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高年级学生编写课本剧的尝试与探究
2018-07-05吴志诚
吴志诚
课本剧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成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的主题。编写课本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提出要求学生创作剧本,但在不少的课文后面安排了“演一演”之类的题目,这就使得在高年级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具有了可能性与必要性。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以下的尝试与探究。
一、明确目标,选择文本
利用课文进行课本剧的编写,首先必须选择合适的文本。所谓适合的课文一般具备这些特点:一是剧情容量小但吸引人;二是人物角色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三是文本有大量留白,概述描写居多。以《将相和》为例,“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课文中已经描述得比较详细,改编难度小,但训练的效度不高。“渑池之会”情节简单,学生改编剧本的空间比较大,具有一定挑战性。请看原文片段:“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这段文本有如下特点。1. 剧情容量小,可作为独幕剧,但是情节生动:秦王强势赵王认怂,蔺相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 人物个性鲜明:赵王隐忍,秦王骄横,蔺相如智勇。3. 文本留白多:秦王如何要求赵王鼓瑟,赵王如何勉为其难;“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这话由谁来说,会有什么样的个性表达;蔺相如如何要求秦王,秦王如何拒绝……文字的空间就是学生自由发挥的地方。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对话情景,丰富人物语言表达。这种想象表达的实质是对学生将叙述文字转化为对话的专项训练,有效激发了学生运用情景想象进行写作的学习动力。
二、聚焦表达,塑造人物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人物个性是难点。课本剧的写作则为学生进行人物描写训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一般说,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指导学生在编写课本剧中聚焦表达,塑造人物。
(一)转化。从叙述的文字到剧本的台词,对文字转化的过程就是对文本二度创作的过程。在课本剧写作中,聚焦台词的创作对于提升学生的人物语言描写水平有很大的帮助。1. 依托情节让语言描写更加具有对话的情景性。台词是角色的语言,转化后的文字是否有条理、语义是否清晰,是否具有对话的情境性是检验剧本台词成功与否的标准,而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学习人物对话描写的有效途径。2. 依托情节让语言描写更加符合人物的内心体验。这是剧本改编过程特有的创作过程,即通过自己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将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言,这需要改编者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例如《负荆请罪》这个片段:“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为什么要怕他呢!”?摇在习作交流中,两位学生的改编引发了大家的讨论。台词1:蔺相如(看到廉颇骑马过来)快快,停车!把车赶回去!台词2:蔺相如(看到廉颇骑马过来)停车!快把车赶回去!这两句台词哪一句表达的效果好一些呢?有的学生认为台词1连用了两个“快”体现了蔺相如内心的急和对廉颇的“怕”,这样的表现也与手下人的感觉“像老鼠见了猫似的”相一致。也有的学生認为台词2把“停车”放在前面,比较符合蔺相如的身份特点,他的职务比廉颇高,也并不是真的怕廉颇,这么做只是不想与廉颇见面发生不愉快。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虽然教师最终没有给出唯一的意见,但是这样的探究正是学生走入文本,体验角色内心的过程。
(二)增加。学生编写课本剧是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文体的转化也必将带来思考的深入,随着阅读体会的深入,在二度创作中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体验。1. 增加舞台提示。剧本中的提示语和平常人物描写中的动作、表情修饰词的作用是一样的,学生通过学习发现由于有演员的能动发挥,所以留在剧本中的表演提示语的数量比较少,但却是点睛之笔。引导学生揣摩表演提示语的过程就是学生品味语言韵味和表现力的历程。例如在对《渑池之会》进行剧本改编时,学生对以下几个问题产生了兴趣:缶是什么东西?蔺相如为什么要用“击缶”来回击秦王的傲慢?借助了一定的资料,如相关的影视文学作品,还有一些历史记载,学生对这个细节有了自己的看法。有学生设想秦王傲慢地要求赵王鼓瑟之后,蔺相如应该是随手拿起宴席间的缶,表演中可以加上一个倒去其中的食物的动作,这样的“一拿”“一倒”“一捧”可以体现蔺相如面对秦王的咄咄相逼,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胆略。这三个动作在写入蔺相如的舞台提示之后,丰富了剧本的表演效果。舞台提示的揣摩实质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剧情、人物角色,认真推敲细节,让学习体验更加深刻的过程,对于提升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是很有帮助的。2. 增加配角戏份。课本剧的编演既要立足于课本,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又不能依葫芦画瓢。为了使事件更加集中、戏剧冲突更加尖锐,我们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地对原有故事情节进行适当的想象和添加,可以加入适当的配角并增加其戏份,以丰富剧情描写。例如:《景阳冈》中“喝酒”这个部分,原文中只有店家与武松两个人物出现,可是有学生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店小二一同来相劝这个情节,一下子丰富了剧情,让武松的倔强有了更多的陪衬。配角的设置体现了学生对文本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习作构思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付诸实践,品鉴修改
课本剧比常见的带角色描写的课文片段更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与表演。课本剧的编写为表演课文内容创设了更好的基础,且容易调动起学生的表演兴趣。而将课本剧进行表演实践是对创作的文字进行修改的最好的途径。来看《渑池之会》这个小片段: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在剧本里,秦王的两次拒绝该怎么写台词,学生各有各的说法。比较常见的,不少学生是这样写的,蔺相如: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不要!蔺相如: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不要!“不要”或者“不可以”“不行”等类似的台词适用于当时的秦王吗?还可以有哪些台词符合那个场合的秦王呢?笔者适时出示了《东周列国志》片段:“秦王怒,色变不应。相如即取盛酒瓦器,跪请于秦王之前,秦王不肯击。”并让学生在实践中演一演,讨论一下。特有的情境为他们创造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越是投入表演,就越会积极主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逐层深入地体验,所呈现的剧本就越丰富细腻。在演的过程中,学生给了秦王加了不少戏,例如:表情戏——秦王:(生气)哼!动作戏——秦王:(拂袖)大胆!语言戏——秦王:你一个小小的大夫也敢要求本王击缶?!当年献璧之事欺骗本王的账还没有算呢!波莉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从以上片段来看,让学生自己动情去演,动脑去想、动笔修改,这样的实践是给了学生一个验证并改进课本剧的机会,学生也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激活了创造性思维,加深了对文本的体验,有效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