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在计算中出错”的一些思考
2018-07-05吴霞
吴霞
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常见错误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数学课乃至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计算能力的强弱、正确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能走多远。而数学计算也是一个极易出错的环节,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处在逐步学习运算法则、积累计算技巧的过程中,各种计算错误可以说是防不胜防、五花八门。其中以小数点位置点错、运算符号看错、运算口诀背错、运算顺序弄错等几点最为常见,需要学生重点关注。
学生数学计算错误的典型原因
虽然,计算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如此重大的意义,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计算错误多,准确率低,而且呈现出一种屡禁不止的趋势,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等问题,而应该通过这种情况充分地意识到: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出现如此之多的错误,是一个必须引起教师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它说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理论原理掌握得不够牢固,缺乏一定的计算技巧,同时说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计算沒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合理安排好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更没有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最终导致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千奇百怪的错误,而对于这些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广大学生当中,就连许多教师也避免不了这种错误思想的产生。一方面,教师缺乏对计算能力的重视,会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科学统筹,进而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导致教师不能合理安排课时,忽视学生计算能力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对计算能力的忽视,会使其在学习中产生投机取巧思维,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缺乏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如何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变为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并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首先,可以通过对学生运算技巧的教学来培养兴趣,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学会利用新的运算技巧以获得更加简便的计算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对计算的新鲜感与学习兴趣。其次,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计算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实际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
过分追求运算速度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计算中更是如此。数学计算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是一个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过程,不能有半点马虎。但在实际计算中,许多学生却一味地“赶速度”,不认真观察题目、缩减计算步骤、进行大量口算,虽然提高了运算速度,却因为粗心大意严重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可谓得不偿失。
训练不足,能力欠缺
惰性是学习最大的敌人,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对于数学计算来说危害更大。许多学生在遇到计算题时,总是懒于动手,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计算法则,不必再费时费力地去进行计算。然而,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想法。因为数学计算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大量的计算训练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手感”,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发现易错点,总结计算技巧,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的。
提出解决策略,杜绝计算错误
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问题的根本和关键,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杜绝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及时掌握基础知识。因为学生在进行计算时,许多错误都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算理不清造成的,所以为了防止学生出现算理、计算法则方面的错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比如定期检查学生背诵运算口诀等。
加强口算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开始,也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通过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进而有效地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重视错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时,应及时将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那些算理不清、法则模糊、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然后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进而“对症下药”。最后,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以便有目的地进行教学。
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虽然计算过程中出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原因更是多种多样,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每种出错原因,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提出科学的解决策略,进而有效降低计算错误,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