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2018-07-05谢聪荣

读写算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学数学

谢聪荣

摘 要 一年级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助于学生的日后学习与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数学教师要做好榜样、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以及使用游戏法开展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策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217-01

由于年龄因素的影响,一年级的学生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加大了课堂教学的难度,使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为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大了探究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的力度,以此来推动教育的改革。

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近几年来我的一线教学经验,我发现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2.识字量比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导致题意理解不透。

3.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由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重点知识理解不透,识字量小,为一年级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为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展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为此,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1.数学教师要做好榜样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都处于儿童阶段,具备一种比较强的模仿能力,而教师作为和学生接触非常多的人,要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样学生就会进行相应的模仿。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模仿教師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2.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一年级的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比如,在进行“找规律”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观察多媒体上放映的内容,然后猜测出多媒体接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展示什么内容,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教师带动起来,可以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找规律”,学生会带着极大的学习热情进行课堂的学习,从而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效率。

另外,为了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使用色彩丰富的教具,因为这种色彩艳丽、形象可爱的教学工具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

3.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使用动画或者图片的方式展现出来,一年级学生可以通过表面观察来构建具体的数学形象,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图片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具体的内容,使一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4.使用游戏法开展教学

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只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五到十分钟,而且,很多一年级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喜欢与同学进行互动,很少能仔细聆听教师教授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使用游戏法开展教学,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营造愉快地课堂氛围。比如,在进行图形拼组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给学生一张正方体的剖面图以及一张试卷,正方体的剖面图上画着爱心、哭脸、笑脸以及石头、剪刀、布这六种卡通图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正方体的剖面图进行拼装,最后组成一个正方体,然后根据拼装成的正方体来解答试卷,试卷上写着关于正方体的问题,比如“石头对面画着什么图案?”“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等,最后,教师可以奖励前三名全部答对的同学两朵小红花;前五名奖励一朵。

三、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养成教育很重要,习惯决定成败。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提升课堂效果,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小,可塑性强,因而一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除了常规习惯以外,数学上还要着重培养以下几个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不认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障碍,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刚开始学生不认识字,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读题,让学生每道题读3遍,找出题目里的关键句,并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这道题的意思,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养成验算的习惯

验算不仅仅适用于计算题,还适用于解决问题。通过正确的验算,不仅能检查出结果是否正确,还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因而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要培养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

3.养成有纠错本的习惯

很多学生改错都是直接在原题上改或者在原题的下面改,而没有纠错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把自己的错题改在纠错本上,隔一段时间去看,有利于学生对这类题的掌握。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使用上述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措施,可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可充分考虑上述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燕妮.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少年,2017(11):103-104.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小学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