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必须冷静对待“语用”热

2018-07-05赖育红叶枚举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议论文文体课文

赖育红 叶枚举

当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一线语文教师来说,在认知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效落实这一“重中之重”却受诸多原因制约,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少语文教师的课堂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用”训练“泛滥”,很多纯属“应景而作”,不是从目标出发,不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与及时纠正。

一、对语文教学“语用”热的反思

1. 目标模糊,千篇一律。当前,许多语文教师对常见的叙事、说明、诗歌、童话等文体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能根据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然而,教师们对同类文体在不同学段、不同文本的个性化教学目标却比较模糊。也就是说,在不同年段对同一类课文的学习都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学生索然无味。

2. 内容泛化,贪大求全。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而解读作为教材的每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如:文章结构、比喻排比、四字词语、点面结合等。然而,有的教师并不清楚哪些是最能体现这篇课文的文本特点又最符合本学段学生发展需求的核心内容,没有精心筛选,而是贪大求全地泛泛而教,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学生只是获得“语用”的表层知识,很难真正提升“语用”能力。

3. 形式窄化,练笔至上。当前,很多语文教师总是将“语用”简单理解为“练笔(说话)”。也就是说,每一堂课都要选用一个话题作为课堂练笔的训练点。如:从文中受到什么教育?想对自己说些什么?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在整个练笔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增量,写作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样的教学根本无法体现“语用”教学的理念。

4. 过程浅化,浅尝辄止。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主导理念,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们大多能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么表达的,并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师也只是仅此而已。应该说,学生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只是走完了学习“语用”的前半程,而能够迁移运用的后半程还需跟进训练。

二、落实“语用”训练的具体策略

1. 明确目标,循序渐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这一类”文体的特征,还要发掘“这一篇”文本的独特价值,更要体现“这一学段”的学段目标。如教学苏教版小学二三学段几篇议论文时,我们既要考虑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也要体现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四年级《说勤奋》这一课,学生们首次接触到议论文,目标可确定为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也就是引导学生懂得议论文要“言之有序”:提出观点,事例论证,得出结论。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课,在制订目标时,我们要在四年级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议论文要“言之有据”:围绕观点,选取“古今与中外”“名人与常人”“正面与反面”等典型事例来说理。六年级《学与问》这一课,学生对议论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要在以往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言之有理”:围绕核心论点,精选各种实例,多方论证,要有号召力、鼓动性。这样的教学,才能循序渐进,避免千篇一律的现象出现,让学生体会到“语用”训练的层次性。

2. 一课一得,集中训练。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小镇的早晨》在表达上有诸多特点:清晰的结构布局、独特的景物视角、以动衬静、叠词写法、修辞手法……这么多训练点,我们只能选取其中一点,重点落实。因此,笔者将教学的核心定位为: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写法,并尝试迁移运用。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整体感知,把握特点。以“小镇的早晨有哪些特点”为导向,引导学生快速游览课文,画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2)自主阅读,探究写法。以“课文抓住哪些景物写小镇早晨是安静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总结写法。(3)分步表达,迁移运用。以“家乡的(?摇 ?摇?摇?摇?摇?摇)是(?摇?摇 ?摇?摇?摇?摇)的”为中心句写一段话,尝试运用多种角度具体描写事物。

3. 听说读写,全面开花。(1)潜心阅读,整合、提炼、归纳信息。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从中知道课文围绕“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展开叙述。(2)倾听对话,听懂表达的意思,辨识别人说话的正误优劣。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海底高低不平造成的,其他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在学“语用”。(3)认识汉字,一笔一画书写汉字。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在教学“栖”字时,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并适时让学生动笔写一写,这也是在学“语用”。(4)品味咀嚼,丰富语感体验,迁移运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学生发现“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这一段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写出鱼的数量多、品种多。于是,让学生将这样的表达方法迁移到课间十分钟,写一段话,这同样是在学“语用”。其实,让学生收听广播、阅读报刊、讲述故事、上网浏览、QQ交流、微信聊天等,都是在学“语用”。

4. 跟进训练,迁移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追求的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过”,否则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鱼游到纸上》一课时,笔者按照“内容理解—感悟写法—领会妙处—迁移运用”的方法,让“语用”训练落实到位。(1)比较揣摩,领悟表达。先是出示句子:“……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让学生找出哪些是看到的,哪些是想到的,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文本的奥妙,并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写。(2)深化理解,提高认识。让学生从文中寻找其他相关语段,并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最后进行小结:作者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3)拓展迁移,习得方法。随后出示《全神贯注》一文中的语段,让学生找出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相关语句,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想到的”。然后,讓学生用“好像、似乎、仿佛”等词语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说话。(4)灵活运用,内化方法。出示“炒菜”的习作片段,让学生给语段加入“想到的”内容。片段修改完成后,引导学生再次读读习作片段,进一步体会修改效果,把方法内化于心。

总之,当前语文教学都在强化“语用”训练是没有错的,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理解“语用”的内涵,要避免“语用”训练泛滥化、表层化。只有这样,才能使“语用”训练更稳更扎实。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

猜你喜欢

议论文文体课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另类文体巧谋篇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