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有机融合研究

2018-07-05杨小珍

读写算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杨小珍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将信息技术和教学工作进行融合,使小学生能够对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进行了解,并且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为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下面对信息技术和小学教学有机融合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教学;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1-0060-01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尚且不够成熟,无法独立进行抽象操作,某些情况下不能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为了促进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应用,使教学工作更加直观、生动和有趣,进而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等提供更多支持,促进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为信息技术和小学教学工作融合的重要途径及体现,为了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对复杂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多媒体播放器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音频、图片或文字等信息,构建有趣的教学情境,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

例如,教师对《时、分、秒》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通过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师为学生展示时钟放大的图片,要求学生进行观察,进而对“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进行直观的理解,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器播放“钟表加速视频”,使学生对时、分、秒变化等方面情况进行直观观察和了解,如“时针走1大格时,分针走1圈,即代表60min”、“秒针走1小格为1s,走1圈为1min”、“时针走1个大格为1h,分针走1小格为1min,走1大格为5min”等知识进行直观理解。此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器為学生展示各个时刻的钟表图片,向学生提问:“这是几点钟?”等,使学生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记忆的加深。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一些“连线”小游戏情境,要求学生对2组图片进行连线:第1组包括小明昨天睡了10( )、小红跑50m花了15( )、小光吃饭用了20( );第2组包括“s、min、h”几个单位,学生对这种游戏情境十分感兴趣,进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更好的完成了教学工作。

二、对基础概念进行讲解时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和小学教学的有机融合对基础概念方面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帮助,小学阶段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逻辑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稍弱,无法对抽象的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此时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对大量的概念进行理解,为学科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教师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进行讲解时,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盒子里有9颗糖果,需要分给小明、小红和小光3人,每人得到总数的;2个人吃1块圆形蛋糕,需要将其分成2部分,之后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怎么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吗?”学生:“”;再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图片,其中的图形部分被涂上了颜色,部分为白色,教师:“同学们能用分数表示这些图形中的涂色部分吗?”;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为学生提供几个分数和一幅具有很多苹果的图片,之后让学生任选一个分数,按照分数值将图片中的苹果涂色,对涂色苹果占据总数相应的比例……;之后学生对分数意义、性质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能够对分数的基础概念产生更多认识和记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甚至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分数相关知识。

三、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攻克时,利用信息技术

教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教学时,可以对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应用,以一种更加直观、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知识,为小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多支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关键、核心等进行把握,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其成绩的提升。

例如,教师对《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播放了2段动画视频,即将矩形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学生看到了“圆柱”;将三角形硬纸贴在木棒上,对木棒矩形快速旋转,学生看到了“圆锥”;之后教师将拆分圆柱纸筒的动画视频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其组成(一个矩形,两个圆)进行了解,顺势引出“侧面”、“底面”的概念,逐步引导学生对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和矩形长、矩形宽之间的对等关系进行了解。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产生更多直观理解和认识,避免学生凭空想象和理解困难问题的出现,在理解底面积、高等概念后,为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计算方面重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总结全文,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工作,人们逐渐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教学工作进行融合,进而帮助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此外,小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并且具有好奇心较强、爱玩的特点及天性,此时信息技术和教学工作的融合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使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具体的展示在学生眼前,为小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朱金峰.信息技术课堂与生活化教学的融合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4(12):63.

[2]周义尧.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以《水的三态变化》一课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3):47-48.

[3]张瑞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J].成才之路,2015(33):88.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小学教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民族舞蹈介入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