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

2018-07-05陈艳丽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初中语文

陈艳丽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本身就存在着许多先进的德育知识,通过有效的策略可以实现课堂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这样,教师既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又深化了德育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和特点,然后,从现实教学情况出发,结合渗透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44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思想,把握他们的心理走向,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思想教学时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品质。

一、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现状

(一)学生价值观的复杂化

初中时代,学生学习能力强,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也很难抵制外界不良思想和环境的影响。受西方思想影响,当前的社会现状里滋生了许多不良思想,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人们消费习惯的盲目攀比等等。大部分学生接触这些比较早,这都会影响到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使学生思想不断复杂化,加大了学校的德育工作的难度。

(二)学生对于道德的认知程度有待提升

时下,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人们逐利现象严重,加之当前的教育只注重成绩,使得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度不够,他们只追求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他们认为学习只要有好的成绩就可以,其他的并不重要,这种看法很显然是错误的。

(三)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的语文教育中,依然是传统的应试观念,把成绩的提高作为学习教育的目标,并没有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大部分学校进行学生道德教育时,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并没有单独的教学规划,也没有形成教学体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大都是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笔者以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将课上和课下联系起来,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将课堂和生活相联系

初中的语文教学学习内容简单,是语文能力培养开始阶段,这时候也是进行德育渗透最好、最有效的时候,所以,教师要探索不同的渠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德育的渗透。

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立足于课堂,通过对语文教材的讲解,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实现传授知识和德育教学的双向渗透。

(二)创设情境刺激感官

现代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使教学如虎添翼,多媒体教学也被应用到各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去。在初中语文课中,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方法更为生动,它能直接触动学生心灵,增加学生的思考,达到在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孔乙己》的课程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电影片段,电影中孔乙己被打断了腿以后是用手爬行的,电影情节在此处设置得很凄凉,这种情况定会激起学生的同情心,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去对孔乙己进行人物分析,剖析那个时代的特点,学生就更能够了解了,通过影片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知道以后如何去帮助和关心弱势群体,明白同情也是一种思想品德。通过这种方式,很直接地就实现了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三)在教师行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最直接的示范者,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很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模拟,以此来找到自己的行为规范,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教师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注意仪表作风,这些都会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变化,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中作文写作占了很大一部分,在作文的讲解训练中,学生不只是能学到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作文写作是主观的,所以也代表了学生的思想深度和思维角度,教师也很容易通过学生的作文看出学生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一篇好的作文,要有清楚的中心思想,立意新颖。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将其和作文合并教授,这样两者相互渗透中,相互影响,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入到作文中去,这样才能使作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不但可以提升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为学生学习增加乐趣,进而使整个语文成绩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进行总结并且表达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开发了学生潜力,充分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活跃宽松的教学氛围。最后,教师批改作文的时候,要重视审批环节,多给学生鼓励的点评,并融入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点评,从而实现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的养成,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它在学生整个阶段的教育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指引着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德育教育的渗透,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学,在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思想和品格。未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开辟多种途径,多挖掘德育渗透的策略和方法,以教材为本,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相结合,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任晓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    陈海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上海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