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2018-07-05成峰高静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小学美术素质教育

成峰 高静

摘 要:美术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之一。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经常站到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更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素质教育;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103

一、指导学生学会构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手部协调能力较差,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限,导致大部分学生画出来的作品都偏小,无法在图画中填色,所以教师首先应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布局和构图,把画画得大一点,就算不像也没关系;然后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填充色彩,使图画变得更加饱满;当然,在画好主体之后,学生还可以描绘出背景,将主题烘托出来。例如,在教学生画小熊时,如果只在纸上画一只小熊,那么画面就会比较单调与空虚,在小熊旁边画上其他小动物或其他景物,画面会立即变得生动有趣,也容易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作品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样的画作值得鼓励,因为它充分反映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心灵的自然流露,才能体现儿童的天性,才是对儿童思想的解放。比如,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爸爸坐火箭上天的画,是因为他渴望爸爸能够神气十足的遨游太空;有的学生把自己画成一名医生,是因为他将自己的理想画了出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周围世界的感官理解,虽然有些学生的作品看起来难以理解,但是经过询问之后会发现其中蕴含了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会说话的电视、会自由行动的电冰箱、会飞的猴子等,都体现了学生丰富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注重学科之间联系,构建高效美术课堂

美术知识涉及范围广泛,教师可以加强美术与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因为文学和艺术相辅相成、一脉相通,具有共同的规则与规律。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美术,拓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从而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例如,数学与美术也有相通之处,因为美术教学中的剪纸艺术就要求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对称的数学元素,这样才能达到良好效果。举例说明:在教学“巧用对称形”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美感,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不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和讨论,找出其中的不同,然后说一下什么是对称。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知识与美术学科的有机整合,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曾经学过的对称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拓展数形结合思维,有效活跃了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再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怎样把它剪出来?”学生通过设计和实践发现,将纸折起来再剪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剪出对称图形。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美术思维,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此外,科学与美术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沉浸于发现科学奥秘的快乐当中。例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痕迹”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之美,了解不同的物体、材质、肌理等,并拓展学生的联想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上,生活中存在很多奇妙的艺术之美,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为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能够从普通的生活中发现艺术之美,然后将这些美巧妙地融入艺术创作当中。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平滑的镜面与粗糙的砂纸在触觉上有何不同;让学生观察大树的树皮和光滑的木桌;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物体的平滑与粗糙。通过对比研究,我们会发现生活中蕴含的艺术创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采用激励评价机制,促使学生更好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表扬和赞美学生,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有可能因为你的赞美,就塑造一个未来的艺术家。赞美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还可以表现在行为和眼神上,教师的微笑和竖起的大拇指都是对学生的肯定,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面对绘画有困难的学生时,教师除了要给予及时指导外,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及时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值得注意的是,表扬也要有度,不能盲目和滥用,否则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首先,要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教师要留心观察和发现学生的长处,给予学生鼓励。其次,要采用丰富的表扬语言。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所以教师不要盲目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要帮助学生找出不足之处,用委婉的语气征求学生的意见。相信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都会越来越完美。由于学生个性不同,各自有各自的长处,所以教师在评价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机智、随机的评价,切忌生搬硬套,更不能千篇一律,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表扬产生免疫力,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并注重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最终实现美术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阮昌奇.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學方法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    顾祥燕.成长的脚步——记一年级学生陶子在绘画活动中的成长过程[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1).

[3]    胡德梅.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的尝试[J].新课程(小学),2016(8).

[4]    吴光俊.过犹不及——新课标后美术“基本技能”学习的再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小学美术素质教育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