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探讨

2018-07-05高国卿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高国卿

摘 要:小学教育对于情感引导的重视相对其他教育阶段更加明显,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敏感,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显得更为关键且重要,对学生未来的整体发展都有有利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68

语文学科更容易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同时注意重视学生个体的各方面情感变化,为其提供更加有利于未来发展的情感体验,摒弃以往的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的错误做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寻找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渗透。

一、学生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相对于认知教育而出现,是不同于唯理智教育的,现在中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很多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将学生的知识教育作为首要工作,忽视了情感教育,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利。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教学情境,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教师的专业度要求更高,在教学中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在小学教育中渗透情感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發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健全独立的个性,更加符合现在素质教育的纲领要求,将学生当做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进行培养,区别于以往千篇一律的唯理智教育,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智力以及个体能力发展。

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引导,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由学前教育进入基础教育的转变,建立学习的自信,有更加积极的学习体验,教会学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建立基本的思想道德体系,不断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好奇心及探索欲,帮助他们能够融入集体,成为集体的一部分,在集体中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育长时间停滞不前,需要情感教育促进其发展

小学语文较以前有很大进步,但是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不断暴露出来,学生对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接受效果不好,受限于现在的应试教育,学校和教师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对于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上,语文学科的魅力被掩盖,使学生丧失对语文的探索积极性,同时由于语文学科要求记忆的知识多且零碎,小学生往往缺少耐性,所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比较被动,这些语文教育中出现的窘境,都要求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发展,将情感教育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语文学科中更容易融入情感教育

语文学科不同于小学教育中其他的学科,具有相当明显的渗透情感教育的先天优势,语文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先进榜样,以及良好的人格品质,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发掘,将情感融入教学实际中,改变以往的语文教育留给学生的无聊枯燥的印象。

(三)学生与教师需要情感教育,帮助构建正常的沟通关系

现在教师对于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没有清醒的认识,只是认为将知识传达给学生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完成,但是小学生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认知体系,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正常的沟通关系,不能进行良好交流,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渗透情感教育,能够使教学环境更加自由,为学生与教师之间构架沟通桥梁。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在小学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情感体验较少,正是建立健全人格、素养,构建基础思想道德体系的时期,对情感教育更加需要,同时语文学科有其特殊性,在情感教育的实施方面有很大便利,下面提供在教学实际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参考策略。

(一)从教材中深度挖掘情感教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情感教育素材,教师应该在进行课程之前进行充足的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准确把握情感,在教学时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深度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如进行大兴安岭一课的讲解时,可以通过教师对课文的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对大兴安岭产生喜爱之情,从而可以引导学生发掘出对于环境保护的深层情感体验。

(二)构建师生良好沟通关系

建立一个自由,能够进行及时的情感交流的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重视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简单讲解结束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以及主动发言,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展示出来,语文本来就是语言学科,对于自己观点的抒发能力极为看重,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导课堂。

(三)发掘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小学生难免对于一些深层的情感把握有所欠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在进行一些古文课程讲解时,可以通过主人公的一些生平事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深刻地记忆理解课文知识。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引导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语文教育事业一直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应该提高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引进各种工具支持,如多媒体等,在进行课程时,可以利用视频等方式使学生更加容易融入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准确地把握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彬.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2).

[2]    杨晔.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研究[J].中华少年,2017(19).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渗透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