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2018-07-05陶秀英

学周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观察力生物教学教学方式

陶秀英

摘 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高中生通过学习生物学,了解物质的起源、基因的遗传和变异、细胞的繁殖和增殖等生物知识加深对生命的认识。所以,高中生学习生物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加强对他们有关生物学知识的强化和训练,注重教学的方式和教学成果,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生物教学;观察力;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2-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017

有效教学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的教学方式,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学成果,要有目的的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大、学业繁忙,没有充足的时间对自己没有完全掌握的地方进行再次的学习和巩固。因此,有效学习对于高中生的生物教学是必不可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有效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熏陶下,不管是父母还是学生都把学习成绩看得十分重要,所以出现了很多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学习时会出现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性记忆,这样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学生追求的是更高的分数,而不是学习的有效性,这种以考试为目的学习,已成为我们现代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思维定势,因此,对高中生物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深入思考教学手段,转变学生传统的应试观念。

(二)教师教学目标的影响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传授理论知识时首要考虑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明确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做到详略得当。其次,教师要根据高中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有目的的讲解,保证自己所讲的内容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这样不仅节减了学生学习的任务,也在短时间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尽管如此,还是有些教师不注重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也不关注教学中的重难点,仅凭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讲课,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知识过于盲目,且所教学的知识容易偏离考试的内容。这样学习就毫无目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质量也会降低。

(三)教师教学情景和教学手段的影响

在所有的教育教学中都主张因材施教,所以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在传授新知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不能只注重形式和不考虑实际,要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内容和生活实践更加方便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要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不能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学生。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熟悉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和学生交流学习,那么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效率还是很低。

二、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有新意的教学导入

一节新课开始之前,教师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一个好的引入过程会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让他们在一节课开始之前就提前进入状态并保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所以,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选择一个比较新颖、合适的教学导入。例如,在向学生传授《遗传与变异》时,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如: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是卷毛而有的人是直发,有的人是单眼皮而有的人是双眼皮?为什么有的人父母都不是红绿色盲而自己却是红绿色盲?向学生列举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他们也会认真的思考原因,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就会紧随教师的步伐认真听讲。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效果更佳。又如,生物教学有很多动态的过程,通过书本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该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学习演变的过程。如讲解《细胞分化的衰变》时就可以先通过演示细胞是如何分化形成,再逐个衰变,最后死亡的过程,然后着重强调几个重要部分让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演示DNA的双螺旋结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DNA这个双链环状的基因遗传大分子等等。这样丰富多彩又富有新意的教学导入,可以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课堂,融入到学习中去。

(二)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现代教育的手段更多的是注重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实践,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没有用的思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该内容的实用性,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努力的想要学好知识。因此,教师要把实际生活引入课堂。例如,在讲解“隔代遗传”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遗传病表现的是显性,但家族中并不是所以人都患有该遗传病,只在他们的父辈或儿子辈中才显现出来?这样的提问,学生就会知道原来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就是隔代遗传,他们也会对基因的遗传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认识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工作是教师是否能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所以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十分充分。教师上课之前要认真的研究课本上的内容,透彻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在讲解时做到有理有据,考虑如何向学生展示新知才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可以结合书面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学生小组交流探究式学习、教師演示实验共同探讨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前准备时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因为好的教学方法会促进教学的进行,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所传授的知识更好的被学生接受。另外备课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习成绩的不同,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

三、结语

有效课堂教学是被大家建议和推崇的,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样课程教学才有更重要的价值。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是要推动有效课堂的实施。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转变学生传统教育的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根据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积极融入课堂,在有效课堂的实施中,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姚永兰.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

[2]    刘玉昆.关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5(12).

猜你喜欢

观察力生物教学教学方式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