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的规定
2018-07-05老饿
老饿
如果给你五块钱你会干什么?人们给出了形形色色的答案。
“买一瓶饮料喝了它!”“早上去吃一碗馄饨。”“加一块钱坐三次地铁!”“一小时的停车费。”“买一斤鸡蛋吧。”
看来,如果给老百姓五块钱可以干不少事,但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五块钱花完了。如果告诉你,这五块钱是从1982年陆续开始,全国各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当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有关“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由夫妇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的意见,制定了每月5元独生子女费的奖励呢?也许活在2013年的某个人会不屑地说一句:“就一包红河(烟)的钱啊。”有网友调侃道:“给你一碗馄饨就叫你生一个,你听话么?”好吧,我们注意到了,这是1982年颁布要给的“五块钱”,和相差31年的2013年的“五块钱”已经不在一个价值层面上了。也就是说这“五块钱”的规定一直在沉睡,有没有在未来的某一天醒来,来一次穿越戏呢?
请把声音放低一点,因为在“睡着”的独生子女费边上还睡着几个家伙。
这位是有名无实的探亲假。1981年规定完就睡去了,在这个规定中,将探亲假明确分为职工探望配偶、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已婚职工探望父母三类,假期分别是每年30天、每年20天、每4年20天。但是,该规定将享受人群限定为“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如今已成公职人员的“福利”。
还有一位睡得正香的是洗理、书报费。1982年前后,各省份在机关、企事业职工工资补贴中详细规定了洗理费、书报费的列项,一般每月在4元上下不等。30多年过去,虽然它已逐步涨到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但绝大多数新生代劳动者仍不知它们是何物。
这一位是落实不了的防暑降温费。早在1960年,当时的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了《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交通运输业、基本建设工地等在夏季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的行业应采取防暑措施,包括发放高温津贴。然而,实行53年以来,由于在具体措施上比较模糊,一直很难落实。
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王女士说,她最有发言权。那个时候出现独生子女费没几年我有的孩子,政府有这个规定在那个时候自然是好事,每个月的五块钱都是和爱人的单位各发一半。那个年代物价低,大家平均工资也不高,政府补贴多少肯定也是按照当时的国情处理的。随着咱们国家經济发展,物价开始上涨,我们的工资也随着慢慢地增加,五块钱在收入的比例中越来越微不足道。在我的感觉里,从孩子出生一直到满十四岁的过程,五块钱从一个政策奖励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零花钱。如今,我的孩子已经过了二十四岁的年龄,从他不再领取独生子女费到现在又过了十年,真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会想起这五块钱的事来。
在网上有人调侃独生子女费:“它就跟鬼一样,听说过,没见过。”也许,对于大多数“80后”来说,面对独生子女费最大的问题是:“这五块钱现在还能干点什么?我都懒得要!”由此看来,国家发给老百姓的“福利”已经趋于敷衍和打发了。就像一颗每年都结果的树,果子是长出来了,但因为没人管理,果子又小又涩,别人看见了知道它能吃,但没兴趣摘,不过这棵果树每年还都结果,有一种“爱吃不吃我反正长了啊”的态度。
小陆是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虽说是打工,但却是五险一金正正经经的事业单位。一路从实习到正式入职,小陆说当时感觉就是时间过得特别快,每天都很充实。但工作了一年多后,小陆开始习惯了工作内容和上下班的节奏。这个时候,每次晚上回到租住的房间后就开始想家。本来安排好的假期因为自己手底下的活突然增加而只好放弃。小陆说,同事们也都在加班加点,我真不好意思请假。可不一样的是,公司里大部分是北京人,他们不管多晚,回的是家,我却已经好久没有回去过了。后来知道政府有一个探亲假,我特别高兴,在人事部填好了假条去找领导签字,结果领导说,现在哪还有什么探亲假?打个电话给家里就行了,等忙完了这阵子你再说吧。我把这是国家政策的那句话生生地从嘴边又咽了下去。这个政策不是没有,但它可能不止让你一年请20天或者30天的假,也许是直接一辈子的探亲假,不用再来上班了。探亲假从1981年颁布以后,就被催眠了,因为有人不希望它醒着。
随着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诸如独生子女费、探亲假、洗理费、书报费等,我相信还会出现,这些“沉睡的制度”成为了人们可以说的秘密。说是秘密,因为它的存在性,但谁也没把它当回事;或者,有些规定,一开始就是个“模糊概念”,大家虽然说,但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也许有关部门应该上个闹钟了,应该叫醒那些“沉睡的规定”了。不要再像秘密一样藏着掖着。制度的完善不一定是把5块钱变成50块钱,把10天假变成20天假,而是让制度“活”起来,既然是人定的,就不要像个死人那样沉睡着,要让老百姓看到生活在改善,福利在切实地实施,别让我们遗忘那些原本贴心的福利。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