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2018-07-05翟芳周晴晴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提高教学效果

翟芳 周晴晴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为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效果;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0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48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是贯彻和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必然途径,通过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初中地理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发利用教材,提高内容有效性

我国目前的初中地理教材,仍然以编写的教材为主,而这种教材选择现状的最大问题就是单凭教材中已有的案例是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的,因为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自然环境都有所差异,所以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生活化处理,精心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使现行的地理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并真正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意识。为了让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符合生活化标准要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处理:首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修改。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教材中的案例一般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不是特别吻合,所以需要教师對教材内容加以适当的修改。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添加。教师要在学生初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相贴近的教学内容。此外,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将地理教材中与远离当地实际生活体验的地理知识或技能进行适当删减。最后,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编排。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编排与调整,使教学体系与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实践证明,通过不断优化教材内容,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使学校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更为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巧妙设计悬念,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新课教学开始阶段,教师要善于设计具有悬念的问题,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国的疆域”这一部分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春节期间,哈尔滨地区的人们冒着零下28度的严寒在外欣赏冰灯;而广州却正在举办迎春花会?为什么同样是夏季,我国东部乌苏里江到处渔歌声声,波光粼粼,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而在西部帕米尔高原上却是明月高悬,人们还在熟睡当中?”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当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后,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做出总结:这是因为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下面我们就进一步学习“中国的疆域”,由此导入新课的教学,全面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采用联系比较,提高学习的效果

   活学活用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目标,只有做到学以致用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学习对生活有帮助的地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采用联系比较法,将几种地理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使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太阳辐射的强度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提出思考问题:早上的气温高还是晚上的气温高,这和太阳辐射的强度有没有关系呢?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踊跃回答问题,经过交流讨论,同学们给出了答案:早上的太阳的辐射强度小所以温度较低,中午太阳的辐射强度较大,所以温度较高,进而得出结论:太阳高度越大太阳的辐射强度越强,这样一来,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加强动手练习,提高动手的能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联系生活实际实施教学,才能拉近学生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一直是教学难点,但这一部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部分,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从地图的实用性出发,加强地图和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在学习地图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题:结合给学生展示的“旅游景区导游图”和“社区平面图”,自己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或小区平面图,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还可以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打造充满趣味性的高效地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嵇国余.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教师版),2010(10).

[2]    孙淑萍,邵祖宝.研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教育,2007(1).

[3]    任正勇.“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6).

[4]    郭改娣.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提高教学效果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