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

2018-07-05赵舜

读写算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赵舜

摘 要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在小学课程教学中实现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主要目标,其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性问题,从而掌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方法。本文主要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生活化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出教学生活化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01-01

随着教学课程的不断改革,目前相关教学课程已就实践综合应用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在课程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其中,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来说,其所涵盖的知识大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因此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时注重“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对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将日常的生活与数学知识相联系,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如此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充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此前提下,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实现教学生活化的目标则成为当前老师们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其与学生的生活具有着极为紧密地联系。因此,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生活情境的成功导入是课堂开始的关键性内容,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中力与积极性,且还能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因此,在该过程中,课堂生活情境的导入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性内容,相关教师应保障所列举的情境能够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并结合所要講解的数学知识来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即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角度出发来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数学负数的知识时,由于学生本身就对负数的概念缺乏一定的认识,加之负数的概念较为抽象,如若单单从概念的角度来进行讲解,则很难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甚至会使学生处于云里雾里。此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天气预报节目的播报来开始引导负数这一概念,如教师可将日常电视台中的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成课件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北京温度(-4~1度)、湘潭温度(7~11度)……”,通过从天气温度的角度来进行讲解,学生则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到负数是一个比0小的概念,数学中有正数,就有负数,而0则很好地将正数和负数分开了。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往往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与学生保持相应的互动与交流,以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还处于不断学习的状况下,因此对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而教师则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此条件下,教师可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限制,而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自主创造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

例如,在学习数学《统计》的知识时,教材中有讲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内容,其中的一个格子都是表示了两个不同的数量。此时,一些学生则会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相应的联系与区分。此时,为了让学生加强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认识,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以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统计,并制作相应的图表。其中,学生可对不同年级班级的男女学生数量进行统计、对学校某一处的树木种类进行统计等。在该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绘制相应的统计图表,且在作业的过程中也会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的帮助下得以解决,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进行了很好地激发,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综合应用。

三、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享受数学的乐趣,生活上我们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课外实践性作业可以是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以使课后作业能够贴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并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每一节课堂学习来说,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可联系课堂内容布置相应的课后任务,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与实践。例如,调查家里的用水情况、测量家里桌椅的长度、测量家里物品的体积、整理家里的物品、对物品进行分门别类等,这些具有实践性的活动作业都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体悟数学。同时,对于学生来说,其可以通过自身的观察与实践来加强对数学的认识,亲身的体验往往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其能够使学生感到一定的喜悦与满足。在教学领域中,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应将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相应的联系,以通过完善教学模式来实现实践与学习的综合应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并通过采取有效地教学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祯祯.浅谈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生活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3):162-164.

[2] 赵建平,许芬英.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实践与综合应用[J].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13(1):85-96.

[3]郑艳.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探讨[J].读写算(教研版),2014(4):315.

猜你喜欢

教学生活化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分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