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分析

2018-07-05傅国力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创新初中语文

傅国力

摘 要:汉语言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的文学载体,在初中阶段学习汉语言文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养,是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非常必要,本文,笔者重点探讨了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28

汉语是我国公民交流的母语,我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它,汉语已经被世界所知晓,有很多外国人民喜欢学习汉语、研究汉语,尤其是汉语言文学尤其受到人民的喜爱。汉语言文学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不断的探究创新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下文中,笔者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阐述了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比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等。分析了初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現状,最后重点分析了创新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对策,比如将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和德育结合、强化教学实践、创新教学内容等。

一、汉语言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体现着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它体现着一定的民族意识,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载体,对促进我国的传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汉语言文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要避免盲目性,要注重其内容的合理性,选择适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绝不随意的选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选择那些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惊醒和教育意义的内容。

(二)将汉语言文学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在进行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懂得不断地总结有用的教学经验,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地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把与汉语言文学有关的知识和实际实践相结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有效的汉语言教学方法,我们的汉语言教学模式才能得到提升。

三、初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注重对知识的讲解,教师主要围绕课本讲解汉语言文学重点,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方法已经非常熟悉,甚至有的学生会觉得厌倦。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已经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我们必须要懂得创新教学方法,学会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短视频等引入课堂,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

(二)教学资源缺乏吸引力

目前,我国的初中语文汉语言教学资源相对陈旧,缺乏更新,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不利于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引进新的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资源,以不断地提升汉语言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时效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资源,将有趣的人文故事和信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参观学习,组织学生游览文化古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古代文化,从而使其对我国的汉语言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四、创新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对策

(一)创新教学内容

对于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其内容的合理性,我们要避免盲目性,绝不随意的选择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选择那些能够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惊醒和教育意义的内容。首先,我们要分析当前的课程结构,明确其优缺点,依据最前言的理论设置课程内容,避免在各个学科间重复的内容再次出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以避免学生的厌烦情绪的产生。

(二)强化教学实践

强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性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虽然说初中学生还有很长的一段学习路程要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经常与社会打交道,因此他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口才表演内容、设置实际问题解答竞赛,还可以通过游戏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探索博物馆的发展历史,搜集与博物馆有关的古代文献,了解与博物馆有关的事件。

(三)德育结合

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个人修养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学会将汉语言文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一些与德育有关的真实案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有关孝道的汉语言文学方面的文章,然后再找一些与孝有关的现代案例,和学生一起探讨孝的重要和不孝的不良影响,让学生明白“为人子,止于孝”的责任和义务。将德育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学相结合,既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结语

总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唯有如此才能顺应新时代下教育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怡.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1).

[2]    张有英.浅谈中小学汉语言文学教学[J].文学教育(中), 2010(7).

[3]    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  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2(3).

[4]    徐景宏.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32).

[5]    石华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3(1).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创新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