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科学有效的度过幼小衔接

2018-07-05王诗卉

读写算 2018年2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学幼儿园

王诗卉

摘 要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孩子在幼儿园得到老师和保育员的精心照料,而到了小学,许多方面都要求孩子自我管理了。幼儿园与小学的种种差异必然形成一个坡度,要求孩子去适应一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为了减缓这一坡度,增强孩子的适应性,在大班阶段家长就要加强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方面的教育。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完成知识经验的积累,如何在活动的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品质的培养,家长如何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观察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孩子的实际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关键词 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52-01

一、幼小衔接,做足入学前学习方面的准备

进入小学后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进入大班后老师会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

1.听课习惯

为解决好幼儿园和小学课堂设置松紧,时间长短方面的差异,在教学教实际中,应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训练,在课堂中要求教师要耐心地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做起,不强迫,因势利导,使之形成习惯。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要求幼儿认认真真地看,不能粗心马虎,并有意识创设一些“困难情境”,锻炼其观察、判断能力,让孩子感到困难,感到吃力,并体验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2.知识经验的积累

(1)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阅读方面材料共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

(2)數学方面的渗透。在数学区通过设置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游戏,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精彩的课间十分钟生活。通过多种有趣的、不同形式的游戏,感受丰富精彩的小学生课间生活,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顺利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让幼儿知道在课间要主动排便、饮水,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

二、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遵守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准时起床,吃早饭,过有规律的生活,能够按时来园,不迟到,知道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并把它做好。培养幼儿会做简单的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发勺、整理桌椅、浇花等。注意个人卫生,能做到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主动喝水和如厕,不乱扔垃圾,保持公共环境的整洁。

三、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安全意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独立的解决事情。教育幼儿做事情要有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能够同时做,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辅助幼儿树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锻炼幼儿的意志、品质。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还要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四、重视幼儿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鼓励及肯定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的积极性,通过活动让幼儿渴望学习,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让幼儿逐渐养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培养幼儿逐渐学会与人交往。做事情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五、五大领域相互渗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样化的区域游戏,促有效衔接。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我们注重区域之间的整合。如:把语言区和建构区打通,成为《我要上小学》的主题式区域。在建构区孩子们自主选择材料,根据参观过小学的已有经验搭建小学,再到语言区选择道具进行填充并讲解。开放区域环境,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建立主题式区域引得幼儿共同参与,让幼儿自身在与主题区域的相互作用中,去观察,去体验,去探索,进行自我建构而达到整合性区域活动的目标,让区域活动活起来,发挥幼儿创造性思维,防止区域环境固定化倾向。

六、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幼儿文明礼貌的培养

知道见到长辈、老师和小朋友能用礼貌用语主动问好,生活中不讲脏话。能自觉排队,没有推拉拥挤的现象,不随地吐痰,爱护物品,不乱扔东西。举止文明,没有挤眼睛,挖鼻孔、吃手、咬指甲等小动作。仪态大方,有正确的坐、走、立等姿势懂得谦让,诚实,乐于助人。

七、学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首先正确对待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幼儿个性健康发展。要尊重、相信每一名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意识,使其自我意识在个性发展中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独立的精神。如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有问题举手发言,写字绘画时独立完成,不影响别人。喝水,洗手,吃饭,午睡等一些生活常规,教师只用亲切、友好的眼神、动作,使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得以控制,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次要注意提高幼儿行动的自觉性,培养幼儿情感调控。要搞好孩子的情感调控,关键还在于让孩子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树立自我意识,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情感状态,努力地按要求调节自己的情感体验。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看似简单实则重要的一环。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办法,使幼儿园小朋友顺利地进入小学展开学习生活,为小朋友们做一个充分的学前准备。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小学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