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技术下对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2018-07-05罗兴工,程华

读写算 2018年2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罗兴工,程华

摘 要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数学不仅是一门课程,还是一种学习工具,数学原理和知识、数学的计算与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非常重要。本文旨在探究在教育领域也进入到了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以实现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019-01

今天的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界里,手机、电脑、网络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就是他们从小注定的生存方式。这些孩子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兴趣习惯等與多年前的学生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一、以学生钟爱的网络资源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小学生数学计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只有培养学生计算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计算中,才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比如,在课堂中我向学生讲过许多数学家比如祖冲之、陈景润的故事,同时我也在网络中搜索了大量的有关数学名家的纪录片给学生们观看,以这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讲课过程中,我常常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大屏幕上或者黑板卡片上展示计算题,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小组,各组之间进行比赛,抢答计算题,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一来,课堂中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大增,学生们积极探求真知,跃跃欲试。

二、多形式、多样化展示基础知识理念

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概念、运算定律、运算公式、计算法则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将这些基础知识讲解得透彻清楚。在教学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帮助学生从已有知识入手,运用迁移,不断深入。例如在计算250×24时,很多学生是这样算的:250×24=250×(20+4)=250×20+250=5000+250=5250。这部分学生知道这道题能够用简便方法计算,但在计算时由于乘法分配律用错而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错误。试想,我们的老师在教乘法分配律时,如果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的本质,知道该定律是把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变为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的和,学生在计算时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对于这种类型的数学题教学,我一般采用的是制作PPT,采用PPT的动态模型和彩色数字区分,让学生更加明了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使用。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的培养

1.弄清算理

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

2.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

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训练时,让学生看题目,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做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将计算题型进行归类,让学生一天练一个类型,隔天巩固练一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如对于48+85+72这个计算,学生经常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体会简便方法的价值,做到能简便尽量简便。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改中侧重强调要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重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最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选取具有开发性的计算题材,形式多样的计算形式,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计算的浓厚兴趣,只有思维得到有效的开发,学生才能提高自己潜在的学习能力。

四、多样化的计算练习作为学习成果巩固

学生学习计算的能力是通过练习形成并得到巩固的,但并非任何练习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练习的目的和要求,使练习的数量与效益较好地统一起来,教师在选择习题和设计练习层次时要使练习题具有“四性”:(1)目的性;(2)针对性;(3)多样性;(4)趣味性。

为了让学生避免盲目、机械、重复、无效甚至有害的练习,练习层次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般情况下对教学计算的练习设计应有以下几个层次:(1)准备练习。在新课前完成,目的在于以旧换新,为学生探究新知识迁移做准备。(2)基本练习。在预习或讲授新课时边讲边练。习题与例题相似,帮助学生领会理解新知识,初步形成技能。(3)变式练习。采用变化习题的结构形式,清楚定势思维。

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规范书写,字迹工整,在学生的作业中也要要求书写规范,不能有抄错数字或者字迹不清等低级错误。教导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找出其中简便算法,最后要求学生养成检验习惯,不能做完置之不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一项花费时间与精力的教学活动,但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对小学生的成绩乃至整个学习生涯影响很大,教师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一种算法,多思考多交流,优化计算方法,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要求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不犯低级错误,同时加强口算练习,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2017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W[2017]GH089。

参考文献:

[1]陈浩.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4):88-89.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