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语文”时代在高中语文教育的应用与实践

2018-07-05崔翠翠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大语文核心素质高中语文

崔翠翠

摘 要:教育部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语文教学理念、内容以及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大语文”时代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应用的价值作为切入点,阐述大语文时代在高中语文教育应用的困境,最后提出在“大语文”时代实施语文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语文时代;高中语文;改革;核心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76

随着我国教育素质的推进,教育改革趋势势不可挡,尤其是2018年实施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语文”时代已经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体现“教育为时代生活服务”的素质主题。所以本文以多年的语文实践教学经验为基础,对“大语文”时代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具体实践应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 大语文时代在高中语文教育应用的价值

大语文时代本质就是回归语文的基础学科作用,体现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语文学习只是停留在“学生背背念念”时代,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不强。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明确了语文的基础学科作用,突出了语文的价值,因此大语文时代对高中语文教育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 实施大语文时代有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

高中学生是社会建设的未来,大语文教育涵盖丰富的人文精神及社会实践性。在大语文时代背景下实施高中语文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尤其是对培养学生核心生命素质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首先大语文时代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感染力;其次大语文时代强化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大语文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忽视了语文的人文精神,因此大语文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良好道德品格的价值。

(二)大语文教育也是推进核心素质教育,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手段

当前深化高考改革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语文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受限于应试教育,存在脱离社会实践的缺陷,而大语文教育则是促进语文社会实践性的重要理念,通过开展大语文教育可以增强语文与社会的实践联系性,弥补语文课堂枯燥单一的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开放性与独立性。

二、 大语文时代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应用的困境

虽然大语文教育是高中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大语文时代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不少困境:首先我国教学理念不完善。受应试教育影响,大语文教育观念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推广还不完善,尤其是部分教师认为大语文教育只是提升语文的考试分数,并没有认识到大语文教育的素质理念。其次高中實施大语文教育的操作难度比较大。实施大语文教育不仅对语文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而且还对高中教师的素质、教学环境等提出更好的要求,尤其是语文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于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而言具有挑战性,高中如何解决语文教育的核心素质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是制约大语文教育的重要因素。最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语文教育突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足是干扰大语文教育实施的内在根源。

三、大语文时代在高中语文教育应用的实践策略

随着新的高考改革的推进实施,大语文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将大语文时代应用到高中语文教育中必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为本,发挥语文课堂教学主体作用

大语文时代突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新常态教育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语文核心素质教育的作用: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的理念。大语文教育是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措施,教师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大语文时代的内涵与特点,把握大语文教育的本质,并且将大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社会实践的参与性,通过实践锻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主体作用。在大语文时代环境下,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例如“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曾说:新高考语文要让15%的人做不完。高考学科的阅读量将增加,因此加强语文的学习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二)开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

大语文时代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实现大语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就必须要:一方面开放教学目标,明确人才培养规格。高中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要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另一方面在大语文时代下突出了学生自我学习、创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高中语文教育必须要合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从而提升综合能力。

(三)拓展学习空间,营造良好的大语文教育环境

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素质和基本能力,是每个职业人、每个社会人都必须具备的。因此,语文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几十分钟,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要将它扩展到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文化是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一般说来,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所形成的文化素养和能力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其影响甚至会惠及终生,因此高中学校要积极营造适应大语文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优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身为一线教师,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汲取、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切磋琢磨,才能适应、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    吴时红.“大语文” 观的理论建构与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 叶宏慧.“大语文”时代的教学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6).

猜你喜欢

大语文核心素质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民航运输航空飞行人才核心素质剖析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