):86-87.

(收稿日期:2017-09-06;编辑:张倩)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in the non-acute stage of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RTI).MethodsA total of 62 children in the non-acute stage of RRT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with 30 children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2 children. The childr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mild-warm moxibustion with moxa stick at the acupoints selected based on body constitution,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Spleen Aminopeptide Oral Lyophilized Powder.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four weeks for both groups, and the children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number of attacks, change in syndrome score, clinical outcome, and adverse events.ResultsBoth groups ha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attacks after treatment (P<0.05). Both groups also had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 scores of recurrent exogenous disease, complexion, body shape, sweating, weakness, and minor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P<0.05),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greater improvements in sweating, weakness, and minor symptom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better clinical outcom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Moxibus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hildren in the non-acute stage of RRTI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of respiratory infection, with a low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Keywords] Child;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Non-acute stage; Moxibustion; Spleen Aminopeptide

猜你喜欢

艾灸儿科证候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艾灸保健知多少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婆婆迷上了艾灸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