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现科学本质引导科学探究

2018-07-05吴卢富邱玉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盐水食盐液体

吴卢富 邱玉福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可见,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科学本质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一、体现实证意识

所谓实证,就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探究所作出的解释或结论都要以事实作为依据,都要有证据作为支撑,不能把实验数据作为结论,更不能凭空想象。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少问“为什么”,多问“你的证据呢、依据呢”,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证据意识、实证意识。

如: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这一课“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这一内容时,教材是这样提示的:“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我们用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个问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证据呢?

1. 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当学生做完铁钉在硫酸铜溶液中变色的实验后,观察到变成浅红色的铁钉。从颜色上判断,学生自然会提出有可能是铁锈、有可能是铜、还有可能是原来的铁。

2. 设计实验,寻找证据。是不是“铁锈”证据在哪里?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会想到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因为金属是会导电的,铁锈是不会导电的。也就是说,如果小灯泡不亮,有可能是铁锈;如果小灯泡亮,那肯定不是铁锈。是不是“铜”证据在哪里?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知道,磁铁具有磁性。用磁铁接近浅红色的物质(浅红色的物质必须用小刀刮下来)。如果浅红色的物质能被磁铁吸引,那还是铁;如果不能吸引,那有可能是铜,反正肯定不会是原来的铁了。

3. 分析证据,形成解释。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证据:一是小灯泡会亮;二是不能被磁铁吸引。综合分析:浅红色的物质肯定不是原来的铁,也不是铁锈。是不是铜不能肯定,但能肯定的一点是:浅红色的物质是一种新的物质,即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如此,“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学生收集的证据充分,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

在教育教学中不讲证据,只讲权威,这不是科学教育。如果对学生不断进行实证意识的训练,那么学生的科学素养将会不断得到加强。

二、体现逻辑思维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倡:“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可见,逻辑思维在科学课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科学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抓住科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适时引导,努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教师注重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点,积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1. 实验演示,提出假设。教师演示:把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盆液体中,发现马铃薯一沉一浮;再交换马铃薯分别放入刚才的那两盆液体中,马铃薯在刚才沉的液体中还是沉的,在刚才浮的液体中还是浮的;再将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入其中一个盆中,两个马铃薯在刚才沉的液体中同时沉,在刚才浮的液体中同时浮。通过这一演示,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会很肯定地指出: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盐水。

2. 实验探索,推理结论。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设,教师追问:你能肯定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盐水吗?怎么确定?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围绕“是不是盐水”,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实验步骤进行探索。一是将液体滴几滴在调羹里加热蒸发,出现类似像盐的白色粉末,学生认为可能是盐。二是调试一杯盐水,放入马铃薯后能浮起来,学生确定是盐水,然后教师进一步追问:你们是怎么确定的?三是教师提供白沙糖、味精,分别把它们溶解在水中,然后分别放入马铃薯,马铃薯均能浮起来。经历过这一系列的探索后,教师再次追问:演示实验中,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什么水?学生会说:可能是糖水、可能是味精水、可能是盐水、可能是三种水的混合……

学生围绕“是不是盐水”展开一系列的探索,结果却得出“可能……可能……”等等不能确定的看似不可思议的结论。其实,这个“不能确定”才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之后得出的真正符合逻辑推理的科学结论。

3. 质疑问难,深入思考。经过一系列探究后,学生对演示实验中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水还不能确定是什么水,这时,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质疑:那演示实验中使马铃薯下沉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水?这样,又引起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从而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体现质疑精神

科学的质疑精神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一种素质。创新人才要创“新”,就要有所發现、有所创造,这种发现与创造,就是从疑前人所不疑开始的。

但是,在小学科学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不强,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系统策略。其实,只要教师处处留心,都可以引发学生天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

如: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教师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1. 在引导猜测中质疑。在实验之前,要让学生预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同时,让学生看一看100毫升水有多少,再看一看1克、2克、5克、10克一包的食盐有多少,并用手掂一掂,获得对量的一些体验与感受。

当学生预测出具体的数据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预测的数据提出质疑。有的人认为,70克、100克食盐绝对不可能,因为这都跟水的体积基本一样了;有的人认为,5克、10克也不大可能,太少了,以前泡过盐水,好像100毫升水不止溶解这么一点;共同一致的意见认为,20克、30克、40克是比较合理的范围。

2. 在制订探究计划中质疑。当各研究小组介绍了研究方案后,教师出示有代表性的几种加盐次序方案及理由,并引导学生逐一进行质疑。

第一种方案:1克+1克+2克+5克+5克+2克+……

理由:我们不知道100毫升水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先少加点试试看。

质疑:这样不好。这样一点一点地加,太浪费时间了。

第二种方案:10克+10克+5克+2克+1克+1克+……

理由:根据预测中的参考范围。

质疑:比较科学。我们在预测中已估计过100毫升水一般能溶解20克~40克食盐,预测是我们制订方案的一个重要参考。

第三种方案:20克+5克+2克+2克+1克+1克+……

理由:根据预测中的参考范围。

质疑:比较科学。我们在预测中已估计过100毫升水一般能溶解20克~40克食盐,预测是我们制订方案的一个重要参考。

第四种方案:干脆一下子加足40克。

理由:因为我们猜测100毫升水能溶解40克食盐。

質疑:这种方案也不好。根据我们估计的数值,先不要一次性加足,最好是留一点机动的空间。

3. 在分析整理数据中质疑。各实验小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板书,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溶解最多食盐的有一个组是40克,溶解最少食盐的也有一个组是30克。

生:我发现溶解36克~38克的组有7个,溶解30克、31克、40克的各只有1组。

生:老师,第八组的结论有问题,他们杯子里的盐还有好多没溶解完呢。

师:第八组的同学,你们有没有把没溶解的食盐算进去?

生:算进去了。我们的统计有问题,我们估计杯底的盐还有2克,应该减去2克,结果应是38克。

生:我们组刚才统计的结果是30克,但我们现在认为我们的实验还没完成,我们认为,如果有时间的话,应该还会继续溶解。

师:那么,你们组应该算“没完成的实验”,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么,根据实验的数据与刚才对数据的分析,你们认为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分组讨论)

生:应该是38克,因为这两种结果出现的最多,有4组。

生:应该是37克,因为完成的组都在36克~38克之间,取个中间数就是37克。

生:我看应该把完成的组的结果加一加,求个平均数……

总之,科学课如果离开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领会,就容易把一个“智力活动”变成“体力活动”。只有将科学本质的培养有机地融于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之中,才能上成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真正的科学课。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水南中心小学?摇?摇 福建省顺昌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盐水食盐液体
液体小“桥”
愚人食盐
山东:加强食盐专营管理 打击涉盐违法犯罪行为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为什么菠萝要在盐水中泡过才好吃
大树“挂盐水”
层层叠叠的液体
愚人食盐
泉水与盐水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